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蘇詠霖的意誌越發堅定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A+A-


    

    

    &esp;作為農奴生活的日子一朝被解放,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越處境之後,農民們非常擁護蘇詠霖和勝捷軍。

    &esp;出於這份感激,農民們對於蘇詠霖的政策也盡可能的迎合、接受,而不是反對。

    &esp;所以當蘇詠霖決定設置一些女子能做的工作招募女子來做工的時候,人們固然有些驚訝,卻也沒有反對。

    &esp;最開始的工作是給軍隊士兵洗衣服、縫補衣服和做衣服。

    &esp;在軍營邊上,蘇詠霖專門設置了浣衣營,招募女子來給士兵做這些後勤工作,給錢,

    &esp;農會裏的幹部為了響應號召,不管自己心裏怎麽想的,總歸是要做個帶頭作用的,於是他們帶頭,把家裏**歲十來歲還沒出嫁的女孩子都給送出來上工了。

    &esp;這倒也是農會幹部們和特派員們仔細商議之後做出來的決定。

    &esp;家裏壯勞力要耕種田地,沒時間做飯,而上麵有老人要照看著,下麵有小的還要撫養,所以把妻子留在家裏照料家務是有必要的。

    &esp;那麽能出來上工的也就是家裏的女孩子了。

    &esp;鄉間女孩子早早就要做活,按照傳統,**歲就要學習做家務做女紅,所以往往吃苦耐勞,也會做活兒。

    &esp;鄉裏人都認為女孩子養在家裏反正也是吃飯,沒什麽用處,眼下既然有了她們能做工的活計,那麽出去做工賺點錢回來補貼家用也是好的。

    &esp;於是農會幹部們帶頭這樣做之後,村子裏有女兒的人家紛紛感覺這未必是壞事。

    &esp;農會幹部們再上門一說,把賬一算,農戶們就紛紛把自家女兒送出來,送到浣衣營做活,掙錢。

    &esp;還真別說,勝捷軍軍規嚴明,說到做到。

    &esp;工錢一天一結,中午還管頓飯,女孩子們揣著幾枚銅錢回家裏把銅錢交給父親們的時候,父親們看著她們的眼神都不對勁了。

    &esp;養女孩子從來都是花錢的,所以農家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女孩子早早嫁出去,以減輕家庭負擔。

    &esp;但是勝捷軍一來,女孩子們也能出去做活兒,給家裏帶來收入,這筆賬算算,好像也不是那麽虧了。

    &esp;養兒子當然可以掙錢,十一二歲就算是個勞動力了。

    &esp;這養女兒也能掙錢的?

    &esp;初步操作獲得成功之後,蘇詠霖就堅持這樣做,每個駐軍大營附近村莊的女孩子們都能找到活計。

    &esp;漸漸地,勝捷軍招募女子做工還給錢就不再是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

    &esp;然後兵工廠和礦場開始招人了,周圍村子裏的人一打聽兵工廠和礦場兩個地方是長期好活兒,頓時來勁了。

    &esp;駐軍大營不一定長期駐守在當地,這筆錢並不總是能賺到,但是兵工廠和礦場設在這裏就不是輕易可以轉移走的。

    &esp;能長期做活兒。

    &esp;那還等什麽,趕快把家裏女兒送去賺錢啊。

    &esp;於是他們爭先恐後的報名,說自家女兒手藝好、吃苦耐勞,生怕搶不到名額,不能把女兒送進去賺錢。

    &esp;因為來的女孩子太多,甚至還有些五六歲的女娃娃都給家裏人提溜過來想上工,兵工廠方麵和礦場方麵還不得不做出一些規定,比如年紀太小的不要之類的。

    &esp;一係列哭笑不得的事情結束之後,開礦工作順利展開,兵工廠需要的鐵礦也就有了保障,兵工廠也就順利開始試產。

    &esp;到蘇詠霖來視察的檔口,礦場的工作和兵工廠的工作都已經走上正常軌道。

    &esp;礦場的工作進行的不錯。

    &esp;蘇詠霖見著很多礦工推著車來來回回進出礦山,因為他的要求而配發的工盔也是每人一個套在腦袋上,多少有點安全方麵的保障。

    &esp;這裏的作息基本上和軍營差不多,有午休,有公休,每天工作一定時限,不玩血汗工廠那一套,所以蘇詠霖連續詢問了幾個礦工之後,都對目前的工作生活比較滿意。

    &esp;“能拿工錢,還有飯吃,能吃飽肚子,這還不好?以前金人開礦的時候,這車子裏推的都不是這石頭,全是死人,累死的餓死的病死的,被砸死的,大家夥兒都說要是給送進來,就不可能活著出去。”

    &esp;午休的檔口,一個上了點年紀的礦工一臉唏噓的和蘇詠霖嘮家常。

    &esp;“現在好一點了嗎?”

