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段天貴簡單的思路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A+A-




    沒過三天,段天貴就快瘋了。

    李旦和鮮花郡主帶著人第一天逛了逛神廟,口口聲聲要捐二百萬銀元給神廟,結果沒帶錢,是讓段天貴墊付的,段天貴剛剛客氣兩句,李旦直接就當是段天貴給送禮了,這二百萬銀元就不用還了。

    第二天,李旦帶著人去逛了逛南城的養老院,張嘴又捐了四百萬銀元,結果還是沒帶錢,又讓段天貴墊付。

    段天貴怎麽拒絕?隻好買單。

    這一次李旦表示回去之後就還,段天貴還沒來得及客氣,李旦那裏又說了,我要還你好意思收麽?

    段天貴再好意思收,李旦問到臉上,也隻能說哪能啊,就當我給養老院做貢獻了。

    第三天,得,李旦和鮮花郡主帶著人去逛孤兒院,又要捐八百萬銀元。

    段天貴嚇得整個人都毛了,沒等著李旦張嘴就說自己這天也沒帶錢。

    李旦有辦法,說要派人回去取。

    段天貴是打定主意悶聲發大財的,結果李旦找了王二華出來,王二華就說他不認識路,李旦再來問段天貴怎麽走,要不派個人帶帶路。

    段天貴在心裏長長歎息,心說南城屁大點地方,那天晚上你們自己逛半天什麽時候回來的我都不知道,什麽不認識路,這事還要讓我當冤大頭唄?

    段天貴隻好表示,還是自己派人回去取比較方便。

    當天晚上,晚宴桌上,李旦直接問了,南城哪裏還有需要捐錢的地兒,明兒個去逛逛。

    段天貴直接病了。

    他是真的病了,不是裝的,三天損失了足足一千四百萬萬銀元,聽李旦的意思,還要繼續捐下去,如果所料不差的話,百分百的還得自己買單,段天貴怎麽能不病?

    他是氣病的,也是愁病的。

    尤其是在李旦看他真病了,當場說了一句:“段城主不跟著一起去,我捐起錢來沒底氣。”

    段天貴什麽氣量也是直不起腰來了。

    這天晚上,李旦定了調子,說要第二天開始過問一下匪患的事情,讓段天貴安排那些中心城鎮的人過來匯報情況,明明第二天不需要出去“捐錢”了,段天貴還是睡不著。

    因為他知道,自己病了也就是病了,以他武將的身體底子,過不兩天就能痊愈,到時候隻怕李旦還得繼續吆喝著出去“捐錢”,自己還是跑不了。

    這事要是不想辦法給李旦刹住,不把家底捐光,李旦是不會罷手的。

    思來想去,段天貴就把管家交到了床邊,咬著耳朵說了半個小時的話。

    當天夜裏,就有人出了城主府,騎上快馬,直奔朝歌。

    南城到朝歌,兩千多裏路,李旦他們來的時候走了將近半個多月,就算是商隊緊趕慢趕,也得十天,但是這個人一路歇人不歇馬,連帶著半道在驛站以緊急軍務為名義持續換馬,等到第二天傍晚的時候,就已經到了朝歌。

    然後,第三天一早,朝歌的百姓們都知道了,駙馬大人和郡主大人於四天前就已經到了南城。

    非但知道他們已經到了南城,還知道他們到了南城之後,正事沒幹,就忙著四處捐錢了。

    非但知道他們捐錢了,還知道他們事實上一分錢都沒掏,都是南城的城主大人段天貴墊付的……

    這一切,當然都是段天貴安排的,那個人離開南城,星夜趕往朝歌,就是為了把這些事一五一十的全都傳播出去。

    段天貴的思路很簡單,南城天高皇帝遠,沒人能夠製得住李旦和鮮花郡主,但是朝歌行啊,朝歌那麽多的達官貴人,皇帝陛下就在這裏,事情隻要是傳播出去,誰能不說李旦和鮮花郡主純屬胡鬧。

    正事不幹就知道忙別的,這還不是正事不幹?

    一來二去,少不了就會有旨意從朝歌傳出去,對李旦和鮮花郡主大加斥責。

    如果旨意來得快,段天貴的好日子也就到來了。

    然而,段天貴忽略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朝歌不是南城。

    因為朝歌不是南城,朝歌的百姓也不是南城那些早已經習慣了在他麵前扮鴕鳥的老實百姓,更加不是南城那些很少看到過外麵的世界什麽樣的百姓。

    朝歌,是殷王朝的都城,是殷王朝的視野。

    駙馬大人和郡主大人帶隊去南城,對於殷王朝一些偏遠城市的人來說或許是不知所謂的一件事,但朝歌不是偏遠城市,朝歌是天子腳下,朝歌的百姓們都知道,駙馬大人和郡主大人去南城剿匪去了。

    剿匪是大事吧?是,是大事的話,是不是需要謹慎著來?朝歌的百姓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們覺得李旦喝鮮花郡主到了南城沒有火急火燎的直接就去剿匪,也沒什麽不對。

    剛到地方,不得休整休整?看看情況?

    什麽情況都不知道就上去剿匪,萬一剿錯了怎麽辦?

    就算沒剿錯,萬一傷到了路邊的花花草草又怎麽辦?

    說李旦和鮮花郡主就知道忙著四處捐錢?這有什麽不對嗎?

    眾所周知,鮮花郡主那是有錢人,皇帝陛下最疼愛的女兒,掌控著殷王朝巨大部分的大型建造工程,這要沒錢,那是假的。

    至於李旦,是,李旦沒搞什麽經營,但李旦是一個強大的藥劑師啊!誰不知道李旦剛到朝歌的時候,就在國家藥劑師協會總會當眾配置了光明藥劑?誰又不知道,藥劑師乃是天底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兩個有錢人,到了窮地方,看著哪裏可憐就捐點錢,這有什麽錯嗎?

    如果他們不捐錢,反倒可能會被認為是為富不仁。

    仁慈的駙馬大人和鮮花郡主不忙剿匪先捐錢,這還是什麽壞事嗎?這簡直就是大發慈悲救苦救難的好事啊!

    至於說到兩個人沒掏一分錢,都是城主大人墊付的?次奧,這又怎麽了?

    人家駙馬大人和鮮花郡主有錢是有錢,誰還能整天沒事背著大把大把的銀元滿天下跑?

    人家去南城的本意是剿匪好不好?

    剿匪剿匪,是去幹力氣活的,帶那麽多錢幹什麽?

    再說了,就算是有錢人,還不許人家有個手頭上臨時不方便的時候?你一個城主大人就算墊付一下又怎麽了?

    反正是為了你治下的百姓,難道你還有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