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治國之策,請陛下廣收後宮,
字數:6875 加入書籤
&esp;接下來的這段日子,可以說是風平浪靜。
&esp;六大聖地好像齊齊噤聲了一樣,再無任何動靜。
&esp;倒是紫霄宮山門被踏破的消息傳出,引起過一陣轟動。
&esp;那位傳言是真龍投胎,應運而生的穆天子,周天榜首的位子愈發坐穩了。
&esp;江湖之上,關於他的小道流言層出不窮。
&esp;什麽降生之時,曾有一條黑龍翻雲覆雨,興風作浪,投入尚且還是繈褓嬰兒的趙穆體內。
&esp;什麽懷抱三年,方才生下,而後不哭不笑,張口說出“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esp;各種穿鑿附會的神人異象,都被挪用到這位穆天子的身上。
&esp;“朕之前打入冷宮的時候,天京皆道,我是天煞孤星,刑克父兄,哪怕入主東宮,這類說法也沒消停過。”
&esp;“反倒是登基九五,風向一下子就變了。”
&esp;“恨不得把朕說成是三千年一出的聖人、佛子。”
&esp;趙穆半是調侃,半是嘲諷道。
&esp;他望著手頭上的奏折,朱筆向上一勾,做出批示
&esp;最近大周的工部、戶部、兵部、禮部,這四座衙門都在籌辦同一件大事。
&esp;那便是稷下學宮與講武堂的建設。
&esp;自從聖地偃旗息鼓,表示服軟的意思。
&esp;趙穆在朝堂上已經是一言而決,無人反對。
&esp;“陛下是萬載難得一見的真龍,世人魯鈍,有眼不識,也屬正常。”
&esp;坐於下方的左端雲微笑道。
&esp;他如今官居右相,兼任稷下學宮的大祭酒。
&esp;見天子不拜,還能有賜座。
&esp;這份聖眷,放眼朝堂算是獨一份。
&esp;“左先生無需說得這麽好聽,世人多如草,風往哪天吹,他們便往哪邊倒。”
&esp;“追隨勝者,崇拜強者,人之常情。”
&esp;趙穆又拿起一份奏折,笑道:
&esp;“朕此前說,殺人可以治國,雲尚宮還不信。”
&esp;“你瞧瞧,黑龍台光是抄掉金沙幫和銀鉤坊,再加上刀劍盟上繳的罰款,沒收靈鶴觀得到的私產,還有漕運鹽鐵正常所得,竟然把國庫充實了四分之一。”
&esp;原本大周王朝的財政情況,已是捉襟見肘。
&esp;沒想到拉出一幫貪官汙吏、江湖匪首殺得幹淨,反倒使之好轉。
&esp;至少下半年的軍費餉銀,還有建造學宮,大興土木的幾筆巨額支出有了著落。
&esp;趙穆繼續道:
&esp;“朕要是能把這幫蠹蟲殺得幹幹淨淨,連根拔起,起碼九邊軍鎮的錢糧不用再愁了。”
&esp;“采購更好的戰馬,更精良的盔甲兵器,不出三年大周的鐵騎就能長驅直入,再次衝破大楚的西壘壁防線。”
&esp;“若是再殺四閥,把兼並的田地分出來,未來三十年的賦稅興許都夠了。”
&esp;左端雲眼角微動,似乎為陛下的殺性之大、之重感到驚訝。
&esp;這位穆天子有許多張麵孔。
&esp;時而霸道無匹,不允許任何挑釁;
&esp;時而如沐春風,好似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esp;時而學識驚人,常有振聾發聵,令人耳目一新的道理。
&esp;其真實性情,始終如霧裏看花,瞧不真切。
&esp;“四閥遲早都要除。臣已經著手準備,等陛下巡狩天下之時,先拿範陽盧氏開刀。”
&esp;“盧氏四駿,有人是潛蛟之相,需得早早扼殺,免得給上陰學宮大做文章。”
&esp;左端雲低眉順眼,回答道。
&esp;“甚好。”
&esp;趙穆答了一句,那頭養在身邊的肥碩大貓,忽然溜進禦書房內。
&esp;大搖大擺扭著屁股,跳上擺滿奏折、筆架如林的明黃長桌。
&esp;它蹭了蹭自家主子,眼中流露出一抹討好的意味。
&esp;像是所要吃食的孩子。
&esp;“你這饞嘴貨!”
