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貴人相助

字數:3065   加入書籤

A+A-




    隻是這恍然若夢隻不過一瞬,穀莎極富穿透力的公鴨嗓就硬生生地把他拽回了席間。她冷哼一聲道:“邊廣雄的投資風格永遠在變,你們知道為什麽嗎?就是因為他啥都研究不透!這次吃散夥飯的時候,我就……”

    林穆看了看表,沉著地打斷穀莎說:“穀總打算什麽時候通知投資人?”

    “啊?”穀莎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頓時平靜下來,瞪著林穆。

    “都是跟著您快十年的投資人了。您都不幹了,總要知會一聲吧?”林穆問得理所應當。

    裴同亮一臉絕望,林穆這是要親手把這隻鴨子給剁了?他無奈地和譚川林對視,嘴上凹著口型:“你事先知道嗎?”

    譚川林微不可見地搖了搖頭,在桌下給他回了條信息:“這項目你怎麽跟的?你完了。”

    穀莎理了理原本就挺整齊的上衣,似乎有些顧慮,喃喃道:“對,我會去一個一個和他們談。”她的臉上寫著猶豫糾結,又補充道:“好好談。”

    “那正好。”林穆朝著邊上立著的服務生看了眼,那人點了點頭便出去了。他接著說道:“今天約在這兒真是巧了。本來想著讓你們老朋友見見麵,你不正好趁這個機會,和吳老師談談?”

    穀莎一張臉瞬間定格,過了許久總算反應過來,拚命搖頭說著“不用不用”,然後猛地去抓先前丟在地上的手包,情急之下腦門在桌上“砰”地撞了一下。

    但這絲毫沒能慢下穀莎的動作,她幾步跑到包間門前,一把拽開推拉門,正好撞上了先前走開的那位服務生。服務生一個踉蹌,露出身後一位身材中等、外貌普通的中年女子。

    那女子發鬢有些發白,眼角的魚尾紋細微可見,但身材勻稱,容光煥發。她穿著一身樸素的黑色棉質襯衫,卷著袖子,腰間環了個圍裙。唯一較為顯眼的是她暗紅底色配黑色花紋的領結,精致活潑。

    她笑盈盈地向包間裏走進來,對穀莎道:“你個丫頭,中氣夠足的哦?我在二樓寫菜單,都聽到你家裏的事情了咧。”

    李洛眼尖地認出了這位“吳老師”,正是這家私廚餐廳網站上有“紳士主廚”之稱的名廚吳月秋。李洛覺得有些疑惑,在樓下花園裏的時候她就有去網上查找吳月秋的背景資料,但並未能搜到她與穀莎之間存在的交集。

    吳月秋好像就是一名有著天馬行空創意的廚師,兩年來力求從世界各地運來新鮮的“飛機貨”,給食客帶來全新的舌尖體驗。而她“紳士主廚”的稱號,來自於她總是戴著自己純手工精心製作的領結,據說睡覺也不摘下來。

    可她和穀莎是什麽私人關係呢?為什麽穀莎剛才仍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拽樣,一聽到她的名字便抱頭鼠竄呢?

    林穆給李洛發來一條消息,是個名字:“吳傳蘭”。李洛盯著這個名字幾秒,忽然間記起了一段關於穀莎的八卦。

    穀莎在創立珀森之前,於某家小型私募股權基金就職。雖然她帶領的團隊所投案例可圈可點,但由於她年輕冒進、爭強好勝,得罪了不公司高層,所以一直沒能再進一步,擔任合夥人。

    其中最大的一次風波應當是穀莎負責投資的一家企業在擬上市時,突然被人實名舉報,說是這家企業股權變更記錄不清晰,幾年前和某位前股東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存在合同糾紛。

    股權變更記錄不清是企業籌劃上市時最為忌諱的事情。本來上市就是將企業的股份拿到二級市場上去賣,若是具體賣的東西屬於哪個實體或者個人都扯不清楚,還談什麽上市呢?監管必然在這個階段攔下申報,先查查清楚再說。

    當時申報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負責申報的投行和律師經驗缺乏,愣是沒能按時查明真相、解決問題,上市也就延期了。

    創業投資基金於公司幼苗時期入股,耐心嗬護、等待公司上市、通過證券市場轉讓股權,這往往是收益率最大的階段。可是這家公司在此節骨眼被攔了下來,投資回報率瞬間腰斬。穀莎對此恨得牙癢癢。

    這本來是企業上市籌備階段挺常見的磕磕碰碰。一個企業上市如同一對夫妻生孩子,中間會碰上的小病小災數不勝數,惡意的實名舉報也會絡繹不絕。行業競爭對手、不懷好意的前員工、想要敲詐一筆的陌生人,這些都會是孕育公司上市過程中的攔路虎。

    如果企業自身確實幹幹淨淨,隻要有理有據地向資本監管委員會提供解釋材料,無非是再等個半年一年,多花些時間和財力再次籌備上市而已。雖然擬上市資料必須重新準備,各方中介費用需要再次支付,但終歸是能夠解決的問題。

    但是穀莎當時一口咬定,這份舉報是公司內部高層人員不擇手段地在背後算計她,並且不惜以基金本身的利益為代價,寧可公司上下全都分攤不了這家企業上市後的收益,也不讓她出風頭。

    當時大家隻道是穀莎在公司內部爭鬥中敗下陣來,準備另起爐灶。她所在基金有不少投資人當即信誓旦旦地答應,一定會跟著她一起走。憤怒中夾著不屑與傲慢,穀莎便離職了。

    這位實名舉報人,就是吳傳蘭。而吳傳蘭也正是當時穀莎所在的私募股權基金的合夥人之一。

    後來令人驚訝的是,一通調查下來發現,那份《股權轉讓協議》竟然確實存在造假行為,而負責上市籌備工作的投資銀行負責團隊明顯業務水平不到位,臨近申報都沒有將這部分股權轉讓的脈絡理個明白。

    可見實名舉報的機製的確十分必要。這樣的企業,本就不符合上市標準。而穀莎這冒冒失失的性格,也該有人教訓一番。

    穀莎離開所在的私募基金後,創立了現在的珀森資本。由於先前的神反轉,市場上沒有任何機構或是個人投資者信任她,自然不會願意把錢交給她來管。早先答應得好好的一位位投資人,早就跑得不見蹤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