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覲見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章末彩蛋,學子覲見!)
“恭送殿下!”
在趙延洵講話完畢,後麵又經過兩項議程後,整個結業典禮宣告結束。
趙延洵離場,現場所有學子盡皆行禮送行,一眾官員也都跟著退場。
這些大人物離開後,現場學子才慢慢起身,然後三三兩兩交流起來。
而那些新進的學子們,則乘這機會和一眾前輩交流經驗,順便相互之間混個個臉熟。
被授職的學子中,留在元陽“中央”單位的胡閔等人,身邊聚集的人數最多。
當然了,未被授職的餘承堯是個例外,他被授職的幾名好友圍了上來。
“承堯,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何你們沒有被授職?”
這句話,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
餘承堯黃遠清這些人,是學子們公認的佼佼者,他們該有最好的崗位才對。
現在最著急的,莫過於前六名中,還不知內情的幾人。
寒窗苦讀為的什麽?還不就是為了手握權力施展抱負,可現在他們連官職都沒有,豈不是在理政學堂浪費時間。
餘承堯嘿嘿一笑,說道“這個……我也不清楚!”
他當然不會說出自己知曉的內情,那樣隻可能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黃遠清自然也不會說,於是少不了有人著急,但更多的人卻等著看笑話。
可這種狀態沒持續多久,隻見一名禮官返回,朗聲念道“本次結業學子,前六名者……殿下召見!”
聽聞這話,現場一片死寂。
三到六名的人,臉上雖然勉強保持平靜,但心裏已在高呼“殿下聖明”。
幸福來得太突然,他們的成績是有回報的,而且是出乎預料的高回報。
沒有人會以為,趙延洵召見隻是簡單聊聊。
這次覲見,必然會授予這前六人更高的官職,至少要比第七名的胡閔要好。
人心如流水,剛才還聚在胡閔這些人身邊的人,此刻紛紛來向黃遠清幾人道賀。
“恭喜諸位師兄……”
“我等還得以諸位師兄為楷模……”
“承堯,我就說你必非池魚,今日殿下召見,你要一飛衝天了!”
“承堯兄,借句古話……苟富貴,勿相忘啊!”
雖然是第二名的“榜眼”,但餘承堯的人氣是最高的。
“好了,有什麽話回去再說,現在你們六位……跟本官去王府!”
在禮官的催促下,餘承堯幾人不再廢話,跟著禮官離開了學堂。
眾人注視他們離去,結業的學子無疑是羨慕的,今日分別他們和黃遠清幾人,走的將是不同的兩條路。
…………
在禮官引導下,黃遠清六人出學堂後,便往王府方向走了去。
距離不是很遠,他們隻走了幾分鍾,就來到了王府正大門。
轉過身,禮官對幾名學子說道“爾等俱為英才,殿下特許……由中門入王府!”
由中門入王府,嚴格意義上來說,唯趙延洵一人有此資格。
憑此可見,趙延洵對他們極為重視。
畢竟科舉殿試,也隻有第一名的狀元,才能從皇城正門入宮覲見。
“進了王府,會有人引爾等入內,去吧!”
此刻,在經曆最開始的欣喜後,黃遠清幾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緊張起來。
以至於禮官提醒了兩次,他們才邁步向王府裏走去。
走上台階,兩邊是裝備精良,威嚴肅穆的侍衛,還有前方那高大的門楣,都在此帶給了學子們壓力。
在心跳加速中,他們一行走進了王府大門,裏麵一名太監正在等候。
“諸位請跟我來!”
他們這六人,都是第一次進入王府,雖然心裏緊張忐忑,但還是忍不住悄悄打量周遭環境。
隻聽走在前麵的太監說道“前麵是永安門,進了門便是永安殿,再往裏走就是謹身殿了!”
很快,他們已經被帶到了謹身殿外,幾人分兩列站在丹陛之前。
“爾等在此等候,咱家去向王爺通稟!”
說完這話,這太監就邁步走上台階,最終消失在眾人眼中。
眾人抬頭,前方是高大的殿宇,站在這裏隻會讓人覺得自身渺小。
大約過了幾分鍾,剛才那太監走出了大殿,站在高處對下方學子喊道“王爺宣爾等覲見!”
餘承堯和黃遠清站在前麵,他二人對視一眼後,邁動腳步台階上走去。
大殿內的情形,逐漸呈現在他們麵前。
除了侍立的太監,裏麵的人沒有幾個。
趙延洵端坐於王位上,下麵是兩位長史和紀善正劉青山。
邁步跨過門檻,眾人進入大殿之內。
在路上,禮官已經告訴他們禮節。
所以在殿內站定之後,六名學子隨即大禮參拜。
“叩見殿下!”
趙延洵便開口道“免禮!”
今天,他把這成績最好的幾人叫來,本質上是進行一次麵試。
不管治軍還是治吏,趙延洵都秉持著樹立典型的原則,讓其他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越是出生低的人,在趙延洵看來越適合當典型,因為他們激勵效果最好。
比如楊青秦昊這些人,當初被趙延洵誇為軍中楷模,如今皆已升到高位,成了軍中士兵立誌追趕的目標。
基於以上這些想法,趙延洵關注到了黃遠清。
即使黃遠清排名第三第四,但因其出身太過“恰當”,也會成為被授授官職最高的人。
當然了,授官是應該非常慎重的事。
所以即便黃遠清考了第一,但如果他接下來的表現確實太差,趙延洵也不會強推他上位。
“諸位都是學子中的佼佼者,所謂能者多勞,本王不得不讓你們多擔些擔子!”
雖然眾人還未入官場,但“多擔些擔子”什麽意思,他們還是能聽得明白。
“今日找你們過來,隻是想問你們幾個問題!”
此刻近距離與趙延洵對話,餘承堯幾人格外緊張,一個個低著頭猶如鴕鳥。
現場一片安靜,按道理說這時該黃遠清接話,可他根本不知道這規矩。
就在現場尷尬時,隻聽餘承堯開口道“請殿下垂詢!”
見此情形,一旁的劉青山心感失望,黃遠清雖然學問做得好,但和這些老權貴子弟比,接人待物方麵確實差許多。
但劉青山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他也是寒門出身,當初的他和黃遠清一樣。
殿內眾人各有心思之際,隻聽禦階上趙延洵發問道“爾等為何要做官?”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