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個人的死,微不足道!

字數:7477   加入書籤

A+A-


    十萬匹駿馬對大康朝是一種誘惑。

    數十萬匹駿馬,外加上百萬頭的牛馬羊,還有數十萬優秀的牧民們,對大康朝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隻要有了這批牲畜,外加擅長飼養他們的牧民,最多五年的時間,大康的戰馬和牲畜,存欄量都會上一個大大的台階,國力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

    況且這還不僅僅是戰鬥力提升的問題。

    還有是容納了這麽幾個小部落,對於大康的整體形象也會有極大的提升。

    你想想看。

    回鶻手下的部落們,因為不堪回鶻的暴政,不顧一切的投奔大康,這對周邊所有的小部落來說,都是一個極好的示範作用啊!

    包括西羌和室韋都是這樣。

    他們的實力實際上都是本部人馬加上附庸部落。

    附庸部落有大有小,基本上都是靠著武力和威勢來征服的,彼此之間絕對不是親如一家人的關係,甚至是矛盾重重。

    如果小部落聯盟的投奔大康,引發了大量的雪崩效應,讓更多的小部落投奔大康,這就會極大的削弱這三大強敵的實力。

    敵人的實力降低了,我的實力提高了,這不就是大好事兒一件嗎?

    因此不但是朝廷大臣們心動了,皇帝也更是有些興奮。

    本來眼看著現在大康的形勢大好了,肥皂、紅薯、木柄手雷……等等東西不斷的發展壯大,也就代表著大康的實力不斷發展壯大。

    堅持下去,勝利一定是大康的,所有敵人都得趴下!

    結果忽然就來這麽一場史無前例的超級大戰。

    六方勢力一起攻擊大康,戰亂波及到了九個省份,要不是南詔太弱,乞顏別有心思,恐怕現在大康的命運還要淒慘一倍。

    可饒是如此,大康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就隻有兩口氣了。

    但上述的原因,也是為什麽大康的一群軍民大臣們,願意拚死抵禦的重要原因。

    尼瑪!

    勞資馬上就要有好日子過了,你們還敢來搗亂,這不是猶如殺我父母,亡我妻兒嗎?

    不共戴天啊!

    靠著大家上下一心的咬牙堅持,大康是熬過了這一關,但損失也是極其慘重的。

    城池被打殘了二十多個,最重要的錦州城也付之一炬,軍隊總共損失了六七十萬,民眾被屠戮也超過了三百多萬,無數的民眾無家可歸,無數的民眾連吃飯都不行。

    兵災的災害,真的比起大自然的災害要殘忍上百倍。

    可朝廷掌管著全天下,再苦再累再痛,也得咬牙把這些殘局給收拾好了,繼續過日子。

    人生是這樣,一個國家同樣是這樣。

    經濟上的事情還好辦。

    大康擁有最強大的商貿資源,最多三五年就能恢複到七八成。

    但問題是在軍事上麵,卻頗讓皇帝有些擔心。

    一個合格將士的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打鐵還要十天半個月呢,一個邊軍至少要兩三年的培育訓練才合格。

    禁軍九衛就更不用說了,除了繡衣衛能投機取巧一點之外,其餘的全都是至少三五年的培訓選拔,以及每年周而複始的不斷訓練。

    毫不誇張的講,每一個禁軍將士都是大康的寶貝。

    但是現在呢?

    甘肅的邊軍基本上就剩下銀川、嘉峪關的五六萬了,陝西的邊軍也全部調集過去參戰,也隻剩下了三萬多。

    再加上援救的禁軍、川軍、滇軍等等,西北一口氣就戰死傷殘了二十多萬。

    還有福建、江南、山西、河北、遼西走廊……

    加在一起,怎麽沒有六七十萬之巨?

