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
字數:4223 加入書籤
黃修遠看完嶺南材料研究所的匯報,又看了看通用型納米機器人的詳細論文,內心浮現出一絲難得的欣慰。
近期視察了一係列研究機構的陸學東,此時也在一旁,同樣在瀏覽著嶺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
他露出一絲笑容:“了不起的成果。”
“我們剛好有空,一起過去看看吧!”
“可以。”
黃修遠對於嶺南材料研究所的成果,有一種別樣的情緒,這兩年來,他減少了自己在科研項目的直接指導和幹預,該抓學術機構、科研機構的製度和管理。
顯然他是為了避免過度拔苗助長,讓大中華的學界養成依賴他的壞習慣,而是要有自己的精神。
納米機器人在二十一世紀的三十年代,就開始日漸成熟,要不是四十年代的生化危機,嚴重殺傷了人類的有生力量,導致學界出現大倒退,納米機器人技術不會等到五十年代末,才大規模井噴。
而被黃修遠改變進程的當今,此時的科技水平上,整體逼近二十一世紀的五十年代,除了生化就是相對落後一些,其他就是都快趕上來了。
現在他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大中華學界的活力,加上他未來記憶中的知識,讓中華文明邁入星際時代,完成他記憶中的遺憾。
黃修遠這些年的動作,其實證明了就算是沒有他,很多科研人員也可以研發出超時代的技術,他們僅僅缺少一個平台罷了。
就好比方同風、衛國忠等人,在之前的研究所中,不過是普通的研究員,就算是有成果,還要被侵吞、“共享”,等熬到頭了,也到四五十歲以上了。
一個科研人員最寶貴的年齡段,一般是30~45歲之間,他們比年輕人更加沉穩,也積累了足夠的知識基礎;比起45歲後的老年人,他們又精力充沛、富有創造力。
如果不能讓30~45歲的科研人員成為核心,反而去指望45歲後的“大佬”,那估計吃棗藥丸。
畢竟科研人員在45歲後,創造力就大幅度下降,變得越發跟不上時代,去學校教書、指導後輩還馬馬虎虎,搞科研創造,基本很難有成就了。
因此黃修遠在整個大中華區的科研體係中,將一大批年齡超過五十歲的研究人員,全部轉到教育係統去,提拔了一大批30~50歲之間的研究員,作為各個研究團隊的核心。
雖然一開始,受到的主力非常大,但是隨著可控核聚變、航天係統、納米材料、半導體、生物技術這些領域上,一大批新人脫穎而出。
黃修遠的革新越發通暢起來。
其實對於老一輩的院士們,黃修遠還是帶有敬意的,但是時代在發展,老院士們確實應該退居二線,將主戰場交給年輕人了。
畢竟很多院士年齡不小了,高強度的科研工作,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他甚至親自上門,說服了一部分老院士,讓他們帶頭退休,這些共和國柱石們頤養天年,說不定可以看到中華文明成為真正的星際文明。
……
黃修遠和陸學東來到嶺南材料研究所。
所長張雪林已經在門口,低調地迎接一行人。
“雪林,你們這大半年來的工作,我和上麵都看在心裏,繼續保持下去,不要害怕失敗,隻要你們的錢花得清清白白,就沒有人會找你們的麻煩。”
“黃總的話,我一定銘記於心。”張雪林點了點頭,其實他心裏麵還挺感激黃修遠的。
如果沒有黃修遠對於本土科研體係的大清洗,他也不會成為嶺南材料研究所的負責人。
而他也看開了,兢兢業業做好一切,反而比以前更加踏實了,至少他不用每天晚上擔驚受怕,害怕突然被帶走,進去撿肥皂之類。
實驗室內,依舊是單調的銀灰色。
空氣異常的幹淨,氣溫被恒定在26攝氏度。
更換了防護服後,眾人進入了核心區,納米實驗室的非常危險的,某種程度上,納米材料的危險性,堪比放射性物質。
在實驗室安全條例的第13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專門規定納米材料實驗室的安全防護規定。
或許這樣說,很多人可能很難直觀的理解。
納米材料的危害,可以類比石棉,人類在開采石棉礦的初期,並不知道這種礦物的可怕,一旦人體長期吸入石棉纖維,後果就是肺部病變。
而納米材料,如果沒有合理的防護措施,後果比石棉還可怕。
因為納米材料的直徑更加小,更容易侵入身體的各個器官之中,引發癌症之類的疾病。
以納米技術起家的燧人係,在一開始,就是設定了非常嚴格的管理措施,同時對於相關的納米材料,也進行嚴格管控。
現在市麵上的納米材料,要麽是整體成型的,要麽是可以短期降解的(例如金納米顆粒),要麽是長期固化的(例如矽納米鍍層)。
單獨的納米粉末,除了科研機構,或者相關的生產企業,民間是嚴禁買賣的。
畢竟在密閉空間內,一公斤納米粉末,不僅僅可以引發粉塵爆炸,還可以讓吸入者出現嚴重的肺部疾病。
這種東西,是異常可怕的危險品。
進入核心區後,黃修遠看到了方同風等人,也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製備好的通用納米機器人。
雖然這種納米機器人,就算是他未來的記憶中,也沒有出現過,但是未來卻有相類似的納米機器人,同時很多應用,也一一浮現在腦海中。
“不錯,同風你們這個成果,可以達到9.5左右的高度了。”
方同風謙虛地回道:“黃院士太抬舉我們了,我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旁的陸學東搖了搖頭笑道:“別謙虛了,這個成果非常大,有發展成為大產業的潛力。”
“你們有思考過應用領域嗎?”
聽到這個問題,衛國忠想了想回道:“想過一些,主要是醫療和納米工業上的。”
黃修遠提點道:“可以思考一下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
衛國忠有些不解。
“你們都知道,現在克隆技術還不成熟,而且麵臨麻煩的倫理問題,因此機械式的人造器官,是當前最好解決方案。”
“原來如此!”方同風眼前一亮。
而一旁的陸學東,其實更加了解人造器官的發展,因為他母親就因為尿毒症,目前隻能通過透析維持。
為了促進人造器官的發展,他甚至用自己的錢,投資了一個專門研究人造器官的公司。
要知道陸學東在燧人係中的收入可不少,每年都可以達到幾十億華元,就算是現在替換成為信用點為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他投資的第二器官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不小於15億華元,這個公司已經正式運行了快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