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

字數:4829   加入書籤

A+A-


    

    

    在戰後物資禁運命令尚未下達的一段時期內,農民軍利用土地改革和戰爭勝利獲取的資金和周邊地區的商人做了不少生意,建立了不少比較可靠的合作夥伴關係。

    農民軍大生產運動主要還是糧食,在布匹、軍械等方麵還有不小的生產缺口,雖然趙玉成也學著蘇詠霖的政策,各種開設紡織工場、冶鐵工場等等,但是生產效率一時半會兒上不來。

    所以就比較需要和周邊地區的商人們做生意,購買他們需要的物資。

    還真別說,隻要有錢,就有市場,除了布匹等正常的日用品之外,農民軍需要的鋼刀、長槍還有弓、弩、盔甲等軍械,就算沒有物資禁令,本身也是相當敏感的存在。

    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南宋商人還真是手眼通天,隻要價格給到位了,神臂弓這種絕對的禁品也能給你搞到。

    偏偏他們的身份不是什麽官僚或者軍官之類的,隻是一個表麵上打著賣米賣布旗號的“普通”商人,然後一掀開自己車上的罩布,下麵全是神臂弓。

    他娘的普通商人能搞到神臂弓?

    普通?

    趙玉成就覺得這件事情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該怎麽表達內心的糾結情緒……

    明明就是官員們放出來的白手套,居然還自稱普通商人!

    呸!

    但是說到底,大家在商言商,生意還是要做的,錢還是要賺的,誰也不會嫌錢多,農民軍也相當需要貨物。

    所以趙玉成就拿出錢來和他們做交易,用來換取除了糧食之外的一切必需品。

    這一階段價格還算是比較正常的。

    直到物資禁令下達之後,這些南宋商人開始露出了商人本性。

    他們搓著手對趙玉成表示過去是這個價格,但是現在物資禁令下達了,咱們都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給你們運送物資,這個價格上麵是不是要……嘿嘿,你們懂的。

    複興會分部內的一些人對南宋商人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愉快。

    本身他們購買物資的價格就已經很貴了,比正常市場價格翻了一倍不止,他們現在還要繼續翻倍,簡直太過分了。

    而且大家心裏都清楚,能賣軍械的都是官方放出來的白手套,和官府本身關係匪淺,賊喊捉賊的套路玩了幾千年,還當我們不知道這裏頭的關係?

    很多人都覺得不用繼續和他們做生意,反正目前來說農民軍的軍需物資也是夠用的,真要打起來,撐個四五個月不是問題,他們不認為宋軍能夠和他們打上四五個月。

    就宋軍那拉胯的組織度和戰鬥力,四五個月咱們都能反推到臨安成了!

    但是趙玉成卻不這麽認為。

    “對於現階段的我們來說,物資比錢重要,永遠不要小看戰爭時期的物資消耗,拿錢換物資比存錢更有意義,至於多花出去的錢也沒什麽值得生氣的。”

    趙玉成笑了笑,拿出了一個小本本,開口道:“大不了把這些商販的名字都記下來,等革命勝利之後,再去算賬,有一份算一份,讓他們把吃進肚子裏的全給吐出來!”

    蘇詠霖是個很記仇的人,心眼也小,有仇一定要報仇,不管多久,一定會報仇,他還有個專門記仇的小本本,那些有路線之爭的人,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而作為他的親傳弟子,趙玉成也學到了蘇詠霖記仇、報仇的性格。

    他讓人把這些坐地起價的南宋商人的名單都給記下來,拉個清單,記在小本本上。

    “都是些趁火打劫的奸商,平日裏也沒少做囤積居奇的缺德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有官方背景,否則他們會那麽囂張的和咱們做生意?哼!讓他們先得意著,早晚要和他們算總賬!”

