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大道暢通

字數:9224   加入書籤

A+A-




    蔡真人在關鍵時刻出手,打破僵持,一舉助莫求定鼎勝局,迫使獨孤無明提前舍棄肉身、重傷逃離。

    事後,卻並未露麵。

    登門道謝之後,莫求回返全真道場。

    王虎去安慰妻子。

    此番平安被掠,生死未卜,歸根到底還是他招惹的麻煩,兩人感情再好,一時間怕也解不開心中的結。

    秦思蓉卻有些奇怪,神不思屬,眼神恍惚,不知再想什麽。

    …………

    大殿上。

    莫求有條不紊的處理著道場事物,同時分心他顧,識海地獄圖翻滾,顯出內裏的殘魂。

    殘魂癲狂、無智,來自於獨孤無明。

    這位蟲魔,無疑是位心性堅韌,有大決斷、大毅力之人。

    融千百種異獸血脈為一身,諸多血脈在體內衝突,定然會帶來無時無刻的痛楚。

    數千年折磨,他沒有徹底瘋狂,已經算是了得。

    此番為了絕後患,更是舍棄自己苦修數千年的肉身、修為,乃至一部分魂魄,隻留下最純粹的元神。

    如此取舍,也可見決斷。

    若非最後關頭,莫求在他的元神上狠狠斬了一刀,怕是已經借助平安肉身,重踏修行路。

    當然。

    他舍棄的分神,現今都便宜了莫求。

    雖然分神無智且瘋狂,卻藏有他數千年修行經曆,更有諸多功法秘術,乃至血脈之秘,都價值不菲。

    萬靈玄功!

    三轉元功!

    ……

    萬靈血丹!

    地獄圖翻滾,諸多法門一一被莫求從殘魂中抽去出來,直至一個丹方引起他的興趣。

    “萬靈血丹?”

    這個丹方有些熟悉,但並非他曾經所煉製過的那一種。

    而是,更強、更完整的版本!

    是蟲魔數千年來,參悟玉虛宗殘存丹方、法門最終得來,也是他實力如此強悍的根本。

    作為煉丹大師,此方隻是一掃,就吸引了莫求所有的注意力。

    “純化、提升血脈!”

    抬首,莫求麵露沉思。

    他所煉製的血丹,就有此效,但每次提升,都需更強的靈獸血脈為引,才能激發血脈。

    而這萬靈血丹,竟無需如此。

    以數種靈藥搭配,同樣可以起到效果。

    不過血脈不同,所需靈藥也不同,有些血脈極其罕見,就算有了丹方,怕也湊不齊靈藥。

    尤其是蟲魔身上足有上千種血脈,更不可能一一提升。

    念頭一動。

    正包裹玉闕金章緩慢參悟的識海星辰當即分出一縷,光幕浮現,萬靈血丹丹方繪刻其上。

    下一瞬。

    伴隨著星光暗淡,一些明悟也浮現心頭。

    借助識海星辰,莫求不僅能快速理解丹方藥理,而且還能在其基礎上,做出一定程度的改變。

    所以……

    火神丹!

    一個嶄新的丹方,出現在麵前。

    這是根據他自身控火血脈,以萬靈血丹為基,重新推演而來的丹方,若丹成,可一定程度上提升血脈。

    ‘血脈提升,控火天賦當再增一籌,肉身也會因此變強,五嶽鎮獄真身也會有所進步。’

    手捏丹方,莫求麵露淡笑。

    雖然具體能有多大影響還不清楚,但想來,絕不會低。

    “韓巢!”

    “晚輩在!”

    王虎的二弟子,前兩年剛剛入門,本身有著煉氣後期修為的韓巢應聲出列,拱手開口:

    “道主有何吩咐?”

    “去一趟內峰,我需要一些靈藥。”莫求彈指送出丹方:

    “多跑幾個地方,盡量把靈藥籌齊。”

    “是!”

    韓巢應是,接過丹方,躬身一步步退出大殿,然後才祭出法器,晃晃悠悠朝內峰飛去。

    內峰、六宮答應莫求,全真道百年內,求取各種靈物都有優惠。

    就連築基丹的份額,都不少。

    既然有這種身份,自不能不用。

    對於蟲魔來說,丹藥所需靈材無不難尋,一旦難求,而太乙宗家大業大,想要集齊卻要簡單許多。

    這就是身在大勢力的好處。

    三個月後。

    火神丹所需靈藥大部分都已集齊,唯有幾種差了些分量,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開爐。

    而太乙大殿一事,終於不能再拖了。

    入殿參悟十八日,排上日程。

    …………

    大殿巍峨,聳立雲端。

    此殿隱於虛空,肉眼不可見,就如一顆繞著太乙宗駐地環繞的星辰,無時無刻不再運動。

    這裏,也常年有一位元嬰真人坐鎮。

    現今輪到北鬥宮的鳳靈仙姑。

    據宋界言道,這位前輩雖是女修,卻不愧來自於北鬥宮,乃是太乙宗殺性最重的真人。

    “師祖!”

    莫求立於大殿之前,朝內裏遙遙拱手:

    “全真道莫求,特來入殿參悟。”

    “嗡……”

    沒有回話,唯有麵前兩扇高達十丈,重於山巒的石門朝著兩側緩緩打開,露出內裏空曠殿堂。

    “進去吧!”

    冷冰冰的聲音當空回蕩,莫求聞聲點頭,飄然落入大殿。

    殿內星光璀璨,晦暗明亮閃爍,一時間讓他有些恍惚,幾乎誤以為入了識海星辰之中。

    像!

