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七 明國農民可以吃三頓飯,是真的嗎?

字數:5465   加入書籤

A+A-


    

    

    王祈說了很多,說著說著,把陳康伯三人說的麵色很是奇怪。

    聽起來,有種南宋方麵不知好歹的感覺,明明這邊已經竭盡全力,可他們還是不滿意。

    說的陳康伯等人產生了尷尬的情緒,感覺自己成為了惡人。

    這還不算,他還在說。

    “大明沒有南朝那麽富裕,陛下也不忍心看著生民受苦而自己奢侈享樂,更不允許吾輩官員奢侈享樂,於是陛下以身作則,一應飲食與這裏的飯菜沒有不同,最多不過四菜一湯。

    皇帝陛下以身作則,吾輩官員又怎麽能違背命令、昧著良心奢侈享南朝使者奢侈享……哦……如果,如果貴使需要的話,我們是可以竭力安排的,真的!”

    王祈說了一大堆,似乎到這裏才注意到自己說的有點不太對味兒,趕快補救,但是補救手法特別拙劣,一戳就破。

    但是這足以讓陳康伯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端著飯碗,看著碗裏白花花的稻米飯十分尷尬。

    虞允文和陸遊低下頭安靜吃飯,一句話都不說了……

    一餐晚飯吃完,感覺被公開處刑的陳康伯沒要【為他們特別準備的】飯後甜點,直接回房休息去了,什麽都不想做了。

    他累了。

    虞允文也拒絕了飯後甜點綠豆糕,回房休息去了。

    隻有陸遊接受了一份綠豆糕,謝過了王祈,然後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內休息。

    回到房間裏,陸遊坐在書桌前,偷偷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洪武政論》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吃綠豆糕,不知不覺看到夜深,便熄燈睡覺。

    躺在床上,陸遊想起王祈所說的話,想起這段對話裏信息量最大的【明國普通農民也能一日三頓正餐】的事情,便翻來覆去睡不著。

    他不停思考,為什麽明國在百廢待興的狀況下,在財政如此困難的狀態下都能讓農民做到一日三餐,

    而南宋的農民……

    一日一餐都算是溫飽水平了。

    如果王祈說的是真的,

    那麽就證明蘇詠霖在書中所寫的自己的施政和治理國家的成果是真的,

    如此倒推,這樣一個關鍵的事情都是真的,那麽他所說的其他的內容也很難作假。

    陸遊很清楚讓普通農民做到一日三餐到底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情,

    正如那句詩所說的,【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與之相對的,

    能吃的腦滿腸肥的人,也從來不是負責農業生產的農民。

    陸遊還記得自己少年遊學和當官之後出差各地看到的南宋平民的生活狀態,

    還記得農田裏瘦骨嶙峋麵有菜色的老農,還記得餓到眼睛發綠的逃難的流民。

    他知道生民多艱,對他們感到同情,

    並且一度認為生民本身就是那麽生活艱難。

    即使朝廷竭盡全力,

    也不能讓每一個人都吃飽,

    因為這確實做不到,

    天下的土地隻能生產那麽多糧食,實在是養不活所有人。

    但是當他看到蘇詠霖的書,

    又聽到王祈所說的話,他動搖了。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如果明國成功讓農民們都吃飽肚子了,

    如果明國成功讓天下沒有餓殍了,那麽不就說明他在過去形成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嗎?

    那不就說明南宋農民所遭遇的一切是人為而不是天注定嗎?

    南宋的土地足以養活每一個農民嗎?

    如果【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不是天注定,不是為了說明中國的土地養不活中國人,

    那麽南宋的農民究竟是為什麽而死?

    真的是因為南宋的體製不行?

    真的是因為人禍?

    不變革體製就不能改變這樣的現實?

