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八三章

字數:7281   加入書籤

A+A-


    重犯死在天牢,  這是大過,刑部尚書去宣室殿請罪了。
    一旁的郎官再度看了眼謝容與,想著官家與小昭王手足兄弟,  昭王的意思,多多少少就是官家的意思了。
    郎官於是問:“殿下,  何鴻雲的死因已經驗明,眼下可要安排收屍?”
    謝容與沒應聲。
    深牢陰寂,  他不知怎麽,想到了些別的——
    他還是江辭舟的時候,  與何鴻雲走得很近,  有一回二人一起吃酒,  酒過三巡,  何鴻雲握著杯盞,漫不經心地說了句話:
    “我們世家子弟,  也有世家子弟的辛苦,  同輩中那麽多人,  想要出類拔萃,  總要犧牲點什麽。”
    謝容與於是問,  犧牲什麽?
    何鴻雲笑了,  看著杯盞裏水波流轉的佳釀,“子陵,  你兒時可偷嚐過烈酒?還記得那滋味嗎?”
    那滋味,  辛辣濃烈,  入喉如同火燒。
    “可酒這東西,  吃一口甘烈,吃多了成癮,年歲一久,  千杯下肚,反而沒滋味了。”何鴻雲淡笑一聲,“別的事,也一樣。”
    他是何家行四的公子,母親是平妻,故而他既非長子也非嫡孫,可他到最後,竟成了何拾青最得意的兒子,犧牲掉的是什麽呢?
    那是何鴻雲唯一一回跟謝容與說真心話。
    一路殺伐養成冷硬肝腸,或許第一回害人尚且心顫,到後來,血見得太多,誠如他所說,反而沒了滋味。
    他是這麽清醒自知地視人命如草芥。
    謝容與問:“為何要收屍?”
    死囚哪怕枉死,也是死囚,他的屍身,是該扔去亂葬崗一把火燒了的。
    郎官道:“照理是不該收的,但老中書令為了小何大人,聽說在拂衣台上跪了一日夜,何鴻雲到底姓何……”
    “姓何如何?”謝容與問。
    巨艦入海,亦有傾覆之日,樹生千年,也會一夕枯敗。何拾青在拂衣台上跪的是何鴻雲嗎?他跪的是他自己,是大廈將傾的何氏。
    謝容與道,“不必收屍,扔去亂葬崗吧。”
    -
    謝容與離開天牢。
    何鴻雲死了,最後隻留下一張
    罪書,與染著血的“徐述白”的名字。
    他是個早已剔除了悲憫心腸的人,最後要見謝容與,未必出於對真相的探究亦或善意的提醒,他隻是想過這一個名字,與名字背後藏著的線索,為自己與何氏博取一線生機罷了。
    他不值得絲毫同情。
    隻可惜線索斷在這裏。
    謝容與見衛玦、章祿之仍率玄鷹衛等在天牢外,說道:“你們回衙門吧,這裏已無事了。”
    然而衛章二人竟沒聽他的吩咐,一路跟著謝容與來到刑部外的回廊,兩人拱手拜道:“殿下,屬下有事要稟。”
    “敢問殿下,您可是在查一個叫徐述白的秀才?殿下想要的線索……玄鷹司或許知道。”
    謝容與驀地回過身來。
    他看了衛玦與章祿之一眼,沒出聲,抬目看向後頭跟著的玄鷹衛,玄鷹衛們會意,立刻把守住回廊前後出入口。
    謝容與問:“你們知道徐述白?”
    衛玦道:“知道,他是陵川木商徐途的侄子,秀才出身,洗襟台修成之前,他被遴選為登台士子,後來洗襟台塌,他……失蹤在了上京的路上。”
    謝容與眉心微蹙。
    徐述白的出身籍貫並不難查,但他上京一事卻是個秘密,玄鷹司是怎麽知道的?
    謝容與不動聲色地在廊椅上坐下:“說吧。”
    “是。”衛玦拱手道,“殿下該有印象,洗襟台最初隻是洗襟祠,改為樓台,是因為先帝決定,在昭化十三年的七月初九,遴選士子登台,以紀念當年投身滄浪江的士子。
    “改建樓台的聖令一下,虞侯前往辰陽,請溫工匠出山督建樓台,七個月後,即昭化十三年的二月,玄鷹司接到調令,由指揮使、都點檢帶領隼部前往陵川,執行樓台建成前後的護衛之責。”
    謝容與頷首:“這些事本王記得。”
    “玄鷹司到陵川,是昭化十三年的三月,此後近四個月的時間裏,除了最後連日暴雨,溫督工喊過幾次停工,幾乎沒出什麽岔子。但是在昭化十三年的七月初八,即洗襟台建成的前一天,出了一樁意外。”
    “什麽意外?”
