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汝觀碑文,如見世尊

字數:7172   加入書籤

A+A-


    “這位就是拔思巴?元蒙活佛?”

    講武堂對門的一處酒樓雅間,龐驚陽憑欄而望,看向下方盤坐不動,好似枯木的老和尚。

    “好精深的佛法功行,色身駐俗世,法身駐大界。”

    “難怪須彌山這一代沒什麽人才,正統佛門竟然輸給密宗,真是諷刺。”

    於他眼中,那個斜披袈裟,膚色古銅的老和尚。

    並非是雙眼渾濁,氣血衰朽的風中殘燭。

    恰恰相反。

    此人身軀堅固,不可撼動。

    好似佛陀的金身,泛著耀眼寶光。

    氣血如海,翻滾不已!

    呼吸之間,巨浪滔天!

    猶如行於陸地的蛟龍、神象,法相莊嚴,氣勢駭人。

    之所以各人眼中,差異如此之大。

    乃是老和尚的功行深厚,已經擺脫俗世之中的“色身”,既有形有質之軀。

    悉數修為,氣血,神魂都凝為“法身”——這並不是凡境九重的武道法身。

    傳聞佛陀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

    第一種被視作宇宙萬有的本體,後兩種皆是從中顯現。

    隻有佛性深厚,覺悟自我之人。

    才能洞見上界,法身常駐。

    “是個厲害的人物。”

    大口飲了一口酒的風行空讚歎道。

    “誰說自古天驕豪傑,隻能從聖地出?”

    “須彌山坐擁三千獅子林,梵我八印這等寶地絕學,還比不過摩訶無量宮,一幫廢物。”

    龐驚陽一臉無奈,並不接話。

    這位混元道掌教是個不折不扣的狂徒,眼界奇高,桀驁無比。

    最看不得那種高高在上,卻有沒甚能力的庸碌之輩。

    對於六大聖地,平日頗有微詞。

    “可惜,任他功參造化,照樣也不是穆天子的對手。”

    風行空搖頭道。

    “真龍之前,哪裏有什麽活佛。”

    此前的周天榜上。

    拔思巴第五。

    他第四。

    雖說上陰學宮的評價未必全對,總會有錯漏的時候。

    但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作為本人實力的具體參照。

    “我很期待明日正午的傳法盛會。”

    龐驚陽收回目光,天京城內風雲際會。

    眾多高手齊聚於此,隻為穆天子所立下的神與意,道與法。

    萬載之前,從未有人無私到這個地步。

    願意將自身法,傳給天下人。

    所以,消息一經傳出。

    那些江湖豪客,正宗大派才會蜂擁而至。

    能一睹先天大宗師的武道根基,從中領悟一星半點,便就不枉此行。

    倘若再有更多收獲,那簡直是天大的造化。

    “滿城高手,武道中人,誰不期待?”

    風行空雙手負後,目光犀利,籠罩足有一人多高的四十二座大碑。

    那道法門能否為天下師,還需要時間驗證。

    ……

    ……

    “德化坊內,又有幾人不是?那可是先天大宗師的傳法!”

    駱玉龍大方承認,輕笑道:

    “周天榜首,天下第一,偌大的名頭擺在這兒,誰能不心動?”

    “我卡在凡境八重已有許久,自身資質愚鈍,再難寸進,隻得尋些機緣。”

    梁白秋深有同感,歎息道:

    “武道攀登,似穆天子那樣的絕頂人物不費什麽力氣,便能走到山巔。”

    “可換成你我,苦修一生也難以有所成就。”

    駱玉龍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皇城觀禮之後,穆天子名傳天下,聲震神州。

    關於他的各種消息也被挖掘出來。

    其中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恐怕就是那位大周天子才年僅十五。

    “即便從娘胎裏開始練功,區區十幾載就走完了他人一輩子的道路……天道眷顧啊。“

    駱玉龍半是苦澀,半是感慨。

    要是讓他知道,那位居於皇宮的年輕陛下。

    其實正式踏上武道還不滿十二個月,不知道又該作何想。

    “這是難得的機會。”

    儒劍客梁白秋聲音略微放低,輕聲道:

    “不瞞駱老弟,龐首座親眼見識過那道法門。”

    “他聲稱穆天子所創下的那道法門包羅萬象,乃超越前人,萬古未有的聖人之道!”

