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劍罡,大碑
字數:7815 加入書籤
&esp;翌日。
&esp;奉天殿。
&esp;文武百官,朱紫公卿,皆在朝上。
&esp;周天子坐於九龍金漆寶座,俯視著左右大臣。
&esp;侍立一旁的陳朝恩,雙手打開詔書,中氣十足道:
&esp;“茅土分頒,作藩屏於帝室。”
&esp;“桐圭寵錫,宏帶礪於王家……”
&esp;“今封爾為親王,戴恩綸於奕,尚克歆家,磐石於千秋,尤期永譽……”
&esp;“著勉嘉猷,對揚休命。”
&esp;“欽哉!”
&esp;一身紅色蟒袍的九皇子趙寧,微微躬身,雙手接過詔書。
&esp;望著盛於托盤裏的親王服、九旒冕,他臉上露出壓抑不住的暢快笑容。
&esp;從此以後,自己與東宮太子享用一般的規格待遇,再也不會低上大皇兄一頭。
&esp;距離大周最高權力的那張椅子,他隻差兩步,觸手可及。
&esp;“兒臣!謝父皇恩典!”
&esp;九皇子振動衣袍,行叩拜之禮。
&esp;滿朝文武,紛紛應和。
&esp;坐於九龍寶座上的周天子,似是有些疲憊。
&esp;他昨晚想了許多,一夜未眠。
&esp;主要是思考該不該廢儲。
&esp;自古以來,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隻會徒增禍患。
&esp;可太子趙昭,實在沒什麽能力。
&esp;尤其經過那次刺殺,東宮大伴馮森的腦袋被放在床邊。
&esp;太子因此受到驚嚇,更是疑神疑鬼。
&esp;每日躲在寢殿,沉溺酒色,不願意踏出選德宮半步。
&esp;這樣的怯懦心性,如何能擔大任!?
&esp;反觀九皇子趙寧,總領一州,辦事得力,深得聖心。
&esp;加之背後還有清河崔氏的支持,跟江湖宗派的關係也不錯。
&esp;兩相比較之下,也難怪周天子會生出廢儲再立的心思。
&esp;“再看看吧,若是太子不夠爭氣,那也隻有把小九提上來。”
&esp;周天子微微低頭,望向卓然而立,眉目俊秀的九皇子趙寧。
&esp;感覺像是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esp;彼時。
&esp;他也是如此意氣風發。
&esp;加封親王,戴九旒冕。
&esp;入主東宮,一步步坐上九五寶座。
&esp;“退朝!”
&esp;冊封完畢,朝會便結束了。
&esp;九皇子趙寧被朱紫公卿簇擁著,如眾星捧月。
&esp;中書省半數大員都圍了過來,其中有不少還是原來太子一黨的中堅力量。
&esp;這一幕落在有心人的眼裏,難免會有種大勢已去,東宮危矣的不妙感。
&esp;寒暄,客套。
&esp;入宮麵聖,父子相談。
&esp;幾盞茶後的時辰過去。
&esp;偏殿等候的敖景,終於見到身穿親王袍服,頭戴九旒冕的九皇子。
&esp;他起身說道:
&esp;“如今卻是要叫一聲寧王殿下。”
&esp;任誰都能看得出,天子有廢儲再立的想法。
&esp;雖未明說,可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esp;冊封親王過後,九皇子的名望、權勢,自然是水漲船高,有望繼承大統。
&esp;趙寧嘴角含笑,一手扶著玉帶,輕聲道:
&esp;“敖師客氣了。本王今日無事,正想請教一下,混元道的氣兵凝練之法!”
&esp;敖景點頭道:
&esp;“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esp;進皇城大內,不可攜帶兵刃。
&esp;他今日是空手而來,並未帶劍。
&esp;“還請敖師教我。”
&esp;九皇子的態度頗為恭敬。
&esp;他已經拜在混元道掌教的門下,算是真傳弟子。
&esp;論起輩分,還要叫敖景一聲師叔。
&esp;“所謂的氣兵凝練之法,便是將己身作為熔爐,烙印、磨煉出兵刃之意,而後再用真氣鍛造成形。”
&esp;敖景乃是混元道的掌刑長老,凡境八重的神變高手。
&esp;一手殺伐果斷,鋒利無匹的“大自在劍術”。
&esp;可以說是縱橫雲州,未遇敵手。
&esp;其人在周天榜上的名次,並不比赤心教的洪崖子低多少。
&esp;“如此做的好處,一是純化體內真氣;二是增加對敵手段。”
&esp;敖景也不避諱,仔細說道。
&esp;“先天大宗師為何鬼神辟易,萬軍難擋?因為借天地大勢,養自身之神意,一旦出手,便是山崩地裂。”
&esp;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偏殿。
&esp;“可練氣高手無法煉神,該如何強大自身呢?依靠罡氣!”
&esp;敖景兩指並攏,如劍一般。
&esp;唰!
