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監斬

字數:369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悍臣 !
    這不喊還好,一喊,陳楊和孟海都慌了神。
    這萬歲可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別說張儒隻是一個國公,就是他是大明的異姓王,那也是斷然不能接受這萬歲的稱呼的。
    否則,那就是謀反。
    還好同樣跟著出來長見識的秦有天夠機靈,猛然一打鳴冤鼓,等老百姓安靜下來之後暴喝:“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這一喊,那些書生也意識到喊張儒萬歲是在害張儒,對這位救他們出苦海的國公,他們多少還是帶著感激心理的。
    秦有天一喊,下麵的書生立馬跟著喊陛下萬歲,老百姓們有一種從眾心理,自然也跟著喊陛下萬歲。
    陳楊對秦有天投去一個讚許的眼神,心裏鬆了口氣,後背已經被冷汗淋濕。
    安撫好百姓之後,人群慢慢散去,少數書生留下協助幾人處理案件。
    當夜,陳楊、孟海、郭興三人聯袂求見。
    張儒正在逗弄張慕言,聽說三人來見,馬上讓楊廷和開門。
    幾人落座之後,郭興率先發難:“公爺,不才有一言不得不說,這般對待一個藩王,隻怕朝中某些不懷好意的大臣,會對公爺頗有微詞啊!
    公爺何不命人將其罪狀整理成冊,然後押解進京,待陛下定奪?
    怎麽說,周王也是當今聖上的王叔,公爺隻是臣子而已,僭越之罪,公爺完全沒有必要擔。
    至於陛下要如何處置周王,那便是陛下的事了,到那個時候,也不會有人再趁機刁難公爺。”
    他這番話倒是完全為張儒著想,可張儒卻搖頭否了他的建議:“郭興,本公知道你一番好意,可你知道本公這些年到底是怎麽過來的麽?
    當年陛下還不是陛下,他隻是東宮太子,妖妃萬氏意圖左右先帝想法,廢儲君,另立太子。
    當時本公在大同邊鎮,麵對二十萬韃靼鐵騎。
    本公靠的,死死戰不退,最後回到京城,才有那麽多人願意跟隨。
    之後陛下登基,韃靼再次犯邊,又是本公率軍退敵,雖未能真正有效殺傷韃靼人,卻也讓韃靼數年不敢輕易犯邊。
    世人皆道我張文軒用兵如神,卻鮮有人知是我深夜入韃靼汗帳,跟那個時候已經有些離心離德的巴圖孟克說了半個時辰的廢話。最後是靠著威脅對方,才讓對方不敢寸進。
    離得近的大同之戰,一戰之下活捉韃靼大汗巴圖孟克,徹底剿滅三十萬韃靼有生力量,以至於草原上十年之內無兵可用。
    本公靠的是什麽?
    無他,惟死戰爾!
    官場如同戰場,那個時候多少人在朝中攻訐?萬安一黨數百人聯袂上奏,說我張文軒意圖不軌,想要謀反。
    可我挺過來了,所以現在我是定國公,而不是逆賊張儒張文軒。”
    郭興搶便道:“公爺明明可以用一種相對溫和的手段,為何一定要如此偏激?”
    張儒歎道:“算了,本公不想解釋,你不懂的。”
    陳楊阻止了想要繼續說下去的郭興:“既然公爺已經做出了決定,我等聽從差遣便是。”
    孟海則微微垂首,似乎在思考。
    有些不甘心的郭興被陳楊拉走,出門之後,他拂袖而去。顯然,他還是有些不理解為什麽明明來之前已經說好了的,到了這裏,張儒不過說了幾句話,他們就變卦了。
    楊廷和意味深長的道:“公爺,這幾個年輕人,還需要曆練呐!”
    張儒笑罵道:“說得你好像已經年紀很大有了一樣。還有,你可以叫我老大,不用一口一個公爺。”
    楊廷和有些不習慣的叫聲:“老...老大。”
    他總感覺張儒和自己兄弟之間的互相稱呼,就像是某個山寨裏的山賊馬匪一樣隨意,沒有半dian規矩可言。
    張儒饒有興趣的問:“你倒是說說,我為什麽要選擇如此大張旗鼓的斬了周王?”
    楊廷和道:“我認為,老大這麽做有兩dian,一是震懾南方那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員,二則是要引蛇出洞。”
    張儒讚許的diandian頭:“不錯,你的腦子比郭興那榆木疙瘩要靈活些,我身邊的人要都跟郭興這小子一樣,那我可得忙死去。這開封府城乃是朱同鑣經營了數十年的地盤,而且人家自從得到這片封地之後,便一直都在這片封地上作威作福。
    區區數百人,哪裏隻有這麽dian人願意供朱同鑣驅策?
    這開封城裏的人,估計除了百姓之外,十有**都是周王府的人。
    我如果不殺朱同鑣,他們完全可以尾隨押送的隊伍前往京城,在半道上就把我的人殺個幹幹淨淨,回來之後,朱同鑣又可以在這裏作威作福。
    我不想去了江南之後隨時還要提防一個藩王,所以我必須先斬草除根。
    沒了朱同鑣,按些人就是沒了牙的老虎。他們要殺人,就需要牙齒。所以,明天監斬的時候,肯定會有人劫法場。
    到時候,可還是需要兄弟們配合才行。”
    楊廷和道:“老大,不如等範兄他們回來之後再說吧!”
    張儒搖頭道:“等不了了,話已經說出去了,如果這個時候變卦,你讓老百姓如何看待?
    已經有一個朱同鑣讓他們傷心了,如果再來一個張文軒讓他們傷心,這些百姓的心,可還能向著咱大明朝廷?
    民心不能丟,丟了民心,就等於丟了江山社稷。
    陛下身體不好,咱們不能給他添堵了。”
    楊廷和歎道:“老大一心為大明著想,也不知是對是錯啊!”
    張儒笑道:“對也好,錯了也好,反正已經做了。不管那麽多,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會發展到什麽程度。
    等到江南官場肅清之後,這些年輕人估摸著也能成長起來了。到時候,大明就不會需要我這個武夫了。”
    楊廷和心中一跳,問道:“老大,你這是...?”
    張儒有些不自然的幹咳道:“沒什麽,就是隨便說說而已。你讓薑偉多注意一下城外的動向,我怕明天這法場上,真的不會太平。”
    楊廷和知道張儒有話瞞著自己,隻好躬身領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