    陸遊心亂如麻,感覺自己居然不能確定什麽是對的什麽錯的,

    翻來覆去無法平定心緒,也根本睡不著,於是他終於放棄了入睡,選擇了起身,披著衣服到外頭散散步,緩解一下糟糕的情緒,如此或許就能睡著了。

    於是他隨手拿了一塊方才沒吃完的綠豆糕,

    一邊吃,披著衣服就走出了房間,下了樓,走出驛站大廳,

    來到了院落之中。

    這一日的月色還是不錯的,陸遊抬頭望天,見著皎潔月色,心中思緒漸漸平緩了一些。

    他感覺自己可以在之後的日子裏繼續觀看明國的社會情況,用自己的眼睛去確認什麽是真的什麽是假的,然後再確認自己到底該怎麽做。

    “陸副使?”

    王祈的聲音在背後響起,陸遊有些意外的轉過頭,看到了衣著整齊的王祈站在他的身後。

    “王主事?您還沒睡嗎?”

    “哦,還有一些事情要辦,耽誤了一些時候,正準備洗一把臉,就去睡了,明日還要早起趕路。”

    王祈走到了陸遊身邊,問道:“陸副使為什麽還沒有睡?睡不著嗎?”

    陸遊猶豫了一會兒,轉過頭看了看無人的大廳,便歎了口氣。

    “確實在想一些事情,想得太多,想的太複雜,得不出答案,以至於心亂如麻,輾轉反側,也睡不著。”

    王祈心念一動,對此有些想法。

    “陸副使在想什麽事情呢?可否告知在下?在下未必能解答您的疑惑,但是多一個人知道,總歸多一份解答的可能。”

    陸遊抿了抿嘴唇,又四下裏看了看,而後壓低了喉嚨。

    “王主事,你所說的明國農民可以吃三頓飯的事情,是真的嗎?我很疑惑,為什麽明國農民就可以一天吃三頓正餐,而大宋的農民卻無法辦到這一點。

    我曾經奉命外出臨安辦事,遊走各地,看到大宋各地都有吃不上飯的農民出現,哪怕是一些號稱魚米之鄉的地方,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而大明卻沒有嗎?”

    王祈還以為陸遊要問什麽,一聽是這個,頓時啞然失笑。

    陸遊不明所以。

    “王主事為何發笑?”

    “我……我沒有惡意。”

    王祈笑完了,搖了搖頭,開口道:“我隻是沒想到陸副使會問我這個問題,這……我知道,南朝農民生活淒苦,時常餓死,沒有土地,淪為流民,這種事情我們都知道。

    所以您對於大明國內是否有這樣的情況抱有疑惑,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必須要說明,這是真的,大明國目前除了少數偏遠地區之外,大部分地區的農民已經可以一天吃三頓正餐了,都是糧食。”

    “這……真的是真的嗎?”

    陸遊還是有點不相信。

    “您為何覺得會是假的呢?”

    王祈搖頭道:“大明皇帝減免農民賦稅,除了正常的農稅之外,所有苛捐雜稅都被廢除了,比如前朝對農具、耕牛、肥料、水、木柴等等征收的苛捐雜稅,乃至於某些地方對農民日常生活所用的菜刀、剪刀等等雜稅也被廢除了。

    這些苛捐雜稅廢除之後,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原先收取十鬥糧食,交稅都要交七鬥,乃至於超過七鬥,吃不飽就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現在隻要交一鬥糧食,其他的全部都屬於農民自己。”

    陸遊深感震撼。

    “北朝賦稅如此之輕?當真?”

    “大明立國,不以剝削壓迫農民為立國基礎,大明立國以來依靠的就是農民,所以皇帝陛下堅決廢除苛捐雜稅,減免過高的農稅,把絕大部分收成都留給農民,這是大明農業政策的根基所在。”

    王祈開口道:“為了照顧農民,方便農民繳稅,陛下甚至還推動了稅收改革,把征收實物變成了征收銅錢,免除一切運輸損耗費用,又給農民減負了,如此雙管齊下,農民怎麽會吃不飽呢?”

    ps:正月初一,大家新年快樂,新年開心,闔家幸福,美美滿滿,恭喜發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