&esp;輕輕一彈,指尖上便延伸出三尺餘長的鋒銳劍罡。
&esp;即便未曾觸碰,九皇子都覺得有股刺痛的感覺。
&esp;“這便是劍罡!刀槍棍棒……任何兵刃,都可以凝練罡氣。”
&esp;敖景放下手掌,真氣劍罡隨之消散。
&esp;“我曾見過最奇門的兵刃罡氣,是一個喜好用磚塊砸人的江湖高手,他那……大概可以稱之為‘磚罡’。”
&esp;九皇子趙寧啞然失笑:
&esp;“真是江湖奇人。”
&esp;他不過弱冠之年,便已經是凡境六重,練氣高手。
&esp;雖然說,這是依靠皇城大內,清河崔氏提供的眾多資源,才能有此成就。
&esp;可落在不知情的外人眼裏,完全當得起一聲武學天才。
&esp;對於一朝之天子,凡境六重已經足夠。
&esp;但是,九皇子趙寧卻不滿足,想著再進幾步。
&esp;凡境八重,神變。
&esp;凡境九重,先天。
&esp;凡境十重,人仙。
&esp;從小到大,趙寧想做之事,皆能成功。
&esp;每個人都說他是天才,神童,資質不凡,根骨出眾。
&esp;因而,這位九皇子的誌向也很遠大。
&esp;要超越前人,讓後世仰望!
&esp;“那敖師,這劍罡凝練之法有何訣竅?”
&esp;九皇子趙寧虛心問道。
&esp;凡境六重,首重便是凝練氣兵,他自然不會疏忽。
&esp;凡是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就是這位殿下的人生信條。
&esp;“通常而言,就是取天地之間的金精之氣,將之吸收,後與真氣混合,凝練出性質,再日夜打磨,方能有所成。”
&esp;敖景深知,自家掌門頗為看好趙寧,甚至動念將其收入門下。
&esp;故而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
&esp;“混元道之所以凝練氣兵的本事享譽武林,首先是因為有一座容納天下兵刃之意的‘百兵堂’。”
&esp;“每一代掌教、長老壽元耗盡之前,都要去那裏‘兵解’——便是用自身的佩劍、佩刀,了結性命。”
&esp;“這樣一來,畢生精血、功力,都會烙印於兵刃當中。”
&esp;九皇子趙寧內心震動,他隻是聽說混元道的百兵堂天下無雙。
&esp;卻沒想到,竟是用如此慘烈的方法,硬生生造就出來。
&esp;“混元道門下弟子,隻要境界到了就可以進入其中,擇一種兵刃之意,烙印心間,時刻感悟,培養鋒銳、犀利、斬殺一切的精神意誌。”
&esp;敖景笑了一下,看向九皇子。
&esp;“寧王殿下日後若是有空,也可以去一趟百兵堂,多少會有些助益。”
&esp;“至於金精之氣,想必皇城大內是不缺的,也沒甚好說。”
&esp;“稍後,我傳給殿下一篇練氣之法就行了。”
&esp;九皇子趙寧滿意地點頭。
&esp;雲州本就物產豐富,加之他總領一地,怎麽可能會缺少蘊含金精之氣的各種靈礦。
&esp;“敖師,我聽聞不隻是真氣有品質區別,罡氣也有品級之分?”
&esp;九皇子趙寧駐足於一麵黑石大碑麵前,微笑道:
&esp;“這是我朝太祖所立下的‘天星碑’,別看它平平無奇,乃是域外星辰鐵所鑄,堅硬異常,神兵利器都難以留下痕跡。”
&esp;敖景眉頭舒展,眼中閃過一道犀利精光。
&esp;那塊古樸方正的黑石大碑上,殘留著深淺不一的十幾道刻痕。
&esp;“殿下是想看一看,我的劍罡品級如何?”
&esp;敖景灑然一笑,輕輕抬手。
&esp;運起真氣,純化劍罡。
&esp;撕拉!
&esp;隻聽見大氣震蕩,發出刺耳響聲。
&esp;仿佛天地被切割出一條痕跡,耀眼劍光如怒龍騰空。
&esp;鋒銳無匹的三尺劍罡掃動而過,撞在黑石大碑,激出震耳欲聾的金石之音。
&esp;“敖師不愧是周天榜的高手!在這塊天星碑上留下痕跡,已經是殊為不易,還能鑿出寸許深的孔洞,足以見得,敖師所修劍罡,是何其銳烈!”
&esp;九皇子趙寧讚歎道。
&esp;“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esp;敖景謙虛道。
&esp;經過這段插曲,兩人繼續前行。
&esp;穿過廣場,來到一座宮門前。
&esp;“明光宮,這是哪位貴人所居之地?”
&esp;敖景好奇問道。
&esp;“乃是我的十一弟趙原,他住在宮中,並未出去開牙建府。”
&esp;九皇子趙寧溫和一笑,大步踏進明光宮。
&esp;“來都來了,敖師不如跟我見一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