    &esp;“那當然,不說了嗎?有錢拿,有飯吃,挺好的,當然最好的還是那些小女娃,都能給家裏掙錢了,以前誰能想到?現在好些人家都覺得家裏有小女娃的人家不錯,還能給家裏多掙幾個錢。”

    &esp;老礦工笑嗬嗬,隨後又看到了什麽似的,一愣,又滿臉感歎地說道:“早能這樣,我就不那麽早把女兒嫁出去了,留到十五歲,也能給家裏多掙兩三年的錢,不比換幾隻牲畜要好?虧咯……”

    &esp;順著老礦工的視線,蘇詠霖見著一隊活潑的女孩子笑臉盈盈地端著盆子從不遠處走過,心下稍微有點安慰。

    &esp;宋朝規定女子十五歲不嫁人就要被官府過問,金朝基本上也是如此沿用,但是基本上也隻有官宦人家能把女兒養到十五歲。

    &esp;相當一部分貧苦農家根本養不了那麽久,隻能盼著早早把女兒嫁出去,好減輕家裏的負擔。

    &esp;所以啊,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一萬遍,都不及十個提供給女子的工作崗位要來的實在。

    &esp;從經濟生活上改善女子的處境,看起來是正確的做法。

    &esp;總比空喊口號不做實事要強。

    &esp;要是這能成為一種正常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女孩子都能找到工作,能掙錢,想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把女兒養到十五歲。

    &esp;這樣,就能真正改善女子的處境,讓她們過得稍微好一點,而不是走向纏足的深淵。

    &esp;而且從生產力的角度上來說,蘇詠霖總共也隻掌握十萬多人口,其中一半多都是女性,她們也是可以工作可以進行生產活動的,把她們從家裏弄出來工作,對於人手緊缺的勝捷軍來說當然是好事。

    &esp;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是好事。

    &esp;所以勝捷軍必須要強大起來,必須要能真正的護住這片天地,否則眼前的一切隻是鏡花水月。

    &esp;蘇詠霖的意誌越發堅定。

    &esp;從礦場出來,蘇詠霖又去視察了兵工廠。

    &esp;兵工廠都是些技術工作,蘇詠霖不會打鐵不會削木頭,對專業工作一竅不通,但是就覺得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esp;工匠們燒鍋爐的燒鍋爐,打鐵的打鐵,叮叮當當的聲音響成一片,聽起來特別悅耳。

    &esp;蘇詠霖饒有興趣的看著一個鐵匠掄起大錘敲打一塊燒紅的鐵塊。

    &esp;在他身邊,由具體負責籌備兵工廠的林景春部下趙廣嗣向他匯報相關情況。

    &esp;“眼下,長矛和長刀是可以穩定製造的,盾牌隻要原料足夠也不是問題,除此之外,大部分軍器本身製作都需要很長時間,比如重斧和鎧甲,還有弓弩,本身製造工藝相當繁雜。

    &esp;咱們在泰安州找到的掌握相關技藝的匠人數量也不多,總共就二十多個,現在神臂弓無法製造,隻能利用現有原料生產一般的弓,若要造弩,還有一些關鍵部件不能生產,總體來說缺陷很多。”

    &esp;趙廣嗣是個老實人,一股腦的把問題都告訴了蘇詠霖。

    &esp;蘇詠霖點了點頭。

    &esp;“這些問題都是很正常的問題,都可以在日後的征戰之中克服。”

    &esp;這樣說著,蘇詠霖轉過身子對跟在身後的軍官們說道:“你們都要注意,以後攻城略地,要特別注意保護這些會打鐵能鑿木的工匠、手藝人,還有武庫,那都是咱們的命根子。”

    &esp;眾軍官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esp;接下來是火器方麵的問題。

    &esp;因為生產火藥的原料不足,兵工廠並無法自主生產火藥,之前勝捷軍也幾乎不會使用火器。

    &esp;但這並不意味著勝捷軍就沒有火藥和火器儲備,事實上是有的,數量還不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