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473 加入書籤
其實這些天上門求門路的人多了去了,但他們老肖家能做到如今這個位置也不是眼光短淺的。
收禮可以,差事也得辦好了。最要緊的是主子滿意,否則,你薦的人你自家收禮收得滿意,主子卻不滿意,你這差事還想不想要了。
那婦人一邊仔細打量著巧兒,一邊又問了幾個問題,甚至還讓她拿起針線笸籮裏的繡繃子做了幾下針線。
最後才滿意得點點頭。
巧兒娘很有眼色地把籃子捧過來,笑道:“既上門來,總不能空手的,這是家裏做的幾樣點心,還有些時鮮果子,嫂子若不嫌棄,便留著給孩子吃吧。”
婦人挑挑眉,接過籃子隨手掀開粗布,見裏頭果然是一包點心和十來個橘子、蘋果、鴨梨等新鮮果子,臉色便一沉。
但接著又眼尖地瞥到果子底下還有東西,伸手一翻,是用粗白布包著的兩塊繭綢尺頭,旁邊塞著兩個喜鵲登梅的繡花荷包,摸到頭裏掂了掂,沉甸甸的,便知道裏頭必然裝了銀錁子,約有二兩重。另還用帕子包了一對鎏金鏨花簪,最底下是用紅紙包的一吊錢。
婦人臉上便換了笑:“哎喲~~大家都是在一個府裏當差的,何必這樣客氣?這果子瞧著真新鮮!點心也很香哪!是侄女兒親手做的?嘖嘖,真是個伶俐孩子!”
巧兒娘心中冷笑,麵上卻一派討好:“隻是些粗鄙的吃食,嫂子喜歡就好。”
“喜歡,當然喜歡!”那婦人摸了荷包和簪子出來,背過身再看幾眼,便重新拿帕子包了,連荷包一起揣進袖筒裏,回身笑道:“你放心吧,不過是小事一樁!就衝你家丫頭這樣出眾,我敢打包票,不出三日,事情必能得了。”
巧兒娘暗暗鬆了口氣:“如此勞煩您了。”又扯了幾句閑話,便拉著巧兒要起身告辭。
那婦人也沒留她們,笑著送到門口,便回轉了。
一進家門,巧兒就問她娘給那肖家娘子送了什麽禮。
她娘說完,巧兒吃驚得瞪大眼睛。沒想到家裏竟然舍得送這麽重的禮。
“你也不小了,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你生成這樣難不成要在廚房幹一輩子雜活?娘也想通了,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就是這樣的禮,在肖家娘子眼裏也算不得什麽。”
接著壓低了聲音,“我特地交待了,最好是去二少爺那裏,若是不成,四少爺、三姑娘也都可以。”
“可是家裏……”巧兒尤在遲疑。
巧兒娘重重歎了口氣:“你爹在馬房幹了這許多年,一月隻有八錢月銀。安穩是安穩,可別說幹了二十年,即便是三十、四十年,幹到老死,也別想有出頭那天!“
巧兒勉強笑笑:“爹不是常拿些賞賜回來……”
“一點零頭而已,你怎不想想別人得了多少?!”巧兒娘瞪她,接著說:“你哥哥雖然月例有七錢,但人情往來卻要花上不少,真正能拿回家來的,一月不過五六錢銀子。你奶奶癱在床上四五年了,如今越發離不得人。我平日裏省吃儉用,伺候你奶奶,晚上抽空幫別人做針線,漿洗衣裳,可一個月也就二百多文,還不夠你奶奶一個月的藥錢。“
巧兒娘一邊說,一邊從衣箱裏找出件鵝黃色繡粉紅折枝花紋的右衽衫:“這是出嫁前你姥娘專門給我做的,我給你改小了。哦,還有這個。”
說著又從衣箱底挖出一個已經很舊的小木匣,放到桌上打開,裏麵一邊擺著幾支絹花和金銀首飾。樣子都已經過時了,而且顏色也不鮮亮。
巧兒卻知道這是她娘的壓箱底。其中有一支珍珠簪子是她從小就喜歡的,小指甲蓋大小的珍珠,散發著溫潤柔和的光,鑲嵌在細金絲扭成的底座上。有一次她娘忘了鎖,她曾經還偷偷戴過。不過她知道這是給她未來的嫂子的。
她娘拿起一支紅珊瑚銀簪,給她戴上:“你還小,這個顏色亮,襯你,和這件衣裳也搭。”
她看著女兒亭亭玉立的樣子,滿眼欣慰:“總之,你一定要留在幾位爺或者姑娘身邊。這樣的地方活計不累,賞賜還多。不用在廚房累死累活得就那點錢,手都做粗了……你呀,長點心眼,好好幹,將來不管是被少爺收了房,還是跟著姑娘去了姑爺家,都是好事。”
這話說得夠直白,巧兒臉羞得通紅:“娘,您說什麽呢?”
巧兒娘點著她的額頭,有些恨鐵不成鋼:“你這傻孩子,怎麽不知道打算。你看看街頭周老三家的姑娘,不就是陪姑奶奶嫁了過去,後來被姑老爺收了房。現在人家早就不用擠在這裏,在後街東巷寬寬敞敞地住著。每年姑奶奶送年節禮來,總會給她老子娘大包小包得捎東西,什麽鮑魚燕窩人參的都有。”
巧兒聽著她娘帶著羨慕的語氣,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尤其看到雨竹之流,不過是中人之姿,隻因在主子院裏當差,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娘當年也是遠近聞名的一枝花,可如今卻因為生活的折磨成了眼前這個麵容憔悴,皮膚粗糙的中年婦女。
那個雨竹算什麽?不就是她爹是采買上的小管事嗎?
巧兒想起進府那天,無意撞到了一個穿著體麵的婆子,被指著鼻子罵:“一副賤相,八輩子翻不了身”。
想著想著她手緊緊握成拳,覺得全身的血都要湧到臉上來了。
她為什麽要被人如此欺辱?憑什麽她就要過現在的日子?她為什麽不能過得好一點?
她不想將來也被生活磨得麵目全非,她要找到一條更加光明的出路。
巧兒娘絮絮叨叨地叮囑她注意事項:“選人的地方是個院子,你進去了,別人叫你站哪兒就站哪兒,自有人告訴你該怎麽做,你聽話就是。低眉順眼些,別四處亂看,回話時要說得清楚明白,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知道了,娘!我要回去了,快要做晚飯了。”
巧兒娘忙將給女兒的東西包好,千叮嚀萬囑咐,說得不外乎是要抓住這次機遇,細細碎碎好一會兒才放她出門。
“孩子,你生得比娘好,可不能像娘這樣稀裏糊塗得活了!”說到最後,巧兒娘眼圈都紅了。
巧兒點點頭,什麽也沒說,脊背挺直地走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