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朱子現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A+A-


    佛門表現的如此拉胯,所有人都大為不解,心如更是問道“公子,怎會如此?”

    蕭業沉吟道“或許與心有關,佛魔同體,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可知佛與魔的區別?”

    “不知道!”

    心如搖了搖小腦袋。

    其餘人也把好奇的目光投來。

    就連候和,都現出了饒有興致之色。

    蕭業道“佛魔區別有三。

    其一,佛沒有嗔恨心,魔有嗔恨心。

    其二,魔用道德約束別人,佛以道德約束自己。

    其三,魔在修行中因不能保持清淨心,故不能斷,在此狀態下開發出的神通,會反過來助長自己的,並以此造下無邊罪業,貪嗔癡不斷,故而為魔。”

    齊刷刷的目光望向了佛門諸僧,照蕭業所說,這不是一窩魔麽,乃至整個天下佛門,都可視為魔門。

    “阿彌陀佛~~”

    那年青僧人玄清喧了聲佛號道“施主對佛魔的論述,極為精辟,但貧僧要問一句,施主自身可能做到否?”

    蕭業不以為然道“本官不拜佛祖,不誦佛經,無所謂佛魔之別。”

    “貧僧唐突了!”

    玄清頗為錯愕,但想想也有道理,蕭業不是佛門中人,憑什麽以佛門的清規律約束自己?

    “嗬,難怪佛門會以卑劣手段偷襲大閣領!”

    一名梅花內衛恨恨道。

    是的,在梅花內衛心目中,若非佛門偷襲了大閣領,梅花內衛就該有陽神坐鎮了,哪會淪落到這般岌岌可危處境。

    “一派胡言!”

    玄曄哼了聲。

    蕭業搖搖頭道“九州受死氣侵襲,人心漸漸淪喪,引發天道偏轉,而佛門素重修心,受的影響最大,神通不靈,不必驚訝,但觀諸位表現,居然諱疾忌醫,可悲,可歎。”

    “休想亂我佛門,貧僧來!”

    一名麵相威猛的僧人掣出降魔杵,狠狠向候和打去!

    卻見候和的魂體散開了,這一杵如打入霧氣裏麵,徹底打空。

    “哈哈哈哈~~”

    候和長笑著凝聚出身形,向蕭業遙遙拱手“多謝這位大人告之,從此候某可橫行於佛門啦!”

    佛門諸僧的臉色更加難看。

    玄清隱隱想要出手,但似乎在忌憚什麽,終究還是頹然歎了口氣,合什瞑目。

    道門中人則是神色複雜,佛門的拉胯表現,確實菲夷所思,難不成真如蕭業所說的那樣,佛門集體入了魔,所以佛法不靈了?

    其實蕭業也錯愕,候和能免疫物理攻擊,說明域外邪魔消聲匿跡的這段時間,並未閑著,勾結了陰山宗,再從冥府招攬臭名昭著之輩,改造之後放還陽間,起攪亂作用,同時邪神需要信仰,而九塔也需要民眾的信仰,隻要爭奪到了信仰,九塔的加持能力將大幅削弱。

    這就象兩國正式交戰之前,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對方,削弱對方。

    按理說,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大周應該團結一致才對,可現實令人無力,百萬年來的強大慣性以及對外域的無知使得佛道兩門的高層仍未能放棄博弈思維,沒法精誠一致,共禦外敵。

    太平公主蹙著秀眉,哼道“區區挑撥,豈能得逞?世間怎有法專克佛門,無非另有蹊蹺罷了,蕭大人你看候和所為,可是地道的操弄神魂之術?”

    蕭業道“不完全是,他的魂體融有域外邪魔的死氣,佛門神通被克製,與死氣有關,除非佛門能正心明性,摒棄魔念,否則無解!”

    “哦?看來碰上個識貨的了,不過候某可不奉陪,另警告你們,若是敢毀掉父王神像,自當千百倍索還回來!”

    候和留下句威脅,魂體一閃,就要遁走。

    “走得了麽?”

    蕭業發動差分神通,把候和罩住!

    “想困住我,做夢!”

    候和剛開始不在意,但隨即,麵色變了,以他的視角,困在一個如九宮格的囚籠中,雖左衝右突,周圍的空間卻不停的變幻,愣是衝不出去。

    “放了我,我和你無怨無仇!”

    候和淒厲尖叫。

    “無怨無仇?”

    蕭業冷冷一笑“你怕是不知道我是誰吧,本官姓蕭,梁武帝是我親戚,你父逼死了梁武帝,今日先拿你來討點利息。”

    眾人膛目結舌。

    誰不知道你是李家人啊,居然還有臉攀梁武帝的親。

    蕭業的目地是洗腦,他需要淡化自己李家身份,擺脫政治上的不利影響,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自己堅決不承認我姓李,一有機會,就突出我的蕭氏身份,謊言講一萬遍也成了真理。

    蕭業又回頭喚道“大家一起上,放出才氣,以詠歎讀書法誦念理經,慢慢消磨他。”

    “噢!”

    梅花內衛心知曆練機會難得,無比珍惜,陸續開口誦讀起來。

    雖然單個人的才氣有限,甚至如王傑等人,隻是淺薄的一品,卻是人多,一個個清晰程度不一的理經字符匯聚成文章,如鎖鏈般纏上候和,忽明忽暗的白光閃爍,消磨著候和的魂體。

    眾人眼裏現出驚駭之色,對於才氣,佛道二門花了大力氣研究,尤其是道門,得了蕭業傳法,不少弟子都修出了才氣,但是,以前從未想過,才氣還可以集眾。

    倘若成千上萬的讀書人一起發動才氣,恐怕陽神都沒法獨善其身,這才是最可怕之處。

    神祠裏,滿是朗朗讀書聲,淨化著身心,一條條精義流淌過心頭,精神都得到了升華,候和雖竭力掙紮,卻掙脫不了。

    不覺中,誦經聲越發整齊,空間起了震蕩,太平公主與梁貞子心有所感,也跟著吟誦。

    尹君文與尹君奇沒有才氣,大眼瞪小眼,而宋青衣、杜晦、封連三名道人自持身份,默念道經,強行打斷理經對自己的影響。

    突有一道虛影浮現,頭頂儒巾,身著青衫,麵容清矍,捋起頜下三捋灰白的胡須,吟道。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是朱熹寫的一首雜詩,也代表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尤其是為有源頭活水來,更是千古名句。

    事實上現代很多掛在嘴邊的名言,都是來自於朱熹,如舉一反三,循序漸進,一寸光陰一寸金等等,但可笑的是,一部分對儒學一竅不通的鍵政俠,常常拿朱熹的名言去反朱熹。

    顯然,老者正是朱熹,蕭業大吃一驚,居然把朱子給招來了,不由肅然起敬,一躬到底。

    轟!

    朱子的詩,融入了才氣當中,瞬間候和呆滯下來,仿佛失了靈魂,一動不動。

    蕭業看出,候和已被鎮壓,當即撤了囚籠,伸手一招,把候和攝來。

    朱熹看向蕭業,略一點頭,目中現出讚許之色,似乎很滿意於蕭業對理學的傳播,隨即身形漸漸淡去,化作點點星光,沒入吟誦的眾人體內。

    “啊,我的才氣增長了!”

    心如突然尖叫起來。

    “我也從二品增長到四品啦!”

    心意歡呼。

    其餘各人也是滿臉喜色,才氣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增長。

    “轟!”

    緊接著,空間都震動了,太平公主渾身才氣翻滾,猛的向上一竄,突破了人級的局限,臻至地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