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援兵

字數:491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悍臣 !

    留在關城外麵的三千多韃靼鐵騎聽到號角聲後毫不猶豫的在幾個千夫長帶領下迎了上去,韃靼騎兵雄霸天下,大明騎兵這樣的手下敗將,他們還真不放在眼裏。

    三千多對三千多,這是一場旗鼓相當的戰鬥,同時,也是一場大明開國以來為數不多的硬碰硬的戰鬥。

    被隨處可見的袍澤屍首徹底激起了胸腔內部怒火的大明邊軍,和剛經曆過一戰死了不少人的韃靼大軍撞擊到一起。

    馬背上的騎士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勇士,馬戰功夫也非常了得。

    雙方甫一交鋒,優劣立馬就呈現出來了。

    在草原上奔馳習慣了的韃靼騎兵在遇到明軍的武器的時候,都能夠來個狡猾的鐙裏藏身,而明軍中大多數人卻不行。他們唯有用自己的胸膛限製敵人的武器攻擊範圍,然後用最後的力氣將敵人拉下馬來。

    戰馬亂走的情況下,基本上隻要下了馬背,那就等於宣示了這些士兵的死亡。沒幾個人能夠在戰馬的踐踏下還能僥幸活命。

    失去主人的戰馬奮力嘶嚎著,可它們擋住了別人進攻的道路,最終的歸宿不是跟著本陣的戰馬逃離,就是敵人殺死,而後在鐵蹄下被踩踏成肉泥。

    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徒弟,戰士們依舊在戰鬥。

    韃靼騎兵顯得十分震驚,這些人到底還是不是人?很難想象一個垂死之人還能用血肉之軀將身邊的同伴拉下去。

    張儒衝在最前麵,手裏臨時換上的長矛很輕鬆的揮舞著,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一點都不輕鬆。身邊袍澤兄弟的慘叫聲他聽得到,可他無法去救每一個人,隻有多殺敵人,才能讓自己的兄弟少死一些。

    長矛上下翻飛,將一個個韃靼騎兵從馬背上挑落,用力一甩,狠狠的砸在地上。雙臂仿佛有無窮的力量,一直在支撐著他不斷前進。

    他的目標,是那座被鮮血染紅了的鴉角山關城。

    範統如同入了羊群的兒郎一樣揮舞著手裏的大刀,這個入伍不久的江湖漢子頭一次遇到這樣熱血沸騰的場麵,整個人都有些控製不住了。他隻知道跟隨著那一襲黑色鎧甲不停衝刺,將道路騰出來。

    有他們兩個在前麵衝鋒,加上一幹老卒不要命的為新兵抵擋,錦衣衛緹騎的傷亡反而還沒有邊軍大。

    這一刻,他們再也沒有邊軍和京軍之分,他們再也不會說瞧不起邊境苦寒之地的邊軍。他們是袍澤,是兄弟,是可以一起衝殺的兄弟。

    關城上,巴圖別離看著下麵的戰場,濃眉緊皺,一雙眸子中充滿了擔憂,下麵為首的將領他從未見過,身邊經常個明軍交戰的千夫長也不曾見過。

    可大明出了一個如此悍勇的將領,這讓他感到心悸。

    特別是那個青年將領的身邊還跟著一員虎將。

    他看了看那虎將,又扭頭看了看早已死了多時身體卻屹立不倒的屠胡,感覺這兩人是如此相似。

    不等他的感慨完畢,手下千夫長就開始了勸說:“圖魯博羅特,咱們撤吧!明軍悍勇,若是先鋒軍全部折損,大汗會怪罪的。”

    原名孛兒隻斤。圖魯博羅特,後因為父親達延汗孛兒隻斤。巴圖蒙克而改名巴圖別離的虯髯將領猶豫道:“一萬先鋒軍,戰死獎金七成,就這麽回去,父汗不怪罪,我自己都無法在部落立足了。”

    那千夫長道:“那顏,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這裏是明軍的地盤,隨時都會出現明軍的援軍,我們是孤軍深入,大汗的大軍離這裏還有七十裏地。這些人都是您封地裏的子民,如果不走,那以後那顏就別想在大汗麵前再有話語權了。”

    那顏是一種尊稱,對貴族領主的尊稱,韃靼本就是脫胎蒙古的存在,而且孛兒隻斤這個姓氏,代表著巴圖蒙克這一支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後代。

    如果張儒在這裏的話,他一定會懷疑,為什麽前世曆史上到現在還隻有十二三歲的蒙古小王子巴圖蒙克,連兒子都這麽大了?這巴圖別離可是二十幾歲的大小夥了,莫非曆史因為自己的出現而發生了這麽大的轉變?

    “就這麽撤了,我不甘心。”巴圖別離閉上眼睛道。

    千夫長暴喝道:“如果不走,那麽多子民死在戰場上,你回去怎麽跟部落的人交代,他們是你的子民,也是你以後成為大汗的基礎。沒了這些基礎,你怎麽跟自己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爭!”