    趙玉成都這樣說了,其他人也沒什麽好反對的。

    農民軍就繼續用超過正常價格兩三倍的價格和奸商們做生意,購買布匹帳篷和軍械等軍需物資,充實府庫,籌備戰爭。

    而有了百分之二百到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南宋的奸商們那裏還顧得上朝廷的禁令?

    別說這裏天高皇帝遠了,就算在臨安城裏,在皇帝老兒眼皮子底下,他們都敢把這些東西運出去,賣給農民軍換錢。

    他們和他們背後的官員數錢數到手抽筋,非常愉快的把轄地當中的良品軍需物資賣給農民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軍完全不缺少任何物資,通過源源不斷的物資供給,趙玉成對農民軍四個師的軍隊進行了多次改組,淘汰老弱,增加青壯,使得軍隊人員組成越發年輕化。

    不僅如此,在軍事訓練方麵,蘇詠霖派遣來的軍事教官也下了狠功夫。

    軍事教官們用大半年的時間,拿出訓練明軍士兵的法子狠狠訓練農民軍士兵們的基礎軍事素養,讓一支半路出家的農民軍漸漸有了正規軍的風采。

    洪武四年年中到洪武五年年初,農民軍舉行了多次戰爭演習,包括野戰演習和城池攻防戰演習,演習結果讓趙玉成十分滿意。

    農民軍已經朝著明軍的方向大踏步的跨境了,假以時日,就算是麵對麵和宋軍精銳展開野戰,趙玉成也有不會輸掉的信心。

    農民軍這邊發展大好,而同樣被打崩掉之後重建的京湖戰區宋軍就沒有那麽好的發展了。

    因為農民軍對貨物品控比較嚴格,抓住好幾次南宋方麵濫竽充數的行為,他們也就上了心,不再試圖用次品冒充良品,而是老老實實用良品和農民軍做交易。

    倒也不是他們不願意用良品,隻能說他們拿到手上的時候就是良品少,次品多,其他人也是要賺錢的。

    不過能賺那麽多,他們也不是不能忍耐這種事情。

    良品都賣出去了,剩下來的次品怎麽辦呢?

    當然是給自家軍隊使用了。

    農民軍鬼精鬼精的,隻要良品,可人家到底是付了大價錢的,也不是不能接受,這樣一想,自家軍隊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

    呸!

    臭丘八隻配用次品!

    要是敢磨磨唧唧的連次品都不給你!

    經過上次和吳拱之間的鬥爭,現在京湖戰區的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矛盾是越來越大了,彼此之間的對立也比較嚴重。

    吳拱固然被趕回老家反省,文官這邊也有好幾個人倒黴,被流放到了嶺南。

    雙方屬於一個互有勝負的狀態,這就讓文官們越發不滿。

    天上的文曲星老爺對付你們這群臭丘八居然還有損失?

    素來瞧不起、鄙視武將和軍隊的文官係統決定給武將還有軍隊一點顏色看看。

    一邊自己賺大錢,一邊讓這些臭丘八找準自己的定位。

    於是在緊鄰江南西路的京湖戰區宋軍占領地區,襄陽、漢陽、鄂州、蘄州一帶有宋軍駐軍的地方,駐紮的宋軍將領和士兵漸漸發現他們拿到手的軍需物資往往質量都很差。

    還不是過去那種良品和次品都有的狀態,而是偶爾遇到良品,基本上都是次品的狀態。

    拉弓的時候能把弓給拉斷掉。

    箭矢長短不一,有些甚至都沒有箭頭,隻有一根木棍子。

    箭矢的尾羽質量很差,一碰就碎掉,根本不堪用。

    鋼刀有很多鏽蝕的地方,很多鋼刀連最基礎的使用都辦不到,一揮就斷。

    長槍看上去像個樣子,拿在手裏輕的可怕,一折就斷。

    盔甲就更別說了,好些盔甲都是拿木片假裝鐵片,塗一層黑漆佯裝良品,根本不頂用,穿著出戰等於直接出殯。

    這就讓當地部分宋軍很不滿意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