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地四洲,道境十變

字數:6809   加入書籤

A+A-


    &esp;望著那道踉蹌離去的曼妙背影,趙穆手指摩挲,似是回味適才的旖旎滋味。

    &esp;溫香軟玉,猶有餘溫。

    &esp;雲漱玉身段還挺妖嬈,尤其是底子雄厚。

    &esp;平日裏看不出來。仔細把玩才發現,竟然一手都握之不住。

    &esp;稍微收斂雜念,趙穆感慨道:

    &esp;“純陰之念,色空之道,竟有這般深奧的道理。”

    &esp;他不僅精通大歡喜禪神功,領悟其中神交體不交,氣交形不交的精妙之處。

    &esp;還從儲秀宮提取到了一門“色空雙修大法”。

    &esp;這門高深道術出自陽神世界。

    &esp;上古有盤皇,締造後宮。

    &esp;禦女一元,白日飛升。

    &esp;相傳。

    &esp;盤皇正是參悟色空相交之道。

    &esp;采集男女之間的一縷情絲化為真氣,融入念頭。

    &esp;積累情絲之力,熔鑄智慧之劍。

    &esp;這門道術一旦練成,陰陽圓滿。

    &esp;無物不斬,直指長生。

    &esp;“大歡喜禪神功是靈肉合一,陰陽交泰,而色空之道更進一步,連寬衣解帶都不需要,隻有情動。”

    &esp;趙穆看到絲絲縷縷的情念化絲,似有若無,纏繞於心間。

    &esp;他眸光平靜,化出念頭將其封住,完全不受影響。

    &esp;這道法門極其深奧,並不肉交、也不神交。

    &esp;發乎情,止乎禮。

    &esp;既無淫邪之念,又不壓抑人之大欲。

    &esp;可謂是天道、人道圓融合一。

    &esp;“那一尊上古盤皇縱橫萬年,仰慕他風采的女子實在太多,於是逐一納入後宮,心心相映,心有靈犀,千山萬水,情絲纏繞,到最後成就陽神。”

    &esp;“據說,成道之時,盤皇依然是純陽之體,童子之身。”

    &esp;“這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esp;趙穆眉心祖竅的純陽念頭,受到純陰滋養後,煥發璀璨光芒,好似金剛鑽一般。

    &esp;透出堅硬、圓潤的意味。

    &esp;修為又有精進。

    &esp;“可惜,雲漱玉的神魂念頭太弱了。”

    &esp;趙穆搖頭遺憾。

    &esp;男女雙修之道,境界差距太大,通常都是較弱的那一方受益。

    &esp;雲漱玉修為暴漲,他自己隻是略微有所進步。

    &esp;琢磨了一會兒情絲、慧劍的無上神通,趙穆緩緩閉上雙眸。

    &esp;腦海內的神秘石鍾微微顫動,近日借助神秘石鍾烙印道痕,所提取之物皆是浮現出來。

    &esp;【號鍾琴】

    &esp;【吞海貝】

    &esp;【呼氣成劍】

    &esp;【神農琉璃功】

    &esp;【天龍八音】

    &esp;【……】

    &esp;趙穆一掃而過,略微清點一番,將其收進神秘石鍾開辟而出的識海空間。

    &esp;他心念微動,再取出兩枚九龍璽印。

    &esp;睚眥。

    &esp;霸下。

    &esp;這是從紫霄宮無涯子手裏得來。

    &esp;元皇殞命,身死道消。

    &esp;大始皇朝也隨之崩塌瓦解。

    &esp;曾經用於鎮壓國運,吸取皇道龍氣的九枚璽印。

    &esp;其中有七枚落進聖地的口袋,剩下兩枚散落出去。

    &esp;有一枚狻猊印,不知怎麽給一頭脫劫失敗的白蛟吞進體內,後來再被大周太祖得到。

    &esp;“睚眥刀,霸下弓。”

    &esp;趙穆微微動念,進入九龍璽印的自成小天地。

    &esp;狻猊是大槍,睚眥是長刀,霸下是神弓。

    &esp;這三樣由龍子元神所鑄成的兵器,流轉著非同一般的古老氣息。

    &esp;稍微端詳片刻,趙穆便把目光移向殘缺不全的紀元天書。

    &esp;他從那枚狻猊印裏,得知了這座天地的萬古大秘。

    &esp;紀元生滅,天地大劫。

    &esp;“這一次,我又能獲知什麽秘密?”

