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欽命大臣

字數:350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悍臣 !
    某些政治嗅覺敏銳的人已經察覺到張儒的意有所指,一個個看向張儒的目光有些驚疑不定。
    這定國公到底要做什麽?海外賊寇把商船給搶了,你應該給福州水師提督陳廣施壓才對,怎的就說國內有人與之勾結?
    你都不清楚到底海上發生了什麽事,怎麽就如此篤定的認為那是有人勾結海賊?
    沒想到皇帝十分順利的接口:“恩,定國公說的不無道理,東南一帶,如今卻是烏煙瘴氣的,也的確需要好好整頓一番才行了。
    定國公張文軒聽旨!
    朕命你為欽差大臣,攜王命旗牌前往東南,整頓東南吏治,規範東南海商行規。若遇阻攔,可先斬後奏。
    十二團營中神機營劉琦為輔佐,率三千神機營將士護送定國公。”
    這種安排,正中張儒下懷。
    張儒不是沒人可用,皇帝卻選擇神機營劉琦作為護送他的人選,這其中的門道,可是很多的。
    張儒昏迷的時候,劉琦是最積極想要造反的人之一,而劉琦現在人都在大同,帶著的神機營將士,正好是三千。
    本來他手中的人遠不止三千,被大同邊軍分化的分化,被宣府邊軍吸納的吸納,現在能夠緊緊跟隨他的人,也就三千人了。
    兩人之間的賬,早晚是要算清楚的,特別是劉琦現在根本就不敢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名義上他依然是神機營將領,實際上誰都知道他是一個叛將。
    有人認為這是皇帝給張儒機會清理門戶,有人則認為這是皇帝要玩鳥盡弓藏的把戲。
    具體如何,除了張儒和朱佑樘之外,也隻有李東陽能猜測出一二。
    張儒躬身謝恩:“臣謝主隆恩!陛下,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陛下能夠恩準。”
    朱佑樘大手一揮:“說來!”
    張儒道:“臣懇請陛下調一人入臣麾下,此人才智,千古難有,已故內閣首輔邱老大人曾說此子將來必成國之棟梁。臣懇請陛下,將楊廷和調入臣麾下聽命。”
    朱佑樘翻檢了一下記憶,似乎不記得有一個叫楊廷和的臣子,十分爽快的答應:“準了!”
    然後,這一君一臣一唱一和的把事情給敲定了,其他有反對意見的人還沒來得及說出自己的意見,朱佑樘對蕭敬使了個眼色,這位人老沉靜的老宦官馬上就高喝:“退朝!”
    散朝之後,朱永和張儒並肩而走,朱永似笑非笑的看著張儒,眼睛都不看路,直到走出太和門才道:“文軒真是好手段呐!這是打算用完老夫和徐老頭之後,就打算棄如敝履了不是?”
    張儒頗為訝異的轉頭看向朱永:“國公大人這話說得可就有些嚴重的,文軒何德何能,敢對二位老國公下手。文軒不過是看這大明的吏治太過**,想要動一動刀子罷了。
    國公應該知道文軒是閑不住的人,這一閑下來,可就渾身酸痛了。”
    朱永嚴重精光一閃而過:“那老夫有個不情之請,文軒可能答應?”
    張儒笑道:“老公爺有什麽吩咐,先說說看,文軒若能辦到,定不會推辭。”
    朱永道:“老夫也沒別的要求,便是此番文軒南巡江南,能夠給老夫些顏麵,放過一些人而已。”
    保國公府家大業大,那人自然不在少數。願意傍他這顆大樹的人也不少,他無法保證這些人家底都清白。
    在跟張儒交好之後,他特地命朱暉前往江南,讓很多人都放棄了某些見不得光的營生。
    特別是萬安逆黨倒台之後,朱永更是好好敲打了一下那些不怎麽聽話的人。
    張儒的笑容變得有些詭異:“老國公是覺得江南十萬官吏,錦衣衛的昭獄裝不下?”
    朱永狀似無意的道:“文軒,你是年輕人,有銳氣是正常的。不過不要把事情做絕了,免得騎虎難下。”
    張儒意味深長道:“老國公覺得萬安這個人如何?”
    這個問題問得朱永摸不著頭腦,他不明白為什麽張儒會扯到萬安身上去。
    張儒又道:“萬安不過是一個過氣閣老,門下有些文官為其搖旗呐喊,晚輩可以理解。可晚輩不能理解的是,他萬安何德何能,可以將老國公經營得鐵板一般的十二團營調動。
    光是調動十二團營也就算了,他還能勾搭兩個食陛下俸祿的侯爺,這一dian,老公爺不覺得有些奇怪麽?
    不管老國公有沒有懷疑過,反正文軒心中的疑慮是從來都沒有消退過。
    這千防萬防,家賊難防,要是文軒不趁著自己能夠動彈的時候,好好先把這些膽大包天的賊子震下去。等到那一天文軒年老體衰,這些人要殺我,可就很容易了。”
    話裏麵釋放的意思十分明顯,我這麽做,就是為了自保,而且我現在懷疑萬安背後的人就是你。你如果不肯給我活路,那麽大家大不了就是一拍兩散。
    朱永挑眉問:“文軒是在懷疑老夫?”
    張儒不置可否的道:“懷疑不敢說,反正誰做的事,誰清楚而已。文軒跟朱暉大哥相交甚篤,老國公可不要讓文軒難做啊!”
    朱永跟著他的步伐,好半天沒有說話。
    待已經走到了街上,他才歎了口氣道:“你是個聰明人,可惜你太聰明了。過剛易折這樣簡單的道理,你沒有理由不懂才是。一人之力抗整個大明官場,你做好了準備麽?”
    “雖千萬人,吾往矣!”張儒斬釘截鐵道。
    朱永轉身離開,留下一聲長歎。
    張儒轉過身,看著朱永漸漸變小的身影,不由有些出神。
    回到家中之後,朱永沒有找自己頗為看重的兒子朱暉,而是讓親信的下人懷揣他所寫的密信去了江南。
    在那下人臨走之前,他還特意叮囑:“所有人不要摻和,任由他折騰去吧!這江南,注定是太平不了了。”
    張儒不知道這些,他反而有些擔心,去了江南之後,朱永的人會給自己添麻煩。
    本來是自己的盟友,沒想到會鬧到今天這個地步,至今,張儒都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