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王拜相,踏破山門

字數:12160   加入書籤

A+A-


    這一場浩浩蕩蕩的皇城觀禮,於萬眾矚目中開始,又在天下齊賀裏結束。

    聖地,朝臣。

    盡皆俯首!

    周天高手,江湖武人。

    齊聲道賀!

    這樣的登基大典。

    無論萬載之前。

    還是萬載之後。

    都無幾人可以做到。

    大典落幕,登基禮畢。

    按照規矩,趙穆應當宴請群臣,與之同樂。

    大赦天下,彰顯仁德之心。

    他獨立於漢白玉長階上,並不言語。

    輕輕抬手,收起紫霄宮鎮壓山門的雷池大印。

    袖袍一揮,風流雲散,萬裏晴空。

    而後,轉身走進太和殿。

    雲漱玉邁出禦道,麵向眾人。

    微抬下巴,正聲道:

    “請群臣入席!”

    “請正宗修士入席!”

    “請諸位觀禮者入席!”

    聲音如珠玉落盤,由近及遠,灑落開去。

    而後。

    大氣磅礴的恢弘禮樂適時地奏起。

    蒼涼的號角,嗚咽起伏。

    美妙的編鍾,應和發聲。

    琴瑟笙竽,黃鍾大呂,渾然一體。

    宏大的天籟,震動人心。

    手持彩繡禮戟的禁軍一個個目光狂熱,如敬神靈,山呼萬歲。

    偌大皇城,那一聲聲山呼,如鬆濤回蕩於群山萬壑。

    餘音不絕。

    傳出重重宮門,

    傳出八百裏天京。

    要不了多久。

    就會傳遍天下四十九州。

    文武百官魚貫進殿,其餘人也是如此。

    紛紛落座。

    “諸位與朕,共飲此杯。”

    趙穆神色輕鬆,靠在那張九五寶座上,拿起桌案上的金盞,微微笑道。

    “多謝陛下!”

    眾人附和。

    “這位大周天子,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霸道。”

    風行空眸光閃爍,放下酒杯。

    他來天京之前,聽聞黑龍台對待江湖幫派,下手狠辣。

    動輒懸首城門,抄家滅族,發配充軍,沒收私產。

    簡直令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

    可眼下一看,並未像傳聞中那般可怕,反倒顯得氣質溫和。

    “朕,欲立一座稷下學宮。”

    “各位愛卿,天京城中可有什麽合適的地方?”

    輕歌曼舞之中,趙穆忽然說道。

    頓時。

    飲酒同樂的歡快氣氛凝固住了。

    這可是大事!

    天京有書院。

    世家有私學。

    皆是傳道受業解惑之處。

    可中土神州,曆經萬載的風吹雨打,且能被稱之為“學宮”的地方。

    從來隻有一座,再無別處。

    “陛下這是鐵了心要把聖地的立身之本,都給徹底掘斷。”

    聞太傅眼觀鼻、鼻觀心,並不答話。

    他忙於推行科舉,籌辦學宮這件天大的難事。

    一是實在抗不下,二是也分不出多餘的精力。

    並非隨便請幾位大儒,招一幫學生,開設幾門課程。

    一座學宮就算成了。

    沒有開宗立派的醇儒賢達,沒有能夠經世濟民的學說、學問。

    怎麽可能吸引天下士子紛紛來投。

    最多也就糊弄一下沒有門路的寒門子弟,沒有銀錢的貧苦學生。

    “微臣覺得,紫金山藏風聚水,青山秀水,可以陶冶性情,正好合適。”

    左相卻是當仁不讓,率先出聲。

    此言一出,太和殿內徹底安靜下來。

    聞太傅聞言,眉毛抖動了一下。

    暗自感慨:

    “到底是左相,最會揣摩聖意。”

    紫金山上,廟宇眾多。

    大周第一禪林的靈穀寺,其山門位於天茅峰。

    平日裏香客如雲,遊人如織。

    選此作為學宮,可以說一舉兩得。

    “左相提議,甚和朕心。”

    趙穆眸光閃動,自右相被扣上謀逆大罪,左相便閉關不出。

    因為那範陽盧氏出身的盧子維,曾是他的學生。

    還數次上書,主動請罪。

    總而言之。

    這位穩居廟堂數十年,從而屹立不倒的左相,很會審時度勢。

    選用紫金山,一是立學宮,與聖地唱對台戲,

    二是找個由頭,借機清理佛門、道門等殘餘勢力。

    “陛下,再立學宮之事!極為重大,還請三思!”

