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理想歸理想,利益歸利益

字數:4997   加入書籤

A+A-


    

    

    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一切都在蘇詠霖的預料之中。

    孫子義約他一起把那份名單遞上去的時候他就預料到趙開山這邊一定會有所動作。

    隻是沒想到趙開山的反應有點過激。

    往大了說這叫沒有成大事者的氣度,往小了說就是純粹的眼皮子淺。

    先天不足的光複軍造反集團在此時此刻出現了第一條裂痕。

    不過,這樣的趙開山才是蘇詠霖滿意的“兄長”,他要是足夠大氣足夠豪爽,蘇詠霖反而覺得這些事情不好操作了。

    說白了,光複軍也好,趙開山也好,在他眼裏都是工具。

    在特定曆史階段,趙開山和光複軍有其存在的積極意義,但是在接下來的曆史階段裏,純屬絆腳石。

    話雖如此,光複軍要是現在就正大光明的分裂,為時過早。

    蘇詠霖設想中光複軍至少要在席卷半個中原成為燎原大火之後再分裂,而不是現在火勢初成的時候就裂開。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需要和稀泥,成為雙方的粘合劑,把表麵的聯合維持住。

    話說回來,從領導人的角度來看,趙開山的做法在道理上沒什麽錯,但是在做法和過程中錯得一塌糊塗。

    領導人想要集權很正常,也很有必要,蘇某人在自己的勝捷軍之中不僅是軍事領導者,還是精神引領者,牢牢把控勝捷軍的軍權。

    趙開山想做光複軍的絕對領導者很正常,可是做法上好歹要溫和一些吧?

    封賞名單遞上來,你一句話不說,一點封賞也都不給,甚至連錢財都不想給,真以為光複軍都是無欲無求的人類解放戰士了?

    可就算是人類解放戰士,物質上的需求和供給一樣也不少。

    誰能餓著肚子打仗?

    蘇詠霖除了對軍隊進行掃盲和政治思想上的教育之外,在物質提供上一點也不少,絕對不是光打嘴炮用愛發電。

    勝捷軍的士兵們也絕對不僅僅因為理念而跟隨蘇詠霖。

    人有很現實的一麵。

    理想歸理想,利益歸利益,絕大部分人還是要靠利益來驅動的,至少,自身的生活需求還是要得到基本滿足的。

    蘇詠霖很早就確立了一切繳獲都歸公的規矩,從私鹽販子時代一直到如今的勝捷軍,這是一個傳統。

    但是繳獲歸公,也用於公。

    所有繳獲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用來提高軍隊的生活水平和裝備水平,確保每個人都能吃飽穿暖,偶爾還能改善生活。