    “柏
    楊山,來了一名書生。”
    那時洗襟台已快建成,第二日士子就要登台,柏楊山中有書生到來很正常,甚至有士人為了一睹登台祭先烈的風采,於五月就到了崇陽縣上等候。
    然而這名書生不是別人,正是徐述白。
    “指揮使大人負責洗襟台周遭的護衛,所以有士人來柏楊山,都是由都點檢接待的。徐述白到了以後,直言要見溫督工,因為當時暴雨連日,溫督工正忙著驗查排水渠道,點檢大人便回絕了他,跟他說明日登台後再見也是一樣,沒想到徐述白卻說自己不登台了,他稱自己另有要事要往京裏去,又問能否求見小昭王。
    “而今回過頭來想,或許正是這個求見殿下的請求令點檢大人起了疑,他告訴徐述白,殿下跟著溫督工一起檢驗水渠去了,他還說,‘你有什麽要事,不如寫成信函,等溫督工回來,我一定代為轉交’,徐述白心思單純,當時便信了點檢大人,他匆匆寫了信,很快動身上京。
    “點檢大人得了信,大概是因為隼部老掌使與幾個校尉都在,他沒有立刻拆開看,直到當夜溫督工回來,玄鷹司輪班了,老掌使與校尉們撤去,他才將信交給溫督工。
    “後來的事,殿下都知道了,溫督工被點檢大人軟禁一夜,七月初九清晨,暴雨如注,士子在洗襟台下等候登台,他都不曾出現。”
    直至士子登上樓台,隼部的老掌使才帶著衛玦、章祿之幾人在點檢的值房裏找到溫阡,他聽聞士子已經登台,臉色頓時煞白,根本來不及多解釋什麽,隻顫聲道:“不能登,會塌的……會塌的!”一路奔至洗襟台下。
    可惜他到得太晚了,仰頭看去,天地嗡鳴,煙塵石礫伴著暴雨簌簌落下,撲麵來襲。
    謝容與聽到這裏,神情幾乎是寂然的。
    他問:“你們點檢,當時為何要軟禁溫督工。”
    玄鷹司後來被問罪,自然是玄鷹司護衛失職,以至眾多士子百姓喪生樓台之下,至於點檢軟禁溫阡一事,因兩人都死在了洗襟台下,無可追查,而事實上知道片許內情的老掌使與衛章等人一直三緘其口,對外隻稱不知。
    章祿之道:“回殿下,我們當時確實不知,隻猜測與徐述白留下的信函有關。直到多日後,朝廷徹查洗襟台坍塌緣由,發現木料的問題,斬了魏升、何忠良,我們才想到,徐述白是徐途的侄子,也許他留給溫阡的信中,揭發的正是木料的問題。”
    早在洗襟台建成之前,因為連日暴雨,趕工排洪等問題,溫阡就不止一次喊過停工,如果他得知在洗襟祠修建之初,支撐樓台的上等鐵梨木是次品,無論如何都會阻止士子登台。
    “點檢或許希望士子們無論如何都能在七月初九當日登上洗襟台,而溫督工意圖阻止此事,這應該就是點檢大人軟禁溫阡的緣由。至於他為什麽要這麽做,我們至今未能查明。”
    “你們沒查明的不止於此。”謝容與道,“如果徐述白在洗襟台修成的前一日,已將替換木料的內情寫信告訴了溫督工,那麽他後來急趕著上京是為什麽呢?”
    倘他隻是為了揭發何家的惡行,大可以留在柏楊山,等溫阡、小昭王回來,一起查明木料問題,拿到證據再行上京,可他沒有這麽做,他甚至沒有在柏楊山多留一晚。
    衛玦與章祿之的話,真正證實了謝容與此前的揣測——
    徐述白上京要狀告的並非何家,而是另有其人,另有其案。
    “回殿下,這正是屬下要向殿下稟報的最重要的一點。”衛玦道,“洗襟台坍塌後,老掌使也有過同樣的困惑,如果徐述白留下信函是為了揭發徐途替換木料,那麽他上京又是為何呢?是故就在魏升與何忠良被問斬的幾日後,老掌使為屬下與祿之作保,令我二人平安脫罪,立刻循著徐述白的蹤跡追往京城。”
    “你們……找到他了嗎?”