    這千夫長顯然是巴圖別離的長輩,說話還有點用,在他厲聲嗬斥下,巴圖別離終於做出了撤退的決定。

    現在來支援的明軍還沒有接近關城,就算那幾千騎兵全軍覆沒,關城裏的一千多人還是可以撤離的。如果等到明軍打到了麵前,那麽就是他們想撤離,那些一心想著報仇雪恨的明軍,也未必會放他們離開了。

    撤退的號角吹響,交戰的韃靼騎兵如潮水一般退去,除了少數被明軍纏上之後實在無法離開的士兵之外,大部分沒有戰死或者受傷的士兵,紛紛調轉馬頭,朝關城方向匯合。

    那些留下來的士兵為巴圖別離的撤離爭取了不少時間,等到張儒帶著剩下的兩千多人將戰場打掃完畢之後,巴圖別離帶著人已經如風一般消失了。

    範統打馬要追,張儒喝止道:“窮寇莫追,先把受傷的兄弟送去救治,然後迅速入城休整,兄弟們這段時間也累得夠嗆,追擊的話怕他們有埋伏。”

    範統不甘心的調轉馬頭,跟薑偉一起去處理善後工作。

    他很想殺人,看著那些年輕人把命生生丟在戰場上他就想殺人,那些都是他的袍澤兄弟,都是昨夜還跟自己睡在一個軍帳裏的兄弟。

    可是軍令如山,如果他不尊軍令,那麽張儒帶領的這三千人,以後就別想打仗了。一個將領沒有威信,那就跟一個男人沒有下麵那隻小鳥一樣,說出去會讓人恥笑。

    屍骸遍地的戰場上,明軍提著尖刀不停逡巡,看到有喘氣的韃靼兵卒就會上前給一刀,不留俘虜,這是張儒從出發就下達的軍令。

    他們這次長途奔襲,根本沒帶糧草輜重,學習的就是大漢驃騎將軍霍去病那種輕騎兵的攻擊模式。以戰養戰是最好的方法,雖然這個方法會為後人所詬病,但是為了少死一些兄弟,張儒不得不這麽做。

    對這些傷兵而言,死或許是最好的解脫,因為明軍不可能為他們治療傷勢,與其受盡傷痛折磨而死,還不如現在就被人一刀子弄死。

    韃靼人的屍體和韃靼戰馬的屍體被堆成了一座小山,因為害怕出現瘟疫,所以範統打算一把火將這些屍體燒了。對待這些擄掠漢人的敵人,他從來沒有什麽仁慈之心。

    這一點上來看,範統比巴圖別離更適合當一個將軍。

    當然,這些小事情是不需要麻煩張儒的,如果換成張儒來下達命令,那結果也是跟範統下達的命令一樣,全部燒了。

    不說多了幾百年曆史知識的張儒對胡人的痛恨程度,就他出了大同城之後看到一個個被焚燒的村寨,看到一個個被****而死的婦女,看到一具具早已腐臭的屍體,他也不會假惺惺的說要為這些人挖坑埋葬。

    戰損清點出來之後,範統和薑偉拿著小本子稟報張儒:“稟將軍,此戰我放戰死四百一十七人,重傷一百二十四人,輕傷六十五人。敵軍戰死一千二百六十人,無重傷,無輕傷。”

    韃靼騎兵之中重傷的和輕傷留下的人都被明軍給殺了,自然不可能有受傷者存在。

    張儒點點頭:“錦衣衛戰損如何?”

    範統為難的看了薑偉一眼,帶過來的幾百錦衣衛裏麵很多都是大同錦衣衛千戶所的,可這一戰,死得最多的也是那些年輕人,這讓他感到麵上有些無光。

    薑偉道:“錦衣衛戰死三百六十九人,重傷一百二十三人,輕傷六十五人。”

    張儒的臉色頓時就黑了:“這就是你們操練出來的錦衣衛?”

    範統解釋道:“這些大部分都不是北鎮撫司的人,咱們北鎮撫司的五百兄弟留下四百在大同,帶出來的一百人隻死了一個。”

    張儒喝道:“還敢嘴硬,大同千戶所的錦衣衛莫非就不是咱們錦衣衛的人了?戰場之上,分什麽北鎮撫司和地方衛所。要不是那些老卒相助,死的人隻怕會更多,你還有臉跟我狡辯。”

    看出張儒是真的動了怒氣,薑偉拉了拉想要頂嘴的範統,示意他不要再說話。

    張儒歎了口氣道:“把戰死的兄弟屍體收集起來,帶進關城,所有人,隨本將迅速進關。”

    其實,在看到巴圖別離的大軍是從關城方向撤退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這鴉角山關城,十有**是沒有活口了。可他心裏還是抱著最後一線希望,希望能夠找到幾個活著的兄弟。

    大軍踏入關城,眼前的一幕幕將所有人都驚呆了,特別是那些大同千戶所的錦衣衛,更是有不少人看到地上的場景之後哇的一聲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