    工部尚書硬著頭皮規勸道。

    大周天子上位以來,被抄家、被流放、被下詔獄的官員,攏共已有數百名之多。

    光是那一樁金沙幫的漕運大案,涉及牽連的人數就超過兩百。

    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員,便不下十位。

    殺得人頭滾滾,心驚膽戰。

    這個時候站出來,違逆陛下的意思,其實不太聰明。

    “宋愛卿有什麽高見?這裏不是金鑾殿,沒有那些繁文縟節,君臣規矩,你可以暢所欲言。”

    趙穆笑意依舊。

    這位新上任的工部尚書,乃是寒門出身。

    之前籍籍無名,勉強混上一官半職,當了都水清吏司的主事。

    後來被他一手提拔,官拜正二品。

    這樣的升遷速度,簡直像是坐上火箭。

    工部尚書看到陛下沒有雷霆震怒,稍微定了定神,解釋道:

    “上陰學宮立於大楚境內,是為聖人城,往來皆是世家子弟,大族門閥。”

    “每年的確培養眾多良才美玉,國之棟梁。”

    “甚至連大周、大虞都常有官宦門第的嫡子、庶子,跑去求學,莫不以成為上陰學子為驕傲。”

    這一番話好似地圖炮,讓許多出身世家門閥的朝中大員都低下頭,以袖掩麵。

    沒辦法,上陰學宮是天下士子夢寐以求的聖地。

    連左相、聞太傅這樣的肱股之臣,都曾是其中的一名學子,更何況其他人。

    “宋愛卿繼續說。”

    趙穆饒有興致,把玩著手中金盞。

    “陛下,微臣並非覺得再立學宮有不妥之處。”

    “事實上,我大周確實應該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傳道受業解惑之所!”

    “但要有良師,要有聲勢,更要有夠分量的學問,否則空有學堂百座、空有聖賢典籍,怎麽也比不過大楚的聖人城!”

    名為宋義的工部尚書誠懇說道。

    他知道陛下對教育極為重視。

    甚至將其定為國策。

    否則。

    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開科舉,建學堂,編寫啟蒙童書。

    但,要是沒有合適的條件。

    那座立起的學宮,隻會成為笑柄。

    “宋愛卿所言不無道理。左相,你怎麽看?”

    趙穆收回視線,轉而望向另一邊。

    雖然說,他並不怎麽瞧得上左端雲的帝王之學。

    但對於文聖門徒所總結出來的那一套見解,法、術、勢三者合一,頗為幾分認同。

    一朝之主,九五天子,不應該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否則,很容易造成傾向。

    使得朝臣都往某一邊倒過去。

    “臣以為,陛下聖明,萬事萬物皆了然於心,怎麽會想不到這些問題。”

    “左先生三進三出書山學海,學究天人,修養深厚,乃是天下士子的楷模和表率。”

    “此為學宮之良師。”

    “再者,陛下如今成為周天榜首,名傳天下。”

    “論及聲勢,誰能比之?”

    “至於兩座學宮的學問高低,誰為正統?”

    “想必陛下更是早有定計,無須老臣再來多言。”

    左相麵容嚴肅,語氣平淡。

    工部尚書宋義啞口無言,苦笑一下,老實坐回席位。

    上陰學宮的左端雲,這人的大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上一次金鼎論道,拔得頭籌的超拔人物。

    撐起一座學宮,倒是沒什麽問題。

    趙穆灑然一笑,無聲感慨道:

    “宋義隻能當個尚書,而人家可以坐穩左相之位,並非全然沒有原因。”

    對於局勢的把握,細節的觀察。

    左相要更清晰,更敏銳。

    “新學宮的大祭酒之位,朕決定交給左先生,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趙穆做事向來講究效率,既然提及到稷下學宮建立、選址等事,那就幹脆定下左端雲的身份。

    “合該如此。”

    聞太傅頷首。

    左相讚同。

    其餘人等紛紛附和。

    “陛下,如今右相之位空懸,以左先生之大材,可當此大任。”

    聞太傅忽然又說道。

    趙穆嘴角微翹,再次感慨。

    這些能屹立不倒的老臣,沒有誰是省油的燈。

    把自己的心思,猜得很透徹。

    “準奏。”

    趙穆頷首。

    授予右相之位,左端雲就等於被綁上大周的戰車。

    他的氣數與王朝國運,緊緊地拴在一起。

    左端雲麵色平靜,緩緩起身,拱手拜謝。

    他已經想好了,若想傳承文聖一脈,再進一步。

    就要拿住大周天子所說的那八個字,才好另辟蹊徑,自立門戶。

    做祭酒,當右相,都是為了積累。

    “十一皇子監國有功,也該賞賜。”

    趙穆手指輕輕叩擊桌案,而後道:

    “封親王,加九旒冕。”

    同樣無人反對。

    一片附和。

    這才剛登基,趙穆已經成功豎立起了乾綱獨斷、一言九鼎的威嚴氣度。

    趙原走出席位,躬身謝恩。

    他望著麵帶笑容的皇兄,心中淌過暖流。

    “朝堂事說完了,朕再來聊聊江湖事。”

    趙穆揮手,絲竹弦樂漸消,歌姬舞女撤去。

    “朕立學宮,是為了讓聖賢之道不再束之高閣,隻流通於世家門閥,大族官宦之間。”

    “隻不過大周以武立國,尚武之風不容忽視。”

    “此前,朕有心辦一座講武堂,收集天下武學,編撰武經,培養行伍士卒,軍隊高手。”

    風行空,龐驚陽兩人對視了一眼。

    一人是混元道掌教,一人是雲中居青龍峰首座。

    他們聽出意思,麵色都有些凝重。

    自古以來,世家門閥把持入仕的進身之階,江湖幫派壟斷武道的上升空間。

    故而,一座王朝少有屬於自己的軍中高手。

    九邊軍鎮,大名鼎鼎的幾位將軍、王侯,多半都有拜入宗門的經曆。

    這位大周天下既要立學宮,還想建講武堂。

    所圖之大,在座各位都看得清楚。

    “陛下,要盡收江湖之武功?”

    風行空眸光微動,沉聲問道。

    對於一座正宗而言,掌教性命、門人多少皆沒有“傳承”兩個字來得重要。

    那是命根子!

    立身之本!

    怎麽可能輕易拱手讓人。

    哪怕大周天子連續鎮壓紫霄宮、須彌山,令上陰學宮的左端雲俯首稱臣。

    其實力深不可測,天下無敵。

    風行空照樣不會退讓。

    縱然死在太和殿上。

    亦是如此。

    因為。

    這一步退了。

    混元道便是名存實亡。

    “並無此念。”

    趙穆搖頭,輕笑道:

    “風掌教多慮了,朕從不強人所難。”

    “籌辦講武堂,編撰武經,隻取各大門派一本基礎武功。”

    “像是混元道的小天罡拳,還有雲中居的鬆鶴萬壽拳。”

    “其餘絕學,一概不問。”

    風行空麵色變幻,陰晴不定。

    他不知道趙穆所說,有幾分真、有幾分假。

    說話好聽,做事狠辣的朱紫公卿,這位混元道掌教見得多了。

    “朕說話一言九鼎,絕對作數。”

    趙穆笑了兩下,也未逼迫、催促,而是淡淡道:

    “此事關係重大,各位可以好好考慮。”

    他叩擊桌案的手指猛地一停,一方紫色大印倏然浮現。

    太和殿內,瞬間充斥紫色光芒。

    雷霆滾走,電光閃動。

    風行空眼角一跳,這是要敬酒不吃,給罰酒了?

    龐驚陽吞了口唾沫,心想等下動起手來,他能擋得住一招麽?

    倒是那名白衣如雪的北地女子,天下第一刀客,沒有什麽反應。

    她覺得大周天子所說,很真誠。

    “諸位莫慌,六大聖地屢次犯我大周。”

    “父皇壽宴,諸多高手強闖皇城。”

    “西山一戰,魔門巨擘刺王殺駕。”

    “今日登基大典,紫霄宮、須彌山包藏禍心,意欲謀逆。”

    “朕,此前敬它們萬年傳承,延續道統不易,一再忍讓。”

    “但無奈這幫賊子,實在不長記性,無視天子威嚴,王朝律法。”

    趙穆站起身來,義正言辭,聲音激昂。

    那方底部用赤紅丹砂寫就“陽平治都功印”六字的雷池玉印,爆出一團團精光。

    陽和之氣,充斥大殿。

    風流激蕩,雷電交錯。

    “世人皆說,天子之權,隻在十步之內,所以才有天高皇帝遠一說。”

    “出了大內,千裏之外,聖旨詔書,無有任何作用。”

    “因而,朕請諸位一觀,何為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趙穆望著桌案上那枚受到刺激,運轉起來的雷池大印,一腳踩了過去。

    虛空抖動,好似震蕩。

    隱約之間,竟有一道無形門戶張開。

    ……

    ……

    紫霄宮。

    道門祖庭。

    有離地千丈的九重環島,雲蒸霞蔚,宛如仙境。

    轟!

    隻聽得天穹之上,似有雷聲震動,大氣爆鳴。

    巨大的動靜,引得眾人仰頭。

    恍惚之間,他們好像看到一隻黑色緞麵,白色底子,繡有草龍花紋的靴子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