第454章:中秋佳節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A+A-


    姚氏覺得奇怪,就笑著問“瞧老夫人一臉喜氣,可是家裏有什麽好事,快說出來讓我也沾一沾這喜氣。”

    虞老夫人一邊笑,一邊擺手“說不得,說不得,等過一陣子,你自然就知道了。”

    姚氏把這話往心裏一滾,就回過味來,笑容頓時一深“可見這是天大的喜事,既然老夫人不說,我就不問了。”

    是個聰明又知趣的人,虞老夫人笑眯了眼睛。

    虞善言幾個連忙上前,向虞老夫人請安。

    虞老夫人瞧著幾個孫兒,整整齊齊地,都是知禮又知事,想到大房很快就要添丁了,這笑容是擋也擋不住了。

    虞老夫人先是問了虞善言的課業。

    虞善言是二房的嫡長子,擔當的是光宗耀宗,興家旺族的重任,虞老夫人對他的課業十分上心。

    虞善言就道“大妹妹家學裏也在學《五書四經》,周表哥給大妹妹寫了注書,就借過來抄錄著學了一遍,先生說進步很大。”

    他話音剛落,虞善信就迫不及待道“不光大哥哥,連我和三弟的課業都長進了不少,先生這段時間,也沒像從前那樣,都逮著訓我……”

    虞老夫人頓時就想到了,從前虞善信性子跳脫,不愛學,經常被湖山先生教訓的事,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周表哥是個能人,多和他學一學隻好不壞。”

    心裏卻想著,周令懷天人之才,得湖山先生讚譽,又與閑雲先生平輩論交。

    他寫的注書,虞老夫人也看過。

    確實是見解獨到,十分精辟,連府裏其他孫兒,也跟著一起受益。

    提到了周令懷,姚氏就問“對了,令懷去了幽州快有兩個月了,他有沒有說什麽時侯回來?”

    虞老夫人搖頭“月初的時候,家裏收到了他的信,隻提了在幽州一切都好,還要在幽州盤桓一段時日,沒說什麽時侯回來,我估摸著,至少要等到三司會審結束之後。”

    姚氏有些遺憾“真可惜,這可是令懷進了虞府之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大好的日子令懷卻不在家裏。”

    虞老夫人也是遺憾“也是沒法的事,不過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今年不行,還有明年。”

    姚氏一想,也是!

    周令懷這次回去幽州,也是為了和那邊做個徹底的了斷,今後就在大房裏紮根了,都是一家人,以後團圓的機會多得是,也不在於今兒這一天。

    虞老夫人和姚氏聊著家常。

    虞霜白湊到了虞幼窈身邊,眼巴巴地望著大姐姐“大姐姐,你前兒送去二房的果物,可真好吃呀!”

    謝府送了一車果物給大姐姐,大姐姐也大方,轉手就撿了一大筐送去了二房,品質比市麵上的好太多了,味道也是不必說。

    今年果物稀少精貴,母親留了半筐家裏吃,另外半筐都拿去送人了。

    瞧著她眼饞的樣兒,虞幼窈忍不住笑“你喜歡,一會兒再送一筐過去,沒有再多的了。”

    表哥送了一大車,多得肯定是有的,隻是山東叛亂,果物精貴,也不好拿太多,免得惹人懷疑。

    虞霜白眼兒一亮“謝謝大姐姐,大姐姐今兒中秋節,一會兒我們去折花燈,晚上到湖裏去放河燈,”擔心虞幼窈不同意,她連忙扯了一下身邊的虞蓮玉“五妹妹和六妹妹都同意了,大姐姐可不行拒絕。”

    虞幼窈就點頭“好啊!”

    聊了一會兒,姚氏就扶著虞老夫人,帶著一家老小去了二房。

    大房裏的事,虞幼窈都做了安排,又有柳嬤嬤和許嬤嬤在,也是十分妥當。

    四月底考完了科舉,直到現在也沒放榜,殷懷璽率軍平叛,至今還沒有消息。三司會審也審到了關鍵時侯。

    朝中諸繁雜,等過了中秋節,這一切都要定論。

    便是朝中休沐了一天,虞宗正和虞宗慎二人,一個是內閣次輔,一個案卷在身,一早就去了衙門,要到下午才能回來。

    因此,中午的小宴,也是家裏的女眷和小輩熱鬧著吃。

    到了下午,姚氏陪著虞老夫人說了一會話,便又去安排晚宴,虞幼窈沒去幫忙,和虞霜白幾個一起在院子裏折花燈。

    幾個姐兒笑鬧著玩兒,便到了酉時。

    虞宗正下了衙門,換了一身常服,便來了二房給虞老夫人請安。

    虞老夫人也沒急著告訴他秋姨娘懷胎的事,打算等明兒瞧了郎中之後,再跟他提一提。

    虞兼葭在莊子上,一住就是三四個月,回來了好些天,虞宗正這幾日正忙,也沒好好和虞兼葭說話。

    這會兒得了空,少不得要多問一問她在莊子上的事。

    虞兼葭一一回答。

    虞宗正見她氣色不錯,精神也比之前好,也是一臉欣慰“可得好好謝謝你大姐姐,你的身體能養好,都是她在幫你打點著。”

    虞兼葭不由捏緊了帕子“母情病重之後,都是大姐姐在照顧我的生活起居,我都不知道要怎麽感謝她了。”

    一席話,說得十分懇切,讓人聽了,還當她對虞幼窈的感激與敬意,上升到了與母親相同的高度。

    虞宗正哪有不滿意的“你大姐姐待你們不薄,以後要處處以她為尊,多與她親近,學一學為人處理的道理。”

    虞兼葭緩緩低下頭,應下了。

    隻有輕顫不止地眼睫,透出了她心中的不平靜。

    天色漸暗,下人們點了燈籠,院子裏燈火輝煌。

    姚氏在院子裏置了香案,上麵擺了香爐,及一些祭月的果物和糕點。

    待圓月斜桂枝,一大家子便移步去了院子裏,條桌都擺好了,虞老夫人和虞宗正單獨一桌,其他人都是夫妻、兄弟、姐妹兩人一桌。

    菊花酒配秋蟹,別有一番滋味。

    小輩們喝的菊花酒,都是用米酒釀的,喝一兩杯應一應景,也不醉人。

    虞兼葭雙手捧起了小酒杯,對虞幼窈道“大姐姐,我身子骨不好,也是大姐姐一直在照顧我,便以茶代酒,敬大姐姐一杯,聊表心中敬謝之意,這一杯酒敬你。”

    說完,就將杯裏茶喝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