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拿祖製說事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A+A-




                      太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三。

    京城已經下了三天大雪,這是普通平常的一天。

    此刻在長街上,二十餘輛囚車,正往城外徐徐駛出。

    如此大冷的天,囚車裏的人卻穿著秋衣,一個個凍得蜷縮著身體。

    若非如今是末世,老百姓要麽被約束在家,要麽忙著幹活兒,這般景象定會召來大批人圍觀。

    清冷的街道上,除了囚車發出的咯吱聲,就剩押送差役們的閑聊聲。

    隊伍前方,隻聽一名年輕差役問道“頭兒……這些位爺怕是到不了地方,就得死上好些個,到時候可不會怪咱們頭上吧?”

    一旁的絡腮胡孩子搓著手,吸了吸已經流出的鼻涕,而後罵道“你小子腦袋裏裝的是啥?還怪咱們?你以為他們腦袋上還有烏紗帽?”

    “死了……死了就死了唄,天寒地凍怪的了誰?說不定有人巴不得呢?”

    聽到這話,年輕差役不由問道“頭兒?誰巴不得他們死?”

    絡腮胡漢子冷聲道“你說誰巴不得他們死?誰讓他們下來的誰就想他們死!”

    “是皇上罷他們官?頭兒你是說皇上要他們死?”

    “你個蠢貨,皇上也是你亂說的?”絡腮胡漢子怒目圓睜,此刻還警惕著往四下看了一眼。

    好在他們說話聲音較小,而且其他人也在說話,所以沒人注意他們。

    “小子,你要是想多活幾天……就管好自己嘴巴!”絡腮胡漢子語氣森冷。

    見絡腮胡漢子真生氣了,年輕的差役連忙答道“是是是!”

    隊伍繼續前行,很快就出了京城。

    皇宮,乾安殿內。

    暖閣之中,皇帝趙維隆正在批閱奏章,在他麵前跪著一位大臣,並將官帽放在了身側。

    一邊批閱著,趙維隆一邊問道“愛卿真的要走?”

    “求皇上恩準!”

    他這位內閣大臣,在門生故舊大批被清出朝堂後,再賴在內閣就是不知好歹。

    這一個多月來,因貪腐、結黨和辦差不力,已有三批官員被罷官乃至下獄,其中既有京官也有地方官。

    這些人,有端妃拉攏的官員,但更多是他陸朝文的門生。

    就連陸朝文本人,也有不少奏章彈劾。

    識時務者為俊傑,陸朝文知道該怎麽選。

    趙維隆停下了手裏的筆,而後說道“你既然要走,那朕就不留你了!”

    “謝皇上!”陸朝文連續磕了三個頭。

    聽到皇帝同意自己告老,陸朝文心裏的石頭落了地。

    為陸朝文保留一份體麵,是在大清洗開始之前,趙維隆就立下的目標。

    事實上,被懲辦的官員之中,除了實在罪大惡極的被砍頭,其他人要麽是被流放,更多人是被罷官。

    趙維隆要平衡朝堂,可不隻是給另外兩黨做嫁衣,陸朝文這些人隻要活著,依然是趙維隆平衡朝局的籌碼。

    隻聽趙維隆歎息道“愛卿,你在朝為官多年,也算是勞苦功高,為我大晉除了不少力啊!”

    從語言上認可陸朝文,算得上給他一絲希望。

    “朕年紀尚輕,許多事都看不明白,也做不得主……愛卿若有什麽委屈,不妨現在說出來!”

    把不準趙維隆的心思,陸朝文答道“臣沒有委屈,隻怪臣禦下不嚴,才給皇上惹了麻煩!”

    趙維隆歎氣道“不管有沒有委屈,可現在形勢如此,有委屈也隻能往肚子裏咽了!”

    就在這時,暖閣外走來一小太監,稟告道“啟稟皇上,兩位閣老再為覲見!”

    “知道了,傳他們進來!”

    “是!”

    當這小太監離開後,趙維隆便對陸朝文說道“陸卿……你可以回去了!”

    “是!”

    陸朝文起身往外走去,剛出宮殿大門時,正好和王庭鶴二人碰上。

    次輔謝孝方停下腳步,問道“陸閣老,你這是……”

    陸朝文恭敬說道“二位閣老,老朽可當不起閣老之稱,就在剛才……皇上已經準了老臣之請,許老臣告老還鄉了!”

    “同殿為臣,這麽些年若有不周之處,還望二位多多包涵!”

    雖然皇帝準了他告老,但不等於說他已經安全了,若是這二人對他窮追猛打,即便他回鄉也難有好日子過。

    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任何事都是有分寸的,對內閣大員的清算自開國以來,也不過那麽兩三次,而且次次都有特俗原因。

    隻聽王庭鶴說道“陸閣老怕是想回去躲清閑,也對……如今糟心事太多,躲開點兒好啊!”

    一旁的謝孝方也開口道“能躲掉還好,那像我們……還得頂在前麵撐著,說是內閣大臣,不過是別人的傳聲筒罷了!”

    三位內閣大臣,三個可以稱得上對手,並互相鬥了多年的人,此刻竟跟老朋友一樣說話。

    這時有太監出來提醒“兩位閣老,皇上還在裏麵等著呢!”

    三人這才停止談話,王庭鶴二人進了大殿,而陸朝文心裏的石頭也已落地。

    從剛才兩人的態度,陸朝文可以判斷得出,自己告老不會被清算。

    再說王庭鶴二人進入大殿,在向趙維隆行禮後,隻聽王庭鶴開口道“皇上,大婚的吉日已經定好,就在明年正月十八!”

    “嗯!”趙維隆應了一聲。

    他的婚事,除了選誰當皇後他有過問,其他事都是這幫大臣操心。

    端起茶杯,趙維隆品了一口,而後問道“二位愛卿,朕依祖製改元、大婚、尊太皇太後,那麽有件事……是不是也該按祖製來辦?”

    這三件事,是按先後順序來排的,尊太皇太後被放在了最後,也就是說至少得到明年二三月。

    “請皇上訓示!”

    趙維隆徐徐說道“依我大晉祖製,受封藩王應該離京就藩,是也不是?”

    兩位閣臣盡皆愣住,當下情況特殊,就未令受封的藩王離京。

    當然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趙維隆為何此刻提出這件事。

    但隻要稍稍一想,就知道原因是什麽。

    作為皇帝,排除對自己帝位有威脅的人,這簡直太正常不過。

    趙維隆借著說道“內閣、六部,京城各衙,各郡長官,勸諫朕時都拿祖製說教,想來諸卿不會違背我大晉祖製!”

    “二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