    “這樣的評價,實在叫人好奇,到底有多玄妙、有多深奧!”

    “你我都是境界停滯許久,很難再有進步。”

    “說不準,那道武學總綱要就是機緣所在!”

    駱玉龍抿了一口苦澀茶水,眼神微動,不由望向講武堂門口的四十二座大碑。

    精鐵澆鑄,堅硬異常。

    有一層紅布籠罩,隔絕眾人目光。

    數丈之內,黑龍台緹騎甲士守衛森嚴。

    但凡有靠近者,皆被格殺。

    考慮到穆天子的威名,以及如日中天的大周王朝。

    無人敢去以身試法。

    “明日正午就是揭曉時刻,梁兄不妨隨我一起去梅園秉燭論道。”

    駱玉龍溫和一笑,由衷佩服道:

    “天子傳法,傳遍神州。”

    “別說德化坊,天京城北都沒有哪家客棧能空出房間。”

    梁白秋點頭應承,回答道:

    “待我拜見過龐首座,再與駱老弟敘舊。”

    兩人坐在茶寮相談甚歡,忽然有所感應,目光齊齊望向城門處的一道枯瘦身影。

    那個老和尚眼神渾濁,氣血衰朽,怎麽看也不像是武道高手。

    可無論是駱玉龍,亦或者梁白秋,視線就是被磁石牢牢吸引一樣。

    無法挪開!

    “心神失控,這是怎麽回事?!”

    駱玉龍大驚失色,他好似被鬼壓床了一樣。

    明明意識清醒,可身軀卻不聽使喚。

    豆大的冷汗從額頭滴落,無邊的懼意席卷而來。

    “高手!先天大宗師!”

    梁白秋喉嚨滾動,勉強保持鎮定。

    他像是泥雕木塑,呆坐不動。

    直到那個風中殘燭似的老和尚,緩緩地走進茶寮。

    “兩位施主,可否化給我一碗茶水解解渴。”

    嗡!

    駱玉龍、梁白秋的耳膜震動,宛如晨鍾暮鼓。

    身子不再僵硬,恢複活動能力。

    “大師請坐!”

    駱玉龍排出幾枚銅錢,讓茶寮老板送上茶水。

    老和尚麵容沉靜,並未多言。

    喝完一碗粗茶,有氣無力的問道:

    “敢問講武堂往何處走?”

    梁白秋指了一個方向。

    老和尚起身。

    低頭誦了一聲佛號。

    赤足而行。

    整條長街之上,除去駱、梁,再無誰人覺得不對勁。

    老和尚走得很慢,等他來到講武堂門口。

    那片空地的數十丈外,已經擠滿各色人物。

    就好像名山廟宇裏,那些為了爭搶第一柱頭香的瘋狂信眾。

    即便穆天子說過,四十二座大碑人人可觀之。

    但總有一群人自作聰明,覺得自己比旁人先一步看到,興許更能有所領悟。

    “你個賊禿驢,不長眼睛麽?沒見到這是什麽地方?”

    看到老和尚繼續往前走,一個攔路的潑皮大聲嗬斥,抬腳踹了過去。

    前者眼皮掀動了一下,看了後者一眼。

    渾濁的目光,波瀾不驚。

    可潑皮卻如遭雷擊,身軀震動。

    當場口吐鮮血,栽倒下去。

    “殺人了!”

    “番僧當街行凶!”

    “大膽狂徒!”

    “兵部衙門之前都敢放肆?”

    “……”

    聲浪卷動,衝擊過來。

    老和尚依然是不緊不慢地腳步,往前走著。

    有潑皮的同黨抽出一把牛耳尖刀,向他捅去,卻連皮膚都劃不破。

    老和尚不言不語,目光所至,擋路者皆死。

    一具具血肉之軀撲倒,沒了聲息,顯得很是駭人。

    漸漸地,人潮散開,再無誰敢靠近。

    望著抽刀的黑甲緹騎,老和尚終於停住腳步。

    講武堂門口。

    十丈之內,是禁地。

    有越線者,格殺勿論。

    這是陛下的旨意。

    “阿彌陀佛。”

    老和尚盤坐於地,那雙渾濁的老眼盯著四十二座大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