&esp;趙穆捏著從心的後頸皮,將其甩到一邊,而後屈指彈出一顆丹藥。
&esp;那頭看起來臃腫的肥貓,行動卻很靈敏。
&esp;騰地一下子飛起,張嘴接住今日的“零嘴”。
&esp;吧唧,吧唧。
&esp;嘴巴咂咂作響,胡須抖動著,那張圓臉上盡是滿足。
&esp;四腳朝天,滾到趙穆手邊。
&esp;故意露出肚皮,讓自家主子好生撫摸。
&esp;“陛下的這隻狸奴,真是有靈性。”
&esp;左端雲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esp;他竟然從那頭大貓的飛撲跳躍之間,看出了高明武功的明顯痕跡。
&esp;筋肉活動,身形變化,無不透出一絲精悍氣息。
&esp;“憊懶貪吃的貨色,隻會搗亂,不值一提。”
&esp;趙穆一邊逗弄著,一邊說道。
&esp;事實上,從心已經不止會認字、寫字、打拳,最近甚至還學會了搬運氣血。
&esp;興許是日夜喂食靈丹,讓它漸漸生出幾分不一樣的神異氣息。
&esp;不過趙穆也沒指望,能夠養出一尊大妖。
&esp;隻是當個聽話的寵物,帶在身邊罷了。
&esp;“左先生,大周隻是占據天下半數疆域,政務便已經堆積如山了,這要是統一神州又該如何。”
&esp;趙穆揉動了一會兒從心柔順的皮毛,岔開話題道。
&esp;二十六州的奏折如雪花片一樣飛進皇城,擺在桌上。
&esp;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奉承祝賀的內容。
&esp;少部分是某地發了水患,某地遭了旱災,某地又流民嘯聚山林,成了綠林匪患。
&esp;總體而言,天下並不太平,反而有種百姓陷入水火的亂世之感。
&esp;“天子之權,難以下犯到各州郡縣,一方州牧權力太重,且手握兵馬,導致地方勢力盤根錯節,複雜無比。”
&esp;“這些還隻是上報的災情,真要發生什麽大事,下邊最先想的是捂住蓋子,避免追責、問責。”
&esp;“真要有天大的冤情,可能都傳不到天京,也進不到陛下的眼中。”
&esp;左端雲正色道。
&esp;他並非空談,而是有過實地考察。
&esp;上陰學宮的士子,每年都會有遊學。
&esp;目的就是為了增長見聞,加厚閱曆。
&esp;紙上談兵,隻讀死書,並不被學宮所推崇。
&esp;“確實如此。”
&esp;趙穆想起那尊未來佛主。
&esp;想要煉製成功,不僅需要九道光圈大成,凝聚無量香火願力。
&esp;還要有武道高手的氣血,無數天材地寶作為基礎。
&esp;他記得神秘石鍾裏有提到,為了這尊未來佛主,楊盤和洪玄機幾乎用盡大禪寺的積蓄。
&esp;此前,西山一戰。
&esp;他打碎魔門巨擘六大宗師的肉身,收納氣血。
&esp;再加上無涯子和布袋和尚。
&esp;已經有八道堪稱雄渾的氣血精粹。
&esp;可相比起未來佛主所需的數量,簡直杯水車薪。
&esp;“希望六大聖地有足夠多的武道高手,能夠填補這個空缺。”
&esp;趙穆轉念想道。
&esp;“臣有十策,有關整頓吏治、養兵屯田、軍功授爵、興修水利、清丈田地、重新劃分……”
&esp;左端雲從之前穆天子所提出來的治國方略上,增加幾條,細化內容。
&esp;“朕看過了,變法之事,等到科舉開通再往下推。”
&esp;趙穆頷首,也不心急。
&esp;有些事等不得,有些事卻快不了。
&esp;僅是清丈土地這一條,就要把世家門閥,富商大戶全部得罪。
&esp;他不可能真的將所有反對者殺個幹幹淨淨,還是要順應大勢。
&esp;“左先生還有什麽獻言獻策的地方?”
&esp;趙穆每批閱一本奏折,就會詢問幾句。
&esp;君臣兩人,相談甚歡。
&esp;“還真有一件。臣受太傅、左相所托,有一言要說。”
&esp;左端雲起身拱手,神色頗為鄭重。
&esp;趙穆微微皺眉,以為有什麽大事要講,抬手道:
&esp;“左先生但講無妨。”
&esp;身著官服的左端雲清了清嗓子,直接道:
&esp;“請陛下早日納妃,廣收後宮,延續大周國祚。”
&esp;“雲尚宮特意擬了一份單子,四閥族中的適齡少女,二十六州的佳麗美人皆在其上,任由挑選。”
&esp;趙穆麵皮抽動,似是有些猝不及防。
&esp;半晌後才道:
&esp;“此事容後再議。”
&esp;“把雲漱玉給朕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