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二章

字數:5645   加入書籤

A+A-




    ——你是不是吃味了?
    青唯的腦子懵了一瞬,  回過神來,想也不想就道:“不是,你想錯了。”
    吃味?她吃什麽味?她才不會吃味,  他們又不是真夫妻,  她沒有任何理由吃味。
    青唯思索了一番事由,  非常認真地解釋:“我有很要緊的事找你,  在家中等了你大半日,  到了東來順,你卻招了妓子吃酒,  我這才生氣的。”
    “真的?”江辭舟問。
    青唯聽他這一問,  不知怎麽,有點心慌,  就好像那日被他取走青瓷小瓶,  見了真容,“真的,是我叔父的事,我聽芝芸說的。你知道的,  我這人性子急,遇到大事,一刻都等不得。”
    江辭舟聽她說完,  沒說什麽,  伸手又去牽她的手。
    青唯下意識往回一縮,警惕地看著他:“你做什麽?”
    “帶你回房啊。”江辭舟笑了笑,  溫聲道:“不是有事要與我商量?”
    青唯:“……哦。”
    -
    “……事情就是這樣,我叔父早年就是陵川河道碼頭的一個工長,  大字不識幾個,  怎麽可能認識什麽高官?他眼下招供,  卻招出了一個魏大人,這不奇怪麽?當年的陵川除了魏升,還有哪個魏大人?”
    青唯隨江辭舟回到房中,洗漱完,盤腿坐在床上,把崔弘義被押解上京的事與江辭舟說來。
    江辭舟也洗好了,他留了一盞燭燈,掀帳進床中,見青唯中衣單薄,將一件幹淨襖衫罩在她肩頭,“崔弘義的案子,我此前派人問過,徐途那批次等木料運到陵川,是他帶著人搬送去洗襟台的。後來台子塌了,木料的問題暴露,朝廷很快傳審了他。審他的原因有二,其一,那批木料是他搬送的,朝廷找他問事情的枝節;其二,他和工匠崔原義是兄弟,朝廷懷疑,崔弘義、崔原義,還有徐途三個人勾結,偷換木料。不過後來,魏升與何忠良的罪證很快被找到,當即被先帝斬首,朝廷也就放了崔弘義。至於眼下崔弘義為何獲罪——”
    江辭舟靠著引枕,略微沉吟,“今春章鶴書提出重建洗襟台,朝廷擔心覆車繼軌,所以將此前案子的遺漏重新審查。偷換木料這樁案子中,崔原義不在了,魏升、何忠良,還有徐途也伏誅了,所以沒人能證明崔弘義與這案子無關。我和你一樣,都相信他的清白,不過有一樁事,你可能不曾聽聞。”
    “什麽?”
    江辭舟道:“崔弘義認識魏升,這不奇怪。當年木料運到陵川,是魏升讓崔弘義搬送的。”
    江辭舟說著,見青唯困惑,解釋道:“那批木料雖然是徐途的,朝廷當時已經跟徐途訂下了,怎麽搬送,自然由朝廷說了算。魏升那時是陵川府尹,他職責所在,督辦此事。崔弘義未必見過他本人,一定見過他的手下,應該是魏升命他的手下,雇崔弘義搬送木料的。”
    崔弘義常年在碼頭跑腿卸貨,哪條路好走,怎麽運送東西,他很有經驗,魏升出錢雇他,這在情理之中。
    然而江辭舟說著,語氣不由遲疑起來,“照道理,欽差去嶽州提審崔弘義,應該是知道魏升雇崔弘義搬送木料這事的,眼下忽然要把崔弘義押解上京,應該不僅僅為此。”
    “還能因為什麽?”青唯連忙問。
    江辭舟搖了搖頭:“我也不知。洗襟台的案宗,是由大理寺與禦史台重啟的,欽差辦案,等閑不會對外透露,明早我讓孫艾去打聽。”
    青唯點點頭,說:“多謝。”
    江辭舟看著她。
    她眼下乖乖坐著,已沒有適才張牙舞爪地樣子了,或許是因為心中裝著事,她此刻很靜,去了斑紋的臉在這幽色顯得格外明淨。
    江辭舟溫聲問:“在想什麽?”
    青唯抬眼看他,過了會兒,才問:“你……當初為什麽要娶芝芸?”
    崔弘義的案子他這麽清楚,一定不是眼下才查的,早在章鶴書提出重建洗襟台的時候,他就知道崔家會出事。那不正是他寫信給崔家議親的時候?
    青唯又問:“我嫁過來,和芝芸嫁過來,有什麽不一樣嗎?”
    江辭舟聽了這一問,頓了頓,稍稍傾身,靠近了青唯一些,在幽色裏注視著她的雙眸:“你想知道?”
    “你會說?”
    青唯憶起成親那日,挑蓋頭時,他手裏那支猶豫不決的玉如意。
    涉及到他身份,他一直諱莫如深。
    江辭舟道:“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就告訴你。”
    他沉默許久,似乎不知該從何說起,好半晌,才道:“我……”
    青唯一下子伸手掩住他的口。
