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風雨欲來

字數:4987   加入書籤

A+A-




    

    飛在上空的楊逸,看著城中一步履蹣跚,手中拿著一根小木棍,眼睛已經瞎了的老婆婆,拿著小木棍,在前麵探著路,蒼老的聲音哽咽的呼喊著。

    “……兒啊,你在哪啊……兒啊……”

    而老婆婆身旁,一中年男子鬼魂麵色淒苦的跟著尋找兒子的老人。

    走在黑暗中的老婆婆,被一塊石頭絆倒,伸手在地上摸著木棍,然而那木棍就在她不遠處,她卻始終摸不到。

    跟隨著的中年男子鬼魂,伸手想扶老婆婆起來,手卻從老婆婆身上穿了過去。

    人鬼殊途,陰陽兩隔,亡魂心有羈絆不願離去,隻可惜什麽也做不了。

    “唉……”

    天空中的楊逸歎了口氣,身影消失在那空中。

    一旁的中年男子鬼魂,看著眼前突然出現道士,伸手把自己娘親扶了起來。

    “大娘,沒事吧?”

    老婆婆嘁嘁哀哀的被楊逸扶了起來。

    “唉,沒事,沒事,年輕人,你看見我兒子了嘛,他大概……”

    老婆婆開口向他詢問,一邊說話,一邊伸手比劃著自家兒子的身形。

    楊逸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亡魂,開口說著沒看見,老婆婆歎了口氣,便拿著木棍向前而去。

    ……

    “陰陽相隔,生死兩茫茫,離去吧,去你該去的地方吧……”

    那中年亡魂男子見他能看見自己,以為遇見了神仙,當即下跪磕頭,乞求神仙幫幫自己瞎眼的老母親。

    “神仙,……求求您了,幫幫我娘吧……”

    不要看不起這個為自己娘親下跪的亡魂男子,此時他除了下跪乞求別人的幫助,什麽也做不了。

    楊逸看著這亡魂的乞求,心中悲嘁,轉身看向離去的老人身影。

    他發現自己好像幫不了她什麽,這種無力感再次出現在他心裏。

    滿城到處都是哀嚎聲,他沒有能力幫助所有人,但這中年男子的執念。

    讓他想起了自己記憶深處的,那個快要忘記的蒼老麵孔,不知道她過的怎麽樣了。

    相見既是緣,楊逸追上了離去的老人,手中袖子往那離去的老人眼睛一揮,便消失在她身旁。

    黑暗中的老人隻覺眼前一亮,突然就能看見眼前的東西了,她心中又是喜,又是悲。

    後方的中年男子亡魂,臉上露出笑容,心願已了,透明的身體慢慢的消失在那原地。

    ……

    空中道袍咧咧的楊逸,看著滿是陰煞之氣的安臨城,皺了皺眉頭。

    漂浮在空中的楊逸,拿出了許久沒看的超度經文,鼓蕩法力,念了起來。

    “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

    救拔諸眾生,得離於迷途,

    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

    清晰的經文聲,在安臨城的上空響起,傳遍了全城,聽到經文的亡死冤魂,放下了心中的執念,沒入了黃泉路。

    這超度經文得看誰念,一般凡人念出來毫無效果,而修煉之人念誦出來,就不一樣了。

    隻見城中的陰煞之氣緩緩消失,城中的亡魂身影如風沙一般,隨風消失……

    ……

    半月轉瞬而過。

    安臨城慢慢恢複了繁華,城裏的店鋪也陸陸續續的從新開門,街道的行人也多了起來。

    城外一處山崖前,一衣袍飄飄,鬢角隨風舞的道人,正盤腿坐在崖前。

    隻見那道人神情淡然,一吐一吸之間,雲霧繚繞環繞周身。

    那道人張口一吐,竟形成了一股大風,吹散了環繞在周身的霧氣。

    一吸之間,被吹散的霧氣又從新環繞過來,循環往複。

    ……

    金光萬丈,照耀在山崖之上,一番呼吸吐納,采霞食氣的楊逸,緩緩的的睜開雙眸,看向了臨安城外的大江。

    隻見這大江流淌在無數峰頭之下,蜿蜒曲折於山峰間隙,波翻雪浪,潮湧滾滾,一些舟船行在江麵之上。

    他坐在山崖前,隔得這麽遠,隻能看見一些江麵上行駛的船帆,正在緩緩而行。

    ……

    安臨城中,一處難民住處。

    一身材魁梧的和尚,正站在一處粥棚前,一旁還有七八個和尚站在身後。

    粥棚前站著一些衣著襤褸,渾身髒兮兮,滿臉菜色的人,紛紛站在粥棚前等著和尚施粥。

    人群中一些人七嘴八舌的說著,一陣鬧哄哄景象。

    “好人啊,好人啊,各位大師都是好人……”

    “聽說這些大師都是業緣寺的僧人……”

    眾人鬧哄哄的說著,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聽說前些日子暴發的洪水,就是因為皇帝失德,上天才發怒,降下洪水……”

    “可不是嘛,聽說這皇帝老兒癡迷長生之術,日日在宮中燒汞煉丹,已荒廢朝政多年,

    如今咱們這安臨城遭了這麽大的難,也沒見朝廷的賑災糧到來……”

    站在粥棚前的和尚看著眼前滿臉怒容的眾人,伸手朝眾人壓了壓,眾人紛紛安靜了下來。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貧僧廣法,見過諸位……”

    眾人七嘴八舌的回著話,場麵一陣鬧哄哄之景,他趕忙開口讓眾人安靜。

    一旁的幾個和尚提來黏糊的米粥,放在了粥棚前。

    粥棚前的眾人,眼盯盯的看著,眼前熱氣騰騰的米粥。

    人群中有些人蠢蠢欲動,不過看了幾眼粥棚裏的和尚,個個身子魁梧,身強力壯。

    再看看自己走路都費力的身子,隻能站在人群中,暗暗的吞著口水。

    隻聽那廣法的聲音繼續響起。

    “諸位,這粥乃是鎮北王見安臨城受災,難民無數……”

    這廣法一番說道,大概意思就是有人出銀子,前來賑災的。

    他話音剛落,人群中立馬響起附和之音。

    “這鎮北王爺真是好人了,要我說,這皇帝就該讓他當……”

    一旁的人趕忙說道。

    “你不要命了,這等大逆不道之言,被當官的人聽到,是要殺頭的。”

    “怕什麽,反正這裏也沒朝廷的人……”

    “……”

    人群中議論紛紛,廣法見差不多了,吩咐眾人開始施粥,眾人趕忙停止了閑聊,擠著身子往粥棚裏去。

    ……

    在安臨城下遊城鎮,到處都是施粥之人,所說之言,與這廣法大同小異。

    但凡是粥棚之處,人群中總有人說當朝皇帝昏庸,癡迷長生之術,這場洪水便是上天對他失德的懲罰……

    而施粥之人,皆是同一人,名為鎮北王。

    這唐朝上下,一時間暗潮湧動,風雨欲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