    特別是從福建泉州登陸的池野信綱,屠殺了福建和浙江的守軍、邊軍超過二十萬,殺了上百萬的平民百姓,真的是血債如山如海,罪不容赦。

    大康損失了六七十萬軍隊之後,可謂是非常的慘痛。

    老百姓還好一點,軍隊這麽被打殘,特別是禁軍居然隻剩下了三分之一,更讓景和帝心疼萬分。

    大康的人是很多沒錯,但想要再培養這麽二十萬禁軍和禁軍後備役出來,那真不知道要花多少金錢和多少時間。

    軍隊損失慘重的同時,駿馬也是一個損失的大項目。

    作戰的損失,遷移的損失等等,都非常巨大。

    就拿熊渠衛大將軍李南淵來說,帶著騎兵和室韋人廝殺五個多月,不但戰死了五六萬人,戰馬也消耗了二十萬匹之多!

    所以大康能支撐下來,不僅僅是靠將士用命,還真是靠著資源不斷的去堆積,去拚消耗拚下來的!

    固然現在大康是想要慢慢的恢複元氣,靠著固守城池、要塞來慢慢蓄積力量,但如果你一點機動能力都沒有,被人家的騎兵長驅直入的殺戮搶奪,那也不是辦法。

    不說實力上的損失,單是這人心上麵就得涼涼。

    考慮到這些問題,你說說看,遇到這麽幾個小部落聯盟舉族來投,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哪個不高興得很?

    正是考慮到收納小部落聯盟後的一係列巨大的好處,所以哪怕景和帝之前再怎麽不希望柳銘淇出馬,現在也是心動不已。

    他都如此,就更別提大臣們了。

    他們巴不得柳銘淇明天就出京,去西北,和小部落聯盟談判,早點把人口、駿馬、牛馬羊給拉到國內來。

    至於之前為柳銘淇設定的那些“永遠不許出京”的禁令……那是什麽東西?情況有變,應該要隨機應變才對嘛!

    不過就如曹儀剛才所說,這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須要保證了柳銘淇的安全,才能進行談判。

    於是怡王提議道:“我家銘璟和銘淇情同兄弟,又是一起出生入死過的,和他配合默契,如果真的定下來了,這一次也叫他一起去吧!”

    景和帝還有點不好意思:“這會不會太辛苦銘璟了?他也忙上忙下一年了,新年還要大婚……”

    “這個算得了什麽?”

    怡王笑著道,“您還不了解這個小子嗎?他巴不得出去玩玩,見見世麵,然後為國家效力,殺掉那些侵略者!有這麽個機會,他應該是求之不得才對!”

    “嗯,那好吧!”人家老爹都這麽說了,景和帝也就不扭扭捏捏了,“銘璟和銘淇一起,我也放心許多了!”

    “其餘的護衛呢?”曹儀順口問道。

    “嗯……”

    景和帝沉思了一番,“羽林衛還剩下三千人,就撥兩千人出來吧,再配上一千千牛衛,這些作為銘淇的貼身護衛力量,交給熊大寶和張勤統帥,他們正好也是和銘淇合作熟悉了,彼此之間也更加默契。”

    頓了頓,他又道:“除此之外,西北邊軍在那邊邊境城鎮也派遣入駐三萬大軍吧,隨時準備有什麽情況便緊急救援!”

    “是!”

    葛鬆道點了點頭,“陛下的這個安排非常好,貼身侍衛三千人,又不會少得不足以保護殿下,又不會因為人數太多讓小部落聯盟感到恐懼和不信任!”

    “嗬嗬!”

    景和帝笑而不語。

    他可不想說,倘若不是羽林衛被打殘得連後備役都隻有三千人了,他這一次一定派五千羽林衛出去,順便再加一支五千人的禁軍。

    我才不管他們怎麽想呢,還是銘淇的安全要緊!

    “正好最近沒有戰事,我們江南和京城的木柄手雷作坊,汽油作坊都能順利的進行製造。”周之孝加了一句,“明年一月底他們出發的時候,完全可以攜帶充分的木柄手雷和地獄雞尾酒出行!有了這些寶貝,誰還能偷襲得了他們?”

    “對!”