    &esp;趙穆懷著這樣的期待,放出心神觸碰元皇的浩大意念。

    &esp;咚!

    &esp;宛如天雷轟頂!

    &esp;他的念頭齊齊搖晃,翻動不定。

    &esp;有一道沉穩而堅定的聲音傳入腦海,一字一句震動精神。

    &esp;趙穆麵色不變,腦後八重光圈如水波蕩漾。

    &esp;有道光、佛光、靈光、神光交錯,盤旋繚繞。

    &esp;他的武功修為,武道境界,已是當之無愧的周天榜首。

    &esp;極其接近凡境十重,武道人仙的境界。

    &esp;元皇的意念,自然撼動不了分毫。

    &esp;“神州,本應是神洲。”

    &esp;“傳言天地有四洲,神洲,梵洲,道洲,祖洲。”

    &esp;“成道有九劫,每過一重劫關,便可增長法力,煉化神通。”

    &esp;“凡境十重,是登天的階梯。”

    &esp;“道境十變,則是通往長生的大道。”

    &esp;“隻可惜末法時代,想要成道,何其之難!”

    &esp;“世間是一座苦海,一人橫渡,難以登臨彼岸!”

    &esp;“億萬生靈造出船筏,說不定有望超脫!”

    &esp;“……”

    &esp;趙穆思緒起伏,眸光逐漸清澈。

    &esp;看得出元皇從很早之前,就開始琢磨集眾之力的氣運大道。

    &esp;按照紀元天書所言,末法時代幾乎不可能成道。

    &esp;萬載之前,萬載之後。

    &esp;打破天地桎梏的,似乎隻有元皇一人。

    &esp;就連六座聖地,坐擁上古道統的完整傳承。

    &esp;也未能出過成道者!

    &esp;凡境十重,武道人仙就是世間頂峰。

    &esp;前麵,再也沒有路了。

    &esp;這是公認的事實。

    &esp;“道境十變,法力,神通。”

    &esp;趙穆抓住這幾個關鍵詞。

    &esp;紀元天書裏透露的內容不多。

    &esp;少部分缺失的信息都需要依靠猜測。

    &esp;“騰空離地,飛身托跡!”

    &esp;“九息服氣,內煉金石!”

    &esp;“回風返火,號令雷霆!”

    &esp;這是元皇所說的道境三變。

    &esp;而所謂的“法力”,便是真氣、罡氣凝練如一,催生出來的沛然力量。

    &esp;隻有煉出法力,才能駕馭神通。

    &esp;“這就是武道之上的修行道路?”

    &esp;趙穆眸光合動。

    &esp;他此前把凡境十重,歸納為“煉體”、“煉氣”、“煉神”。

    &esp;位於其上的道境十變,應該是通往更高的層次。

    &esp;甚至關乎到古往今來,天驕豪傑都渴望踏進的那座長生之門。

    &esp;收回心神,脫離九龍璽印的那方小天地。

    &esp;趙穆怔怔出神,靜心思考。

    &esp;他感覺自己對於天地的認知,似乎要更為清晰了。

    &esp;當然,隨之而來的疑問也更多了。

    &esp;上古之時,神洲廣大,無邊無際。

    &esp;為何會變成如今的神州?

    &esp;祖洲、梵洲、道洲又為何消失無蹤?

    &esp;會跟破界飛升的古之聖賢,神通大能有關嗎?

    &esp;趙穆坐於甘泉宮的寢殿內,目光卻好似穿透層層天幕。

    &esp;從元皇所留的紀元天書,不難看出這方天地曾經遭受過大變。

    &esp;上古道統紛紛斷絕,隻留下六座聖地,用於鎮壓那些危及神州的“劫數”,“災禍”。

    &esp;“天地越是遼闊,風景越是精彩,才會讓人有攀登高峰,曆盡艱辛的強烈衝動。”

    &esp;半晌後,趙穆袖袍甩動,收起一共三枚的九龍璽印。

    &esp;ps:上一章四千二被刪成了三千四,無奈~

    &esp;ps2:大環境如此,即便趙穆是天子,後宮三千理所應當,也沒辦法~

    &esp;ps3:稍後還有兩章,莫慌,恰個飯繼續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