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關於合夥人入資

字數:3727   加入書籤

A+A-




    私募股權基金和投資銀行賺取利潤的方式截然不同,前者是依靠投資回報,後者則是通過項目中介費。

    私募從業人員的收入,從底部向上,固定薪水占比越來越少,carry(投資回報)占比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從VP開始,carry逐漸進入員工的薪酬計劃,到了合夥人級別,投資回報甚至會成為收入主體。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既然要拿回報,相應的就得先投入。

    私募股權基金與對衝基金的收費方式類似,都是2-20——2%基礎管理費和20%業績提成。

    2%管理費用於基金的基礎運營,比如支付場租、日常開銷、團隊基本薪酬等,不受投資表現影響;20%則是當收益高於最低預期資本回報率(hurdle rate)時,基金管理人員拿到的提成部分。

    一個規模為一百億的私募股權基金,假設有限合夥人(比如養老基金、家族辦公室、保險公司或是其他金主爸爸們)共出資95%(95億),實際操盤的普通合夥人共出資5%(5億),投資框架商定的最低預期資本回報率(也就是答應金主爸爸的回報率)為10%。

    第一年,公司先前投的五家企業中,兩家倒閉了,另外兩家沒什麽起色,有一家上市了,綜合下來,整個盤子的投資回報率在26.5%,也就是26.5億。拿出基礎基金管理費等給大夥兒發了工資,剩下24.5億的利潤。

    這24.5億當中,9.5億屬於預期資本回報,全部歸有限合夥人所有。

    剩下的15億當中,按照普通合夥人(GP)/有限合夥人(LP)事先商定的20/80分配,LP再拿12億,GP分配餘下的3億收入。

    乍一看,有限合夥人在24.5億利潤中拿走了21.5億,而普通合夥人隻拿了3億。但是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講:

    有限合夥人投入95億,年入21.5億,年回報率約為23%。

    普通合夥人投入5億,年入3億,年回報率約為60%。

    一切似乎對於GP而言都相當美好。

    可若是這一年,盤子裏的五家企業都沒有什麽優異的表現,最終年回報率隻有9%。這9億除了2億用於管理費,剩下的全部歸有限合夥人所有。

    有限合夥人投入95億,年入9億,年回報率約為9.5%。

    普通合夥人投入5億,年入0億,年回報率就是個零。

    以上是一個極為簡化的私募投資利潤分配的栗子。實際上,私募股權投資的周期長、風險高、資金流動性差,遠不像二級市場那般想入局便入局,想離場便離場。投資周期分為投資期、退出期、延長期,期限通常為五到十年。

    如果這十年裏,投資回報表現差強人意,年化都僅僅在合格線邊緣(10%)徘徊,那麽普通合夥人們投的5個億一分錢回報也拿不到。

    即使基金十年來表現優異,大量利潤也多是流入分紅池,說不定要到最後一年方能落袋為安。

    更何況股權投資還可能出現虧損,屆時甭管是GP還是LP都能上天台。

    這本就是一個野心勃勃、地老天荒的賭局,上桌就要擺籌碼,有人贏得盆滿缽滿,也有人輸得血本無歸;既需要冷靜客觀的果敢,也需要沉著自若的耐性。

    一個理性的玩家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他很可能是某家投行的全球聯席主管,又是一家私募股權基金的GP,還是某個美元債券基金的LP,盤子做得足夠多樣化,才能穩定輸出。

    ——————

    李洛對此除了五體投地的敬佩之情,別的啥也說不出來。她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見識不夠,給不了建議;錢不夠,無法協助出資。

    二人正坐在磨坊旅館的露天花園裏,廚娘上了隻噴噴香的慢烤羊腿。

    “錢是我們兩個人的,應該商量著來。”他低頭把羊腿肉從骨頭上慢慢切下來,“時間也是。”

    他特別看重時間,遠比錢要看得重。

    李洛胡亂點頭同意,注意力都在灑了迷迭香、黑胡椒、蒜末,外層酥脆、內裏鮮嫩的羊肉上。

    他很有耐心,把羊腿在骨瓷白盤裏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遞給她,問她是不是找一份輕鬆點的工作。

    李洛愣了愣,“為什麽你要飛黃騰達,拿Global Pay,當合夥人,carry賺到手軟。到了我,我就得找一份輕鬆點的工作?”

    “我也可以不去。”他態度依舊溫和,拉過她的右手,幫她把外套的袖子卷起來,“就像現在這樣,兼些董事、LP什麽的,不用太忙。”

    “我們又沒有家裏人或者小孩要照顧,都該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啊。”

    餐桌上安靜了片刻。

    “然後呢?”他的態度冷淡了幾分:“一個月匆匆見一麵,你再告訴我兩個人都太忙,處得沒意思?”

    “為什麽會這樣呢?你是蝙蝠俠嗎晚上都不回家?”她尤其認真地反問:“超級英雄們都是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擁有愛情的。”

    “超級英雄的愛情都是悲劇。”他幹巴巴地指出。

    “那是因為他們想換女主角。”她叉著一塊羊肉,抬起頭,靈動的眼睛透過厚重的板材眼鏡打量他,“你也想換女主角嗎?”

    好像隻要是她不打算吵架,這架就沒法吵起來。她不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但總能惹得他笑出聲來。

    林穆提起KSF旗下的可持續發展基金一事,簡要說了一下這個機會,問她感不感興趣。

    “你為什麽總想做我的領導?”她一副嚴詞厲色的樣子。

    “……我……”林穆又被她氣到了,嘴很笨。

    她得償所願地捉弄了他,笑了起來,幫他說了,“我知道,是兩隻獨立募集的基金,業務也沒太多重合。Impact Fund (IF)雖然在KSF旗下,但會直接和投委會接洽。IF的合夥人我在紐約已經見過了,offer我也拿到了。”

    林穆不得不驚訝於她的行動力,從江學川告知他IF基金機會的那晚,到他們離開紐約,中間隻有十天而已。

    李洛把情況都摸清楚了。她說目前IF全球整個團隊隻有十個人,五個在紐約,一個在巴黎,一個在倫敦,剩下三個居無定所到處跑。她在紐約時跟著IF合夥人看了幾個投資策略類似的往期案例,比如環保科技,還有普惠金融,都非常有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