    景和帝欣慰的點點頭。

    可是轉而他的臉色又黯淡了下來。

    不用多講,幾位大臣便曉得他是想起了那位英年早逝的前太子恭王銘浩了。

    如果那個時候就有木柄手雷和地獄雞尾酒,哪怕是馬賊們趁雨夜偷襲,三千羽林衛也不會被殺得不知所措,最後害得太子殞命了。

    說起來,正是應了那句古話。

    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

    眼看著馬上要早朝了,幾乎所有人都離開了,隻剩下曹儀一個人留在後麵。

    他看了看四周,對皇帝道:“陛下,請屏退所有人,老臣有一件事情想和您商量。”

    曹儀幾乎從來不強勢,現在忽然搞得這麽神神秘秘,讓景和帝有些莫名其妙,但又有一絲擔心。

    但他毫不猶豫的就揮了揮手,示意連趙壽都得站在門口去。

    等到這邊隻有他們兩人,曹儀先是對著皇帝深深的一鞠躬,才道:“陛下,敢問陛下想過,倘若這一次的商談,出現我們最不想見到的意外,該怎麽辦?”

    景和帝一愣:“什麽意外?”

    曹儀一字一句的道:“小部落聯盟詐降,或者回鶻西羌聽到消息,派大軍阻攔……最後抓住了裕王世子殿下。”

    “啊?”

    景和帝趕緊一搖頭,“不可能!不可能!我們做了這麽多準備,怎麽可能?”

    “萬一呢?”曹儀卻是步步緊逼。

    “沒有萬一!”皇帝堅決的道。

    “可是世間的所有事情,肯定都有意外發生的幾率。”曹儀堅定的看著皇帝,“如果真有那個時候,怎麽辦?”

    “我……”

    景和帝想要發火,但是望著曹儀的眼神,他還是沒有罵出來。

    稍微冷靜一點下來,景和帝不得不從心裏承認,這個可能性雖然很低很低,但還是有的。

    “那我說一說我的意見吧!”曹儀淡淡的道:“陛下應該派繡衣衛在殿下身邊守護,盡一切的力量保護他逃回來,哪怕是損失掉怡王世子殿下、熊大寶、張勤乃至所有的羽林衛都沒有關係。但是……”

    說到這裏,曹儀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景和帝,“但是如果事有不為,殿下有被抓住的風險,而他又舍不得自盡殉國,那就隻有讓繡衣衛幫他了。”

    “曹儀!!”

    景和帝驀的大吼了起來,他拍案而起,如同憤怒的獅子一樣,惡狠狠的盯著曹儀。

    遠在關著的門外的趙壽都聽到了這聲怒喝。

    倘若裏麵不是五十多歲的老人,而是一個年輕的臣子的話,趙壽一定都不顧一切的撞開房門了。

    因為在他的印象之中,也就是當年前太子恭王銘浩遇刺的時候,皇帝用這種暴怒的語氣吼過。

    後麵哪怕是前太子仁王銘宇、壽王銘安的不忍之事,皇帝也沒有如此暴怒過。

    曹儀卻一點都不害怕,他隻是掀起官袍,跪在了皇帝的麵前,腦袋也叩在了地上:“陛下,一家人哭總好過於千萬家人哭!關係到我大康的江山社稷,關係到一億五千萬黎民百姓的生命,一個裕王世子,根本就不值一提。”

    “混賬東西!!”

    景和帝臉色鐵青,喝令道:“給朕滾出去!以後再也不準再說!這話你膽敢對任何人再提及,就別怪朕不顧我們三十年的君臣情誼了!”

    曹儀一聲不吭,“咚咚咚”的連續磕了三個頭,才慢慢的起身,退了出去。

    打開了房門,曹儀看到了趙壽焦急又疑惑的神情。

    趙壽也看到了皇帝一臉陰沉,像極了仁王和壽王同時隕落的那一天的神情。

    這……這到底是出了什麽嚴重的事情了!?

    ……

    這下你們不會說這些朝臣們跟笨蛋一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