    太像了!

    “轟!”

    身後殿門閉合,周遭一暗。

    唯有上方星光,依舊循著某種軌跡旋轉。

    也,

    越發與識海中的場景相像。

    ‘太乙大殿有助人參悟功法之妙,恰與識海星辰一般,此地環境也如此,難不成這兩者之間有什麽關係?’

    如此相像,莫求不禁在心中暗自揣測。

    不過作為太乙宗最為神秘的地方,就連金丹宗師也不知此地詳情,自也得不到答案。

    陡然。

    他猛然抬頭。

    但見上空星河旋轉,無數星光灑落,照亮周遭。

    星河似乎帶著股神秘之力,隻是一眼望去,就心神空明,靈智攀升,無數念頭一一清晰浮現識海。

    待到星光灑落。

    識海中那往昔不曾察覺的想法,也一一顯現。

    這種感覺……

    莫求心頭微挑,麵上浮現一抹訝異。

    這種感覺,竟然與借助識海星辰參悟功法的那一刻同樣相像,隻不過大殿功效較弱,感悟緩慢,不似識海星辰突兀。

    “嗡……”

    陡然。

    識海星辰大亮。

    原本,為了徹底參悟玉闕金章上的功法,這幾年莫求積累的識海星辰幾乎都消耗在上麵,並無多少剩餘。

    而今。

    竟然有大片暗淡星光亮起。

    隻是一瞬,竟堪比一日積累,且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增加。

    七日!

    十日!

    ……

    一個月!

    識海星辰一一點亮,轉瞬就有一大片。

    莫求先是心中一驚,隨即大喜。

    大殿落下的星光,確實有幫助參悟功法之效,但與識海星辰相比,卻又要弱上許多,且極其緩慢。

    而今。

    大殿星光直接點亮識海星辰,再借助識海參悟功法,自是最好。

    當下他不再多想,盤膝做好,神念沉入識海,裹挾著漫天星光朝那頁玉闕金章沒去。

    按原本的速度推算,即使借助識海星辰,徹底參悟玉闕金章,怕也需十數年乃至更長的時間。

    但現在。

    玉闕金章上的內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領悟。

    七日後。

    鬥母法印!

    養兵法!

    奪天訣!

    另有一門以前未曾發現的天兵淬體術!

    玉闕金章上四門功法,盡數參悟。

    與此同時。

    自迷天聖主身上得來的元蜃訣,和五門直通元嬰的傳承,也一一浮現在識海星辰之中。

    除此之外。

    為了此行,太乙宗也傳下一門可證元嬰的傳承。

    玄陰寶經!

    陰屬法門,恰與莫求所修相似。

    據傳,此功似乎與上古某個宗門有些關係,最高可修行自元嬰後期,甚至有些許涉及化神之秘。

    星光閃爍,念頭通透,神念急轉。

    “煉皮、煉骨、煉內髒,三者煉體,生後天真氣。”

    “後天、先天,陰陽交匯,成法力。”

    “煉氣、道基、金丹,修行之人參悟天地,修煉法力,逐步蘊養元胎,直至丹破成嬰。”

    “元嬰之境,元胎離體,如初生嬰兒,雖天生與大道相合,卻極其柔弱,仍須肉身供養,不能擅離。”

    “直至化神之境,元嬰方徹底成型,可離體飛遁,出入青冥,來往陰陽,無有不礙,上古之時謂之真正的得道之人。”

    “據宗門典籍記載,化神之上為合體,合體大成需曆劫難,劫難過後為方為真仙!”

    “合體……”

    “如若宗門記載不差,合體境界當是字麵上的意思,元嬰、化神之境修煉的是元胎,但肉身也會變強,合體則是元胎與肉身相合。”

    “屆時……”

    “方為真正的道體!”

    “道體曆劫,方為仙,這就是修行之途。”

    閉目沉思間,諸多思緒一一浮上心頭,往昔看不通透,一片迷茫的修行之途,似乎也能看到極限。

    修行之途通透,反觀自身所修法門,也就有了取舍。

    “煉體、元胎乃是根本,其他都是外物。”

    “肉身與元嬰不可分割,肉身所修法門至剛至陽,元嬰卻修陰屬功法,以後定然會有麻煩。”

    “煉體之道,閻羅法體已經將近圓滿。”

    “元嬰之法……”

    “卻有欠缺。”

    心神下沉,諸多法門一一浮現,以六大元嬰之法為根基,以閻羅法體為錨點,嚐試推演。

    在這大殿之內。

    一日參悟,可的十餘年識海星辰積累。

    剩下的十一日,就是將近二百年!

    二百年積累,識海星辰幾乎真的點亮了一片星空。

    靈柩八景功……

    三陰訣!

    玄陰寶經!

    血月秘典!

    ……

    “嗡……”

    星光璀璨,先是大方豪光,隨即陡然一暗,諸多明悟一一浮現識海。

    莫求睜眼,麵泛欣慰笑意。

    “道途,暢矣!”

    卻是在大殿開啟的最後一瞬,識海諸多法門交匯,最終匯成一門可證元嬰的妙法。

    《北陰玄經》

    古有北陰大帝,主掌陰曹,現今莫求以此為名,恰與再次重新參悟的《閻羅法體》相對應。

    煉體,有閻羅法體。

    元神法力,有北陰玄經。

    兩者相合,當直通元嬰後期之境。

    乃至……

    可證化神!

    而當世之中,有沒有化神真人莫求不知,但能成化神的功法,太乙宗也僅有三門而已,其中兩門更隻是有可能。

    至此。

    再無需外求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