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躊躇滿誌
字數:6448 加入書籤
北地郡,北安府,新成立的布政使衙門外。
一隊騎士停在外麵,為首之人乃是閆建章,他現在仍任北地都司都指揮僉事。
在都使未到任的情況下,閆建章就是北地都司最大的官。
剛才他在府城外,檢查北安衛的訓練情況,卻被屬下傳信說王府使者來了,讓他到布政使衙門外迎接。
下馬之間,閆建章未作停留,而是徑直往衙門內走路去。
新成立的布政使衙門,雖然砍去了些無用部門,但各號官吏加到一塊兒,足足有二十多號人。
這也多虧了理政學堂,多虧了他們不斷輸送人才,北地軍各級衙門才能搭建起來。
進了布政使衙門,隻見大堂內各級官吏已經聚,見他到來眾人目光都聚了過來。
見此情形,閆建章不由感到詫異,難道這是專門等自己?
此時,羅倫從大堂內迎了出來“閆僉事來了!”
閆建章連忙上前,同時問道“羅大人,聽說王爺使者來了?”
羅倫轉身一指道“沒錯,在大堂內等著!”
閆建章順著手指方向看去,隻見一太監裝束的青年坐在上首,目光之中滿是冷厲之色。
可惜閆建章不認識林全,若他知道林全等著自己,一路上心都得懸起來。
畢竟林全凶名在外,已經有不少官吏栽在他手裏。
羅倫在一旁介紹道“這位是王府林公公,是殿下身邊伺候的!”
“見過林公公!”
雖然看不起太監,但閆建章麵子功夫做得很足。
林全微微點頭,絲毫沒把閆建章放在眼裏,後者心裏雖然不舒服,但也隻能憋著。
隻見林全站起身來,對現場眾人說道“既然人已經到齊了,那就準備接詔吧!”
趙延洵花費了第一季度的技能點,給北地郡各府縣建立了通訊網絡,一般來說不需要人力傳送消息。
如今林全親自帶著詔書而來,顯然是有重大事情宣布。
想到此處,眾人連忙站好隊列跪在地上。
隻見林全身旁小太監打開一個錦盒,林全從裏麵拿出了一份詔書。
站到書案前,麵對前方跪著的一眾官員,林全朗聲念道“大王詔……”
“今兵馬司十五衛,皆已渡河部署隴右,北地郡各項事宜,當由諸文武官員署理……”
“今為明其權責,特作如下安排……”
說道此處,林全聲音稍微停頓,卻把所有人好奇心勾了出來。
明其權責,還要做如下安排,肯定是有關人事上的調整。
“免去閆建章北地都司都指揮僉事之職……”
似乎有意捉弄,念到這裏林全停頓了下,讓閆建章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整個人甚至有些萬念俱灰。
“授北地都司都指揮使之職!”
這句話,又把閆建章從深淵裏拉了出來,讓他高興得差點兒叫出來。
從今天起,他便是正牌的都指揮使了,也算是得償夙願了。
緊接著,林全繼續念道“免去羅倫北地布政使之職,授北地巡撫之職……”
從布政使到巡撫,雖然品級上升了,但在北地這一窮二白的地方,其中沒有任何差別。
正當這二人以為,詔書已宣讀完畢時,林全卻接著念道“加樞密副使銜!”
加羅倫為樞密副使,這裏麵區別可就大了。
按王府現在製度,各地衛所皆由樞密院掌握,如果給羅倫加上樞密副使的銜,那他就有了幹涉