    衛玦與章祿之沉默許久:“找到了……但也可以說,沒有找到。”
    “徐述白消失在了上京的路上。後來……我們多方打聽,在慶明府附近聽聞了一樁焚屍案,據說死者是一名年輕書生,死前,像是要往京城去的,種種線索表明,他應該就是徐述白。”
    雖然早有預料,謝容與聽到這裏,心中仍是沁涼一片:“徐述白真的死了
    。”
    衛玦“嗯”一聲,“洗襟台下喪生的人太多了,玄鷹司護衛失責,當時被推上了風尖浪口,先帝徹查玄鷹司,點檢已經死在了樓台之下,老指揮使見是滿目瘡痍人間地獄,自責不已,甘願梟首謝罪,為屬下與祿之脫罪的老掌使被處以杖刑,玄鷹司自此被朝廷雪藏。故而屬下與祿之也不能在外逗留太久,很快回到了京中。沒想到……”
    “沒想到半年後,洗襟台案審結,屬下與衛掌使再度前往慶明府,當初那樁焚屍案,竟從官府的案錄上抹去了,抹得一幹二淨,什麽都不剩,而徐述白這個人,反而出現在了洗襟台喪生的士子名錄中。”章祿之接過話頭,握緊拳頭說道,“屬下不甘心,本想立刻上報朝廷,但是衛掌使攔住屬下,稱是無憑無證,消息泄露出去,反而會令有心人再度警惕。但也自此,我們知道了徐述白這個人身上大有文章。
    “他清清白白一個秀才,查來查去就那麽些東西,太幹淨了。故而我們又回頭查起了徐途,徐途這個人,攀高踩低,生意人勢利眼一個,說實在,也沒什麽好查的,但有一個疑點。”
    “什麽?”
    “跟徐途來往的人,非富即貴,但在洗襟台修建的那一年,他跟陵川的一個山匪寨子來往過許多回。自然這也不是什麽異事,可能是匪寨子要新修樓舍,跟他買木頭呢?屬下與衛掌使之所以會起疑,是因為在洗襟台坍塌不久後,這匪寨子忽然就被官府剿了。”
    謝容與道:“洗襟台塌民生不安,多地都鬧過匪患,一個匪寨被剿,這沒什麽。”
    章祿之道:“是,可是土匪生在山裏,長在山裏,朝廷的兵來了,總有那麽幾個漏網之魚。但是這個匪寨子被攪得太幹淨了,屬下與衛掌使想往下查,竟然沒找到什麽活口。後來我們回到京中,將這事稟給老掌使,想要帶些兵馬前往陵川,但老掌使卻阻止了我們。”
    衛玦垂眸道:“老掌使說,這案子太大了,我們不該再查下去,便是查得真相,事已至此,未必能扭轉乾坤,反會招來殺身之禍。老掌使說,他希望我們能把所知道的一切藏
    在心裏,再也不要對外言說,隨著坍塌的洗襟台塵歸塵,土歸土。
    “彼時先帝病重,朝綱不穩,老掌使也因為受過刑,養了一年,仍是病入膏肓,我們不忍看他擔憂,隻能聽從他的叮囑,再也沒對任何人提過彼時洗襟台下的種種。”
    “殿下——”衛玦說到這裏,凝聲喚道,與章祿之一起拱手單膝向謝容與拜下,與此同時,守在回廊內外的玄鷹衛盡皆拜下,“殿下,今秋您初任玄鷹司都虞侯,屬下等不知您的身份,不知您為查洗襟台真相用心良苦,一直對您多有猜疑,請殿下恕罪。
    “然昔年洗襟台塌,點檢大人縱然有過不假,指揮使大人、老掌使、各部校尉及隸下玄鷹衛,未曾有過半分擅離職守,樓台坍塌喪生無數,指揮使擔罪身死,玄鷹折翅衙司雪藏,我們認了,可要論甘心與否,我等絕不甘心!
    “是故哪怕老掌使臨終叮嚀再三,讓我們再對任何人提及洗襟台,不要再碰這個案子,我們亦願將所知線索告訴殿下,唯願殿下等帶領玄鷹司令真相大白於天下,有朝一日若能見雄鷹再度翱翔天際,玄鷹司列下當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作者有話要說:
    徐述白確實沒了。
    吭哧吭哧寫了一晚上,還剩最後一段情節,明兒一定把上卷收尾。
    感謝在2021-03-17  00:17:0-18  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季彧桑桑  3個;蘇澤弈、讀書人小李、荼白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林不知  50瓶;蛋蛋  3瓶;47705998、流水人家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