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朱令贇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A+A-




    “讓江州的奉化軍多做整備,不要懈怠。”林仁肇一麵說一麵讓身邊的書記官記下他的命令,隨後補充,“把餘下鎮南軍都調集到武昌這邊來。”
    等他說完,書記官記錄完畢,遞給他看,林仁肇從案邊小心翼翼捧起自己的官印加了上去,讓後讓傳令兵進來,遞給他命令書,讓他重複一遍。
    傳令兵十分機靈,很快複述一邊。
    林仁肇點頭,“快去傳達,不要耽擱。”
    傳令兵猶豫一下,小心道:“留守,弟兄們會不會有意見”
    “他們是當兵的,聽命令就好,有什麽意見!”林仁肇不高興了。
    傳令兵拱手,退了出去。
    林仁肇心裏盤算著,既然國主不同意他主動出擊,那就換一種辦法,他至少要守好武昌和九江防線。
    在他看來,秦朝大軍如果要進攻江寧,最好就是走江陵那邊過來,因為荊南就在秦國手中,如果是他,也絕不會把所有賭注都放在從東麵長江橫渡主力。
    主力最好走最順的西麵,直接從上遊秦國土地上渡過長江,然後再沿江東進,東麵應該是偏師。
    正是基於此種判斷,他覺得武昌將成為第一道防線,隨後九江的奉化軍,將成為第二道防線。
    因此,他想把南麵鎮南軍的士兵調到九江或是武昌去,鎮南軍鎮囤積大軍,卻遠離江邊,都駐紮南都(今南昌附近),如果秦軍真打過來,很大概率看都不看一眼。
    與其在那,不如往北加強江防,腦子裏這麽想,他就下令將鎮南軍往北調。
    雖然將領調兵,一般要有樞密院的調令,但陳公是朝中樞密使,向來對他看重,而且之前幾次,他都是先調兵,然後再寫信給陳公解釋。
    正當他準備叫書記官給陳公寫信時,院子外麵傳來嘈雜的吵鬧聲。
    林仁肇皺眉,剛起身院子裏一聲悶響,衛兵撞開門一下摔倒在院子中,激起一片塵土。
    林仁肇一把將書記官攔在身後,然後拔出腰間橫刀,幾大步已到院中。
    外麵很快三四人著甲的人進來,十幾個衛兵也跟著進來,一下圍住了他們。
    看清來人是手下將領朱令贇和其餘幾個將領之後,他才微微鬆開手中橫刀,不過依舊保持幾步的距離,質問道:“你們闖進來幹嘛?”
    “我們有話說,他們不讓進。”朱令贇旁邊軍官小聲說,“也不是故意的。”
    林仁肇正要發火,朱令贇直接道:“我就直說了,我帶他們來的,又事想跟留守說道說道。”
    “違抗命令,擅闖中軍,你最好有個說法。”
    朱令贇直接道:“說法就是將士們都不滿意,將軍讓我們來我們都來了,從南都到這像是一群牛馬,毫無怨言,你說讓我們準備打仗我們辛辛苦苦不眠不休準備了,現在仗在哪?”
    “好,就算留守有什麽不可告人的軍機秘要,我們也不強求知道,可如今弟兄們離家數月,在這折騰那麽久,都以為可以回家了,讓我們去九江待著是什麽意思!”
    林仁肇冷聲道:“是為了防備秦軍,你們照令去做就成,難不成想違抗軍令嗎!”
    沒想到朱令贇卻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質疑道:“軍令?留守的軍令有樞密院的加印嗎,把整個鎮南軍往江邊調,難道不用樞密院和國主的同意嗎,我都想問問這件事是我目無法紀還是你目無法紀!”
    林仁肇眼神森寒,腰間橫刀又握緊了,他本就人高馬大,還有老虎紋身,如今殺氣騰騰,更是駭人,“這不用你們管,某給你們一次機會,退出去立即去執行命令,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院中氣氛一時凝重,外麵的一圈衛兵也緊握手中長矛,將朱令贇等人團團圍在正中。
    僵持一會兒,朱令贇哼了一聲,轉身走了,幾個軍官也連跟了上去。
    小院中氣氛卻不太好,書記官有些擔憂的道:“留守,這件事”
    林仁肇抬手,“不用去管,如果他們執行命令就揭過,如果膽敢抗命,我自會處置。”他向來隻想軍事上的事,而且殺伐果斷,在他看來這些軍官的不滿都是小事,誰敢真抗命,他就殺一儆百。
    衛兵退了出去,院子裏又恢複正常,林仁肇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繼續考慮著他的江防計劃,同時還寫信向樞密使陳喬匯報。
    出了院子,朱令贇一行人怒氣衝衝,沒走多久,已經有不少軍官在等候,紛紛問起結果。
    “都回去吧,他死不改口。”朱令贇道,周圍傳來一片轟然歎息。
    “已經好幾個月沒回家了,家中老小可怎麽辦”有人抱怨。
    “留守就是嚇操心,國主和相公們都沒說什麽,他著什麽急,再說秦軍十多年來,哪裏有過江的跡象”
    “就是,還讓不讓人過日子了!”
    將士們七嘴八舌的抱怨起來,隨後又都開始求朱令贇想想辦法。
    被大夥圍住,朱令贇抬手道:“別吵了,我自會為你們想辦法,回去等著吧。”
    眾人謝過,隨後才散去。
    到了江邊營帳中,朱令贇對親信交代道:“林仁肇敢目無法紀,我還不知道,他先發了軍令又發給陳樞密書信。
    這本就是反著來的,好在我在江寧也有不少好友,隻要趕著在他書信到京城之前,去江寧告發他,就能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說完他環視幾個親信,“你們誰願去做這件事,隻要做成,大家都能回南都去。”
    頓時好幾個人舉手,朱令贇挑了一個平日辦事機靈的:“立即去江陵找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把書信給他,一定要快,無論如何都要趕在林仁肇的信使之前,不然就治不了他的罪了!”
    親信再三保證,朱令贇也放心下來,讓他帶著書信立即出發了。
    心裏卻想,林仁肇啊林仁肇,這才要是成了,看老子怎麽把你踩在腳底下,早就看不慣他跋扈飛揚的模樣,有點本事又怎麽樣?不就是在淮南打退了周軍嗎?最後淮南還不是丟了。
    如果換他來,也不見得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