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兩軍差距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A+A-




    “總算吃上像樣的東西。”岸邊一棵老樹下,郭廷謂吃著揉成飯團的熱飯,這是在武昌附近軍寨中繳獲的大米蒸熟做成的。
    在此之前他們吃的都是軍糧,煮熟晾幹又煮熟晾幹數次的米,好處是就著水可以直接吃就能填飽肚子,不好之處在於和吃土也沒太大差別,除了填飽肚子一無是處。
    “那還得多謝唐軍慷慨解囊了。”旁邊的書記官道眾人大笑起來。
    “都別看著了都過來動手。”曹彬招呼周圍的官員和親兵過來,大家都不是什麽講究人,很快便把一大鍋熱騰騰的飯抓得差不多。
    光吃米就很飽肚子。
    過了一會兒,老將軍王環也帶人回來了,向曹彬行禮後道:“大帥,武昌水寨已經拿下了,登陸部隊已經到了武昌城西,派出使者去勸降。我估計明天就能入城。”
    “傷亡如何,武昌城會投降嗎?”曹彬接連問了兩個問題,遠處江麵,中軍艦隊數百戰艦停靠江邊,正在休整。
    他們這幾天進軍十分順利,沿途水寨,軍寨,哨卡紛紛被拿下,進軍非常快,唐軍基本無法地抵抗。
    “傷亡很小,四十人受傷,死了兩個弟兄,他們那水寨抵不住幾炮,要不是武昌位置重要,為了我們自己的船隊補給,再多打幾炮,一個人都不會死。”
    王環說著拿起曹彬遞給他的水囊大喝一口,“老夫這輩子都沒打過這麽輕鬆的戰,機要司的工匠太厲害了。
    隻怕再給他們個十年,兵馬前鋒,血肉之軀的作用越來越小了,這樣的事十年前都不敢想。”
    王環笑著搖搖頭,把水囊遞回給曹彬。
    “是啊,這些年真有種日新月異的感覺,要不是跟機要司的官員們學習,都覺得自己不會打仗了。”
    王環撫著花白的胡須:“現在一想,當初我在秦嶺被官家俘獲已是十五年之前的事,真是光陰似箭,如今老夫年過花甲,這次之後隻怕沒機會披甲上陣了。
    倒是大帥前途無量,年輕有為,這些事就留給大帥去操心吧,哈哈哈......”
    看著麵前開朗大笑的老將,曹彬恭敬拱手,他心裏自然是佩服王環的,他知道王環原本是河北真定人,後蜀將領,後來在關中之戰時被官家俘獲,寧死不降。
    不過官家愛才依舊沒殺他,幾年後啟用,之後跟隨官家打了不少大戰,還鎮守過江陵,確實是一名戰功赫赫的老將了。
    不過軍中這樣的老將還有很多,官家卻讓自己來指揮這些老將,這也讓曹彬十分忐忑,不敢出一點錯。
    王環似乎看穿他的心事:“大帥不用多想,咱們不是那些措大文人,也不是朝裏那種論資排輩,打仗的事向來用本事說話。
    當年冠軍侯不到二十就橫掃河西,二十出頭就蕩平漠北,身加大司馬,大將軍。
    十幾年前,官家二十不到就指揮十多萬大軍奪取淮南,大敗唐國,那時候起別說別的,就是太上皇那時候也聽官家調遣。
    軍中無父子,更不要說別的,要是論資排輩來領兵,那仗可沒法打了,大帥盡管放心指揮吧,誰若不從,軍法從事便是,官家親賜寶劍,為的就是防止諸將不用命的情況,大可無須多慮,以打仗的事為先。”
    聽了老將王環一席話,曹彬才覺得豁然開朗,隨後鄭重拱手道:“多謝將軍教我。”
    王環點頭,隨後領著親兵去就灶吃飯了。
    曹彬想了想,“下令把前鋒都指揮使黨進叫回來。”
    他之前猶豫沒有出言阻止黨進,是因為黨進資曆老,戰功高,以往他豬突猛進,脫離中軍的打發都取得成功。
    可其實黨進的用兵和他的總體戰略規劃是違背的,隻是礙於黨進的威名和之前的戰績,他不好開口。
    他也同意快速進軍,直取江寧,這點他和黨進想法一致,可他的快速進軍不是一路的豬突猛進,而是水陸並進。
    水軍的艦炮可以提供強大的炮火支援,而陸軍的則能為水軍開辟登陸場,兩軍互補,不斷拿下江邊的水寨,營寨,如果要深入也需要騎兵等候步兵的野戰炮兵之後再進行攻擊,而非騎兵單獨突襲。
    他一直覺得,騎兵單獨冒進是有風險的,雖然效果很好,可沒有後援補給,沒援軍,沒炮兵支援孤軍深入的危險也很大。
    有了王環的點醒之後,他已決心召回先鋒黨進,按照自己的戰術進攻。
    卻在這時,一個傳令兵驚慌失措的從南麵大道過來,一下馬對了口令,直衝過來,低聲向曹彬匯報了一個消息。
    聽聞之後,曹彬臉色立即不好看了。
    前鋒都指揮使黨進被唐軍伏擊,生死未卜,前鋒精銳騎兵一千,最後隻收攏回來六百多人。
    這已經是相當大的戰損了,何況前鋒一千騎兵可是軍中精銳。
    他立即叫來討回來的騎兵,問了情況,原來是他們夜襲了武昌陸上大營,之後在休整時被伏擊,騎兵們知道大致伏擊的位置。
    曹彬道:“如果他們想守,隻有退回大營或者退去武昌城內,武昌城已經被水軍困住,他們去不了。”
    立即下令:“放出斥候,叫張正濤將軍領四營步軍,兩營馬軍,一個炮兵營去把武昌大營圍住。”
    傳令兵立即去傳達命令。
    很快部隊開始調度,到下午,秦軍七營人馬,三千多人,就把殘破的武昌大營圍住了。
    而那股不同尋常的,可以擊敗秦軍精銳的唐軍也如曹彬所料,被困在大營之中。
    他們一開始想退入武昌城內,卻被早上岸圍困武昌的水軍擊退,之後便退回大營,開始修繕工事,準備據守。
    張正濤將前方的消息回報給曹彬,眾人都覺得曹彬料事如神。
    他卻神情緊張起來:“這恰好說明對手的聰明,如果他害怕一位隻知道逃,肯定跑不過我們的騎兵和水軍,他是想到這些才會想據守險要,負隅頑抗的。
    這恰好說明他能擊敗黨進的前鋒精銳不時一時運氣好而已。”
    說完,立即再增派四個營,將兵力增加到五千多人。
    而根據張正濤的回報,被圍困的唐軍大約隻有千餘人,麵對秦軍八個營的步軍,兩個營的騎兵,加一個營炮兵,即便他們手眼通天,也很難看到希望了。
    這就是兩軍實力上的差距,對於秦軍而言,他們的所有部隊都能打,一場小敗如蚍蜉撼樹。
    而對於唐軍來說,整個西麵,那被圍困的一千多人已經是所有能打的部隊了,結果自然是十分絕望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