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皇帝難
字數:5861 加入書籤
“參見娘娘!”
聽到身後響起的聲音,端妃徐徐回過頭去,隻看到了一漢子單膝跪地,垂手向自己行禮。
“你是何人?”
“臣袁海,奉王爺之命,保護娘娘!”
沒錯,此刻出現在端妃身後的,便是跟隨劉德到京城的總旗袁海。
他和他手下的人,已在京城待了兩年,已經用各種方式融入了京城。
端妃隨即問道“我兒可好?”
“娘娘,臣離開元陽已經兩年,並不知曉王爺情況,想來王爺天命所鍾,自是吉祥如意!”
端妃又問道“你在京城已經待了兩年?”
“正是,此前娘娘在長守齋,我們就在長守齋周圍待著,如今娘娘來了養濟院,臣等自然要跟過來!”
端妃點了點頭,又問道“劉德在何處?”
“已隨曹家大郎,一同往隴右去了!”
聽到曹雲輝也去了,端妃略微有些驚訝,但隨即便明白了自己兄長的決心。
“此去隴右,遍布艱險,你們該去保護他們,何必為我耽擱在此!”
對於端妃來說,保證曹雲輝把消息傳到隴右去,是比她個人安危更重要的事。
袁海連忙答道“娘娘安危,關乎重大,臣等豈敢怠慢!”
事已至此,再讓袁海帶人攆上劉德一行,在當下這種通信條件,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隻聽端妃說道“你不該來見我……若是被人瞧見,怕是性命難保!”
袁海答道“娘娘放心,左右無人!”
端妃平靜道“你該走了!”
袁海本想問能否幫什麽忙,話還沒出口端妃卻先下了逐客令。
恭敬行禮後,袁海轉過身要離開,走了兩步後忽然回頭問道“娘娘……剛才那幾個賤婦,可要將其鏟除?”
“不必!”
把這幾個人殺了,隻會平白引起麻煩,對端妃的處境毫無幫助。
畢竟你殺兩個,李氏就能再弄來兩個。
“是!”袁海恭敬應答,緊接著他又說道“娘娘,等時機成熟,臣等可以救您離開!”
眼下,端妃處於被很多人盯著,所以袁海才需找到合適時機搭救。
聽到這話,端妃終於提起了些許興致,說道“知道了!”
“娘娘放心,臣等一定豁出命去,保全娘娘周全!”
…………
皇城大內,乾安宮內。
皇帝趙維隆跪在偏廳,抬頭仰望著牆上的畫像,畫上之人正是死去的太安帝。
“爺爺……孫兒不孝啊!”
“江山交到孫兒手中,中原的怪物清剿毫無進展,西南本已向好的局麵卻致崩壞……”
“如今,西南已有反叛之象,朝廷之內黨爭不斷,南方各郡與朝廷離心,驕兵悍將尾大不掉……”
“爺爺……孫兒讓您失望了!”
“人人都想做皇帝,可真坐上了這個位置,才知是坐在火山上坐在刀口上……”
“爺爺……孫兒好懷念您還在的時候!”
皇帝趙維隆的低吟聲,在安靜的偏廳內格外清晰。
此刻他是真的心累了,無窮無盡的挫敗感,讓他已有了撂手不幹的想法。
至少麵對當下這爛攤子,趙維隆根本不知如何處理,他甚至起了退位讓賢的心思。
“皇上……”
聽到身後傳來的聲音,趙維隆當即大怒道“朕不是說了,任何人不得進來,滾出去!”
“臣妾聽說,皇上今日粒米未進,所以特來看看!”
回過頭去,趙維隆看了一眼門外端莊美麗的女子,下一刻又回過了頭去。
“皇後,你不該來這裏!”趙維隆語氣森冷。
來人正是皇後,也是薛景彥口中的甄家女兒,閨名喚作湘瀲。
皇帝生氣,這可不是小事,偏偏甄湘瀲毫不畏懼。
“臣妾違了皇上旨意,願意聽從皇上發落,但請皇上讓臣妾把話說完!”