    繳獲歸公並不是為了蘇詠霖自己的私欲,而是為了所有人都可以相對公平地享受到這些繳獲。

    蘇詠霖的自我克製能力非常強,從來不對外顯露自己的愛好和私欲。

    大家是有理想有衝勁不假,精神上十分滿足,但是大家也是人,也有作為人最起碼的物質需求。

    蘇詠霖一直堅持的一天三頓飯毫無疑問足以讓剛剛加入勝捷軍的士兵對他死心塌地。

    實打實的三頓飯,一頓不少,一頓不差。

    不敢說多好,但是糧食管飽,鹽也管夠。

    在可能的情況下,他也會想盡辦法給士兵補充油水改善生活。

    更會照顧到有家屬的士兵。

    軍隊裏的士兵凡是有家屬的,這一部分家屬就會被安排到被勝捷軍控製的村莊裏落戶,參與分田地,就此居住下來。

    然後蘇詠霖安排林景春負責的後勤部門組織這些軍屬在耕種土地的同時飼養一些牲畜,雞鴨鵝豬之類的盡可能飼養一些。

    接著蘇詠霖定下規定,軍隊裏會給這些願意飼養牲畜的軍屬以一定的補助,養成之後軍隊還會用略高於成本價的價格向軍屬家庭購買這些牲畜,用以給部隊補充肉食和油水。

    當然,一般農戶願意飼養牲畜的也可以被軍隊用相對不錯的價格購買,隻是沒有軍屬家庭的補助就是了。

    起兵征戰以來戰死的士兵若有家屬的,都會被蘇詠霖用這樣的方式安頓在新農村內予以特殊的照顧和補貼。

    有了這樣的後路,勝捷軍的士兵們不僅可以得到肉食和一些副食品的補充,自身也不用擔心戰死之後家人無人照看。

    所以他們極為忠誠於勝捷軍和蘇詠霖,凝聚力非常強,也非常遵守軍規、軍令。

    盡管成軍不久,但是勝捷軍已然有了令行禁止的勢頭。

    也正是因為繳獲歸公這一環節,勝捷軍才有如此財力可以在軍隊規模不大的初期建立起這樣的後勤補給模式。

    所以說勝捷軍雖然不曾給士兵諸如戰勝賞賜之類的獎勵,但是每個士兵除了公開的兵餉之外,在生活方麵往往能得到非常妥善的照顧,基本上不用擔心生活問題。

    而且勝捷軍內部的生活耗費非常公開透明。

    郭敬順主導火頭營給大家夥兒安排的一日三餐基本上買了什麽,花了多少錢,每個人又能吃到什麽,那都是公開的,可以查證的。

    蘇詠霖自己以身作則,和士兵吃一樣的夥食,隻要沒有飯局聚會,飯點到了也是一個實打實的幹飯人,從不搞小灶。

    於是上至蘇詠霖,下至普通一兵,勝捷軍軍人每天吃的東西別無二致。

    硬是說有什麽特殊待遇,那就是傷員、病號可以得到額外的照顧,開開小灶。

    或者軍隊裏舉辦大型慶功宴會,大家可以放開肚皮大吃大喝。

    這一部分費用也是公開的,每個士兵都能看到,都能了解到。

    有吃有穿,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滿足,和周邊那些一天兩頓還不一定能吃飽的其餘軍隊比起來,勝捷軍的生活簡直是天上神仙的生活。

    光複軍其他的軍隊基本沒有三頓飯的,都是兩頓飯,士兵待遇也相當傳統——有飯吃飯,沒飯喝粥,運氣好有點醬菜和油水,運氣不好就搞點鹽水拌拌飯。

    吃不飽,也餓不死,訓練基本上等同於沒有,真正可以對標勝捷軍一般士兵待遇的,隻有這些義軍將領身邊保護他們生命安全的親兵。

    在這樣的模式下,如果打了勝仗不借機重賞軍隊,讓底層士兵也能稍稍獲利,這隊伍根本就拉不起來,帶不動。

    上層軍官不能得利,底下大頭兵又怎麽能從軍官們的指縫裏撈到一星半點兒的好處呢?

    撈不到好處,平時過的又是豬狗一般的生活,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心裏能不怨恨?

    從這一點上來說,光複軍的普通士兵和金軍裏頭的普通士兵並沒什麽不同,隻有利益可以驅動他們。

    蘇詠霖感覺趙開山身邊是不是有什麽人對他說了什麽,又或這趙開山本人覺醒了什麽意識。

    這覺醒的有點不是時候。

    蘇詠霖找到趙開山的時候,趙開山還沒睡覺。

    他待在他的臨時書房裏處理一些文件,提筆寫著些什麽東西,看上去像模像樣,有那麽一點勤政的意思。

    “雨亭啊,之前的事情,多虧了你從中斡旋,我和孫子義才沒有當場翻臉。”

    趙開山拍了拍蘇詠霖的肩膀,對他表示了感謝。

    蘇詠霖搖了搖頭,試探著提出建議。

    “不過舉手之勞,讓大家在麵子上過得去,可事情本身還在,並未解決,兄長,我以為,當賞則賞。”

    趙開山一臉陰鬱。

    “我這不是沒想好怎麽賞嗎?我想要點時間思考一下怎麽封賞比較好,又不是不賞,孫子義居然當眾給我難堪,如此不敬,實在令人惱恨!”

    不敬。

    好家夥,用上不敬了。

    這可真是有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