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牛皮吹多了傷身體

字數:4208   加入書籤

A+A-


    郭璐預料得沒錯,這的確是一波熱點話題。

    她搶了先機,吃到了第一波紅利,但這波熱度不是她一個小自媒體人能消化得了的。

    早上六點,陸陸續續的就有其他媒體將相關報道發了出來。

    微客熱搜上,相關話題也迅速竄上熱榜。

    而在微客評論區裏,氣氛自然是相當熱鬧。

    “又是張嶸!”

    “果然,有張嶸的地方就不會沒熱鬧看,不愧是你!製裁之主!”

    “什麽鬼?張嶸成了東方美男藝術家了?美男我承認,藝術家是怎麽回事?”

    “六百萬歐元,乖乖!得有快五千萬華幣了吧?我好像發現致富之路了!”

    “哥哥好棒!電影就是藝術,哥哥的《倩女幽魂》拍得那麽好,藝術修養肯定高啦!”

    “果然,藝術就是忽悠,越能忽悠的人就越能掙錢,能忽悠那些傻老外乖乖掏錢,也挺好。”

    “不懂別瞎噴,我是學藝術的,你們根本不懂這一刀有多牛逼!簡單來說,張嶸已經可以靠這一刀開宗立派了!”

    “真是什麽地方都有水軍啊!還開宗立派,怎麽不說他得道成仙呢?越吹越誇張了!”

    “真是三季蟲,夏蟲不可以語冰!一群不懂藝術的土鱉!”

    “喲喲喲!裝起來了!不就是一塊刀割畫布麽?有什麽好吹的?”

    “樓上別激動,我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這件刀割畫布到底牛批在哪兒,好吧?

    簡單來說,這件作品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打破了藝術家們傳統的思維。

    繪畫藝術是分階段的,畫家們在畫得像的技術上精益求精,開發了種種繪畫技藝。

    但現代攝像技術的誕生,截斷了畫家們的未來,畫筆畫得再像,也不如相機的快門一按。

    有人覺得繪畫已死,開始自暴自棄,並將這種絕望的情緒融入了自己的作品裏,比如和張嶸產生爭執的列奧那多就是這種畫家中的代表。

    也有畫家開始轉型,開始找尋其他的突破方向。

    這期間誕生了許多驚才絕豔的天才藝術家,比如老比等等,他們將磨練得精湛的繪畫技藝忘卻,刪繁就簡,追求像孩子一樣作畫,努力返璞歸真,回歸到繪畫的原始狀態。

    而張嶸的這件作品是在這條路線上走到了極致,並且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

    他用這一刀告訴了那些傳統畫家,別在畫布上塗塗抹抹了,世界還很大!

    這才是他這件作品最偉大的意義所在!

    他的這一刀擴大了維度,超越了畫布本身,打開了一個真實的空間,不再局限於畫布這個平麵,和基於畫布而創作出來的假象。

    這種刀痕是一種傷口,它切斷了單色繪畫表麵的靜止並使其產生新生命。”

    ……

    在熱搜的評論區裏,說什麽的都有,但正麵評價還是占大多數。

    這一方麵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懂藝術,而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張嶸掙的是老外的錢。

    掙自家人的錢不算本事,掙外麵的錢,怎麽說也算是為國爭光,大家還是持正麵態度的。

    不過雖然有人耐心解釋了張嶸那件作品和藝術道理論,但大部分的網友對於張嶸的藝術建樹還是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但當天晚上的央視新聞國際新聞板塊,居然報道了這條新聞!

    “我國青年藝術家張嶸的藝術作品在米藍嘉事得春季拍賣會上進行拍賣,最終成交價六百萬歐元,打破了我國當代青年藝術家藝術作品,在海外市場的拍賣成交記錄……”

    這段新聞隻有不到三十秒,隻是夾在快訊裏的一閃而過,但其中蘊含的意味卻相當重要。

    它代表著張嶸青年藝術家的身份得到了國家的背書!得到了正式的承認!

    也就是說,今後張嶸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去跟別人自我介紹,說自己是一位正兒八經的藝術家了。

    這一下,沒人敢再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了,也沒人敢再質疑張嶸的藝術水準。

    之前評論區裏一些和洗錢相關的言論,都被平台在第一時間刪了個幹淨。

    而一些上躥下跳,想要抹黑帶節奏的水軍,也瞬間消失得幹幹淨淨。

    沒辦法,央視新聞出麵了,沒人敢再亂跳,免得惹禍上身。

    有些人很不服氣,想不通為什麽央視新聞會幫張嶸背書。

    但一些聰明人已經看出來了,央視這是把張嶸這一次的拍賣活動看作了一次成功的文化出海宣傳的案例,在樹立典型。

    因此,不管是有仇的,沒仇的,嫉妒的,眼紅的,在這一刻通通都沉默了下來,默默看著張嶸的粉絲們狂歡慶祝。

    這個時候跳出來找張嶸的不痛快,無疑是自尋死路。

    張嶸在接到霞姐的電話,得知有央視的記者要采訪他的時候,也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這件事會驚動到央視,或者說這麽快驚動央視。

    雖然記者隻是遠程打了個電話,采訪了一下具體情況,最終播出的時間也隻有二十幾秒,但再怎麽說這也是央視,意義是不一樣的。

    這段報道也證實了,他走文化出海的路線是正確的,是符合國家利益需求的。

    央視新聞的報道播出後,各方媒體聞風而動,紛紛開始嚐試聯係張嶸,想要預約采訪。

    但張嶸人在歐洲,他們想采訪,也隻能等到張嶸回國了。

    這讓媒體們忍不住感慨,張嶸不愧是話題之王,即便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中卻一直不缺他的傳說。

    不隻是國內的輿論沸騰,張嶸在歐洲的知名度,也獲得了一個巨大的飛躍。

    他一躍成為了藝術界的新寵兒,從拍賣會結束後的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十多份宴會、酒會的邀約。

    包括第二天的春季時裝發布會上,他也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無論是媒體記者還是現場賓客,都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即便是在走秀開始以後,很多記者都還是時不時把鏡頭調轉到他這邊來拍幾張,仿佛他比台上的模特更有吸引力一樣。

    一場發布會看下來,反倒是被閃光燈閃得頭暈眼花,很是無奈。

    發布會結束後,張嶸很想帶佳琪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但他還有好幾個宴會要參加。

    一想到要在宴會上一本正經的大談藝術道,他就忍不住頭疼。

    牛皮吹多了也傷身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