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風光大葬3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悍臣 !
    老李頭的葬禮在李明海到達京城後第三天正式舉行,張儒沒有聽李明海的勸告,對老李頭實行了風光大葬。
    定國公府成為靈堂,張儒親自披麻戴孝,作為長房長子的李嘯端著畫像,定國公府一係不少人扶靈。
    送葬的人多達七百多人,每一個都是孔武有力的壯漢,而用的棺材則是上好的金絲楠木,這是皇帝朱佑樘特批的。
    一個鄉野大夫,有如此待遇,讓人嘖嘖稱奇。
    隊伍出現在城門口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的插曲。
    有十幾個破衣爛衫的人攔住了隊伍,哭天搶地。
    為首一人是一個麵白無須的書生,此人手中提著一壇散發著馥鬱酒香的美酒,雙膝跪地之後,此人倒了一碗酒,將酒碗高高舉起,然後緩緩灑下。
    “神醫,救命之恩,沒齒難忘!”罷,他又舉起酒壇悶了一大口。
    酒壇在這十幾個人手中一一傳遞,到最後,酒壇裏剩下的酒水被他們灑到了棺材前麵的空地上。
    這些人都是老李頭救過的人,他們來,是為了送恩人最後一程。
    準備再次啟程,可是聞訊而來的人卻將城門口堵住了。
    這些人都是城外的人,張儒上前一看,城門口烏泱泱跪了一片。
    他心下納悶:李老竟然救了這麽多人?
    在範統等人的詢問下,他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京城之外宣府那邊的人,老李頭曾經在幾個村莊發現一場的瘟疫。是老李頭救了這些人,並且為他們免費治療,他們才能夠活到現在。
    本來這麽聲勢浩大的場麵就有不少人圍觀,很多人看到這個場景之後,全部都是感慨良多。
    有人慨歎老李頭是神醫,有人則咒罵張儒不該讓老李頭這麽早死,更有甚者,直接走出人群到達送葬的隊伍中,用不知道哪裏弄來的麻布罩頭,直接開始了送葬。
    扶靈出京城之後,再行三十裏,張儒帶著李明海和李嘯折返,薑偉負責將靈柩送回老李頭的老家,隊伍中也有李明海帶來的其他家人。
    接下來的日子,對於李明海來是十分愜意的。
    京城的生活自然不同於老家那種窮鄉僻壤,蘄州偏僻,民風淳樸,當然該彪悍的時候也會變得十分彪悍。
    京城不同,鄰裏之間沒有那份熱絡,反而多了許多冷清。特別是像張儒家這種豪門大宅,一般人高攀不起,不一般的人寒暄的時候總是透著一股子奉承在其中。
    李明海也不介入這一切,就當一個旁觀者,看著這一切發生,改變。
    讓他感到滿足的是,在這國公府內,不管是身為國公的張儒還是身為國公夫人的蘇七七和江采薇,對他都是以禮相待。
    幾乎所有人,見到他都要叫一聲李先生。
    當然,這所有人裏麵,要除掉一個妖精張慕言。
    才不過十幾天時間,兒子李嘯就被丫頭徹底帶偏了,什麽孔孟之道,什麽禮儀,全都被李嘯拋到了一邊。
    一開始幾天他還會訓斥幾句,後麵他就不訓斥了。
    不知道為什麽,看到兒子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他總覺得張儒的某些話是正確的。孩子隻有天真爛漫,那才是一個孩子,一個城府很深的孩子,其實隻不過是他們這些做長輩的壓抑了他的天性。
    同時讓他感到開心的是,兒子雖然每天白天跟張慕言近乎瘋玩,可對那些醫術上的事非但沒有放鬆,反而記憶力加深了不少。
    不少時候,他都看著兒子跟個先生一樣告訴一臉懵懂的張慕言,哪些是草藥,有什麽功效。
    近些日子,國公府來了不少讀書人,那些讀書人每一個看上去都正氣凜然,風度翩翩。不過李明海對這些衣著儒雅的讀書人沒有太大的好感。
    他相信張儒跟他有同樣的感覺,因為張儒對這些人也是不假辭色。
    這日,國公府來了三個與眾不同的年輕人。
    其中有一人已經不能稱之為年輕人了,因為此人看上去十分老氣,身上的衣著也十分樸素。
    李明海本欲繼續當自己的看客,不料幾個年輕人進入客廳之後,範統卻出來了:“李先生,老大請您進去。”
    “我?”李明海有些不敢相信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範兄確定?”
    一段時間的接觸,他跟國公府的人都已經熟稔,覺得這些人並不像某些豪門內的人那般難打交道。漸漸放下心防之後,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稱呼也隨之改變。
    跟著範統進入客廳之後,看見張儒和三個年輕人坐在一起,並無主客之分,李明海對張儒不由又高看了一眼。
    心想父親那般心高氣傲之人,能夠為這個年輕人驅策,並且最後甘願赴死,這年輕人定然有他的本事。
    “來,李兄,坐!”張儒站起來拉著李明海坐下,笑眯眯的給那三個年輕人介紹道:“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本公兄長,姓李,名明海,字公堂。”
    三個年輕人一一見禮:“見過李先生。”
    張儒又指著自己左手邊年紀看上去很大的書生道:“他叫陳楊,山東人氏。”
    “他叫郭興,湖廣人士。”
    “他叫孟海,祖籍何處,弟現在也不知道。”
    相互認識之後,張儒開門見山道:“叫諸位過來,是因為得知諸位心中丘壑不少,故而想要聽聽各位先生的意見。山白想必已經跟大家有過接觸,言辭之間或許已經透露出本公接下來想要做什麽。今天一則是認識一下諸位,二則是想問問,諸位心中的想法。”
    聰明人一般都不會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意見,某些話也會在心裏轉幾個彎再出來。
    所以張儒話之後,三個年輕人都沒有馬上開口。
    張儒也不急,端起桌上的茶壺為幾人將茶水續滿,然後一個人慢慢的喝著茶水。
    等了半天,孟海開口了:“公爺若是有意對大明官場下手,何不先從京城著手?東南沿海一帶,山高皇帝遠,並不是上上之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