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業緣寺(求票,求票!!!!)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A+A-




    

    他在桃林外嘀咕一會兒,便轉身離去。

    ……

    春雨貴如油,淅淅瀝瀝的在山間飄蕩,薄霧罩林青。

    淡淡霧氣彌漫在山間緩緩飄蕩,山間小路在霧氣下若隱若現,風吹,山間枝葉隨風搖蕩,枝葉沙沙,空山新雨。

    彌漫霧氣的山間小路出現了一趕路身影。

    蒙蒙細雨在這山間飄蕩,趕路那人頭戴鬥笠,肩披蓑衣,背上斜挎寶劍,衣著道袍,邁著不急不緩的步伐,緩緩而行。

    那道人身上道袍已然有些破舊,一副風塵仆仆模樣。

    走在淡淡薄霧的山路之上,隻見他抽出腰間插著的竹笛,放於嘴邊,緩緩的吹奏了起來。

    薄霧罩青的山間,響起一陣竹笛之音,緩緩蕩開。

    奈何這笛音尖銳刺耳,異常的難聽,路上肩扛犁頭的老農,聽到傳過來的笛音,都不由得連連搖頭歎息,腳下步伐都不由加快了幾分。

    他卻旁若無人,邊走邊練習著竹笛。

    ……

    一路向東,路在腳下,腳卻在路上。

    修行,修的是身亦是心。

    ……

    楊逸走在路上,遠遠看見一村落,茅草屋炊煙嫋嫋,微風輕輕吹拂下,緩緩升空,消失不見,一副祥和之景。

    小山村裏的村民們陸陸續續的出門勞作,路過他身旁時,好奇的看了他幾眼。

    畢竟這村子偏僻,少有外人路過,好奇是難免的,但也沒人上前與他說話。

    此時正是春耕時節,正是忙碌之時,誰有閑心與他閑聊,都是邁著忙碌的步伐,趕著黃牛,往田裏而去。

    ……

    楊逸緩緩而行,一路向東,走的不想走時,便在荒山野嶺中,尋一山洞,稍作休息。

    在懸崖之上,呼吸吐納,采霞食氣,精進修為,修煉一番地煞之術。

    這幾年間,修行遊曆的路上,也曾遇見攔路惡鬼,食人妖怪。

    楊逸一一除掉,修為倒也增長了不少,他大約算了下,所獲有自己苦修五十幾年的法力。

    他感受體內法力的增長,心中亦是一陣歡喜,恨不得多遇些攔路惡鬼,好增長自己法力。

    修為增長之時,地煞之術,也新修煉了幾門,其中幾門他最是用心修煉,倒也修煉有所得。

    分別是,“魘禱,知時,生光”這三門術法。

    魘禱即使用法術,以幻像迷惑人,簡稱幻術,中術者如夢魘之景。

    這幻術的修行,楊逸也隻能說是夠使用,算不上大成。

    這魘禱術,可不是簡單的障眼法,鬼打牆,這些不過是皮毛而已。

    介紹中說到,修到大成之時,能讓中術者,分不清虛幻與現實,真亦假來假亦真,妙用無窮。

    黃粱一夢典故中,那盧姓書生便是沉浸在幻術中,在幻術中以為自己已娶嬌妻,高官厚祿,盡享人間榮華富貴。

    待那道士解除幻術,他蘇醒過來,才知一切不過是一場夢。

    自己睡著時,店家剛蒸的黃粱飯,都還沒煮熟,而自己卻在幻術中,度過了一生。

    這便是幻術之玄妙,讓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

    施術者若不解除法術,中術之人便會沉浸在幻術之中,直到死去。

    當然,也得看你對什麽人使用,若對法力比你高深之人使用,估計別人也是一瞬間掙脫出來。

    一切還得看道行的高深。

    不能因術而廢法,本末倒置。

    ……

    而“知時術”,可不是讓你分清時節之術,此術乃是洞察天機之術。

    ……

    知時知曉天道運行的規律,掐指一算可以洞察天機,乃是未卜先知之術。

    可惜這“知時術”晦澀難懂,異常的深奧。

    他也隻是初步涉及,隻能測算一些簡單之事。

    這“知時”配合“通幽”術,倒也能給人看看運勢,測測姻緣什麽的。

    吃不上飯時,但也能舉個幡子,在市井之中,給人看看姻緣,測測運氣,混口飯吃也不錯,好歹也是一門手藝。

    ……

    最後一門術法“生光”術,乃是護體之術。

    生光可以散發護體神光,可謂萬法不侵,諸邪不近,光芒遍體,妙用無窮。

    這門術法,楊逸早就想修行的,當初在那山神破廟時,與那血靈道人鬥法時。

    要是他會這生光術,那血靈童子根本不敢近身,那會與那血靈道人鬥的如此辛苦。

    這生光術,乃是一切鬼物的克星,當他身體升起金光時,還能護體。

    與人鬥法,身體覆蓋金光,刀槍不入,修煉有成時,還能以肉身與法器正麵作戰而毫發無傷,堪稱是妙用無窮。

    當然,一切術法威力的大小,都得看修煉之人丹田內,法力的多少。

    若你法力無邊,吹口氣也是天翻地覆,威能無窮。

    若體內法力不足,便是驚天動地的法術在你手裏,也隻能是埋沒妙法。

    還是那句話,不能因術而廢法,因小失大。

    ……

    楊逸在這不知名的山中,停留了數日,稍作休息,便邁動步伐,繼續前行。

    一路翻山越嶺,飛躍過河,走在一風景秀麗,古藤纏繞的山中。

    透過薄霧,隱約看到一座黃白黑瓦,古香古色,莊嚴肅穆的寺廟,匐伏於鬆林石海之間,出現在他眼前。

    他心中一喜,自言自語道“今晚總算不用夜宿野外了!”

    雖然夜宿荒山野嶺,對他來說是經常之事,但那也是無奈之舉。

    如今寺廟就在眼前,住在廟裏,總比住在荒山野嶺的好,畢竟人都是喜歡舒適的環境。

    楊逸邁著不急不緩步伐,緩緩往不遠處寺廟而去。

    ……

    “咚,咚,咚……!”

    隨著寺廟越來越近,一陣悠揚鍾聲,傳到楊逸耳旁。

    他頓時心中一陣舒暢,好似心中煩惱都遠離而去。

    ……

    楊逸走到寺廟門前,門上“業緣寺”三個赤金大字,赫然醒目,出現在他眼前。

    門前一個小沙彌正拿著掃帚,清掃著寺廟二旁大樹落下的枝葉。

    小沙彌手中的掃帚輕輕掃動,沒一會兒,滿地的枯黃樹葉慢慢堆成一堆,一陣清風吹來,樹葉頓時漫天紛飛,灑落一地。

    小沙彌也不氣惱,拿著掃帚繼續清掃著。

    楊逸背著漓水劍,緩緩向著小沙彌走去。

    小沙彌見有人走來,放下掃帚,迎那上去,雙手合十,低宣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見過施主,不知施主是來許願的,還是來聽經的?”

    楊逸聞言,微微一愣,自己一個道士,來寺廟許願聽經?

    他眼神古怪的看著眼前的小沙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