雖然想聽聽甄湘瀲要說什麽,但作為皇帝自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趙維隆幹脆沒有說話。
“皇上身係天下,日理萬機,自當以龍體為重,皇上安康天下臣民才能安心!”
走進偏廳內,甄湘瀲直接跪在了地板上,向牆上太安帝畫像磕了頭。
然後甄湘瀲接著說道“不管有多少難處,皇上也要以龍體為重,否則先帝天上有知,也會責備皇上!”
聽了這些話,趙維隆有些愣住。
直到今天,他才發現自己皇後非同尋常的一麵。
趙維隆自幼喪母,父親一門心思穩固儲位,於他而言身邊從來沒有親近的人。
可在今日,聽了皇後這一番話,趙維隆內心某個角落被打開了。
“皇後……”趙維隆心情複雜,想說些什麽卻又無從說起。
此事甄湘瀲說道“臣妾知道,皇上有無盡多的難處,很多難處還不能為外人道!”
“世人皆言夫妻同心,若皇上不嫌棄的話,臣妾願意聽皇上說話!”
講到此處,甄湘瀲展顏一笑,說道“臣妾雖愚鈍,卻也讀過一些書,說不定還能替皇上出主意……”
看著妻子明媚笑容,趙維隆心情好了許多,臉上陰霾也一掃而空。
“皇後……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既如此,皇上何不先去用膳?”
愣了一下,趙維隆當即道“好就依皇後所言!”
正當二人起身,還沒來得及走進大殿,就聽外麵有人通稟道“啟稟皇上……吏部侍郎黃誌成覲見!”
黃誌成,是趙維隆上位的最大功臣,他的官職在一年內變了兩次。
從太子府詹事,到戶部侍郎,再到現在的吏部侍郎,他的實權在步步高升。
按趙維隆的打算,下一步他就要推黃誌成入閣,以頂替致仕的陸朝文。
聽到稟告,趙維隆無奈對身旁妻子說道“皇後,看來這頓飯,得晚一些才能吃了!”
“臣妾在宮裏等著皇上!”
二人約定好後,趙維隆來到了偏殿內,命人將黃誌成請了進來。
黃誌成行禮之後,沒等他開口趙維隆已先問道“先生,可是又有什麽壞消息?”
雖然已經做了皇帝,但趙維隆還是稱黃誌成為先生,這是有意抬高他的地位。
黃誌成一本正經說道“皇上……臣沒有壞消息,反倒有好消息傳來!”
“什麽好消息?”
“前些日子,臣修書吳陽方老先生,請他到京城來向皇上講學,今日收到方老先生回應……他已同意了!”
聽到這話,趙維隆神色一振,連忙問道“先生所言當真?”
“臣豈敢欺君!”說完這話,黃誌成又跪在說道“但臣擅作主張,還請皇上治罪!”
“先生何出此言?”趙維隆有些疑惑。
黃誌成說道“皇帝之師,必為天下楷模,豈可微臣一人定奪,臣有欺君之罪!”
這話可一點兒不假,黃誌成此舉確實有僭越之嫌。
思索之後,趙維隆沉聲道“事急從權,先生並無過錯,何況方老先生為當世大儒,先生選之並無差錯!”
這位方老先生為當世大儒,他所造就的梅林學派,在南方數郡學子中影響頗深。
請他到京城來講學,可以幫趙維隆收束南方學子之心,加強南方數郡對朝廷的向心力。
如今朝廷財政,全靠南方數郡支撐著,才能保證中原各郡軍隊供給,才能保證京畿之安危。
聽了皇帝這番話,黃誌成叩頭道“多謝皇上寬宥!”
“先生不必如此,你我雖是君臣,但卻親如師徒……”
“臣豈敢!”
“先生可用過午飯?”
“臣還未來得及……”
趙維隆當即道“正好朕也未曾用膳,幹脆就一起吧!”
“臣……”
“先生切莫推辭!”
遲疑片刻,黃誌成答道“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