    靜夜裏,她挨他很近,借著房中的殘燈,她能看清他清淺的眸色。
    其實此前對他的身份有諸多揣測,她也大概知道他是何人。
    然而這一刻,青唯忽然不想知道答案了。
    雖然不想承認,洗襟台坍塌後,她寄住過好幾戶人家,在江家的這段日子雖然短暫,卻是她最開心的,有一天他做回那個高高在上的王,她也該離開了。
    一個人自由自在,沒什麽不好,可她私心裏,希望這段日子能長一些。
    “別說了,我不聽了。”
    江辭舟低眉看她:“真不聽了?”
    青唯撤開手,垂眸搖了搖頭:“不聽了。”
    江辭舟仔細看著她,過了會兒,聲音很輕地問:“又吃味了?這回是因為你妹妹?”
    青唯:“……”
    江辭舟:“娘子,你怎麽總是吃味?”
    他語氣帶著半分調侃,青唯知道他是在逗她。
    她張嘴要辯,算了,辯什麽,辯多了他也不聽,直接動手吧。
    左右溫小野就是這樣,嘴上要是討不著便宜,那就靠拳頭!
    幾乎是一瞬之間,江辭舟就見青唯朝自己撲來,他抬手去擋已經晚了,堪堪捉住她一隻手腕,就被她撲倒在榻上。青唯一手揪著江辭舟襟口,跨坐在他身上,居高臨下,聲音泠泠:“我最後告誡你一次,以後不許說我吃味。”
    江辭舟不由笑,笑聲很溫柔:“我這不是見你不開心,想要讓你開心些麽?”
    他又道:“好,不提了。”
    “記住了?”青唯俯下身,揪在江辭舟襟口的手不放,語氣狠厲,像個女土匪。
    “……記住了。”
    他最後這三個字帶著一絲暗啞,青唯緊盯著他,總覺得他語氣有異。
    兩個人對看了那麽一會兒,江辭舟忽然開口:“娘子,你……是不打算下去了麽?”
    青唯經這麽一提醒,忽然發現自己正跨坐在他小腹上,適才她撲他撲得急,他為防她摔了,有隻手還攬在她後腰。
    青唯愣了一瞬,刹那間翻下身去,拉過被衾,徑自蓋住自己的頭:“睡覺!”
    -
    翌日江辭舟起得很早,天不亮便親自趕去大理寺,詢問崔弘義的案子。他沒讓青唯等太久,不到午時便回到家中,還帶回了祁銘。
    祁銘立在書齋中,向青唯稟道:“當年崔弘義是怎麽在嶽州做的生意,少夫人還記得嗎?”
    青唯道:“沒什麽印象了,我隻記得叔父開的是渠茶鋪子。”
    “正是。”祁銘道,“渠茶這種茶,生長在劼北,中州一帶有的人很喜歡,願意出高價錢買,所以隻要有門路,賣渠茶發家,一點不難。什麽是門路呢?說白了,就是進貨的渠道與商路。徐途當年買賣做得大,大周各地都有他的熟人,崔弘義當時不過是一個工長,他能發家,能到嶽州做渠茶生意,最初用的正是徐途的門路。”
    青唯愣了愣:“可我叔父並不認識徐途。”
    “是,崔弘義也是這麽說的。”祁銘道,“今日屬下跟隨虞侯去大理寺問案,大理寺稱,崔弘義招供,當年介紹給他商路的人,是魏升的手下。”
    青唯聽了這話,先是一愣,旋即明白過來。
    徐途那批木料到陵川時,是魏升雇崔弘義搬送的。崔弘義因此結識了魏升手下,後來正是這個手下,把渠茶的門路介紹給崔弘義,崔弘義於是遷居到嶽州,做起了買賣。
    “崔弘義這麽一招供,朝廷自然要疑他是否與魏升、徐途,甚至崔原義勾結,一起替換洗襟台木料,畢竟他從中得了好處不是?這案子欽差在嶽州審不下來,故而把崔弘義押解上京。”
    青唯聽祁銘說完,問道:“我叔父哪日到京中?”
    “應該就這一兩日了。”祁銘道,“等他到了,少夫人若想見他,大理寺的孫大人……”
    祁銘話未說完,隻聽外頭一陣喧嘩,曲茂一路從西院過來,嘴上念叨著:“壞了,壞了壞了!”徑自推開書齋的門,問,“子陵,這都日上三竿了,你怎麽不叫我起身?”
    江辭舟愣了一下,道:“你哪一日不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可是今日與往日不同了!”曲茂急得團團轉,“你忘了,我有了官職,眼下已是巡檢司的新任校尉了!”
    江辭舟道:“你今日有差事在身?”
    “正是!”曲茂道,他一拍腦門,“也怪我,吃酒吃糊塗了,忘了跟你提這茬!”他步來書案,撐著案頭,說道:“早前老章說要重建洗襟台,朝廷不是在各地捕了一批犯人麽?眼下這批犯人裏,有幾個要被押解上京,昨日樞密院將差事交給我,讓我今天一早去校場點兵,準備這兩日帶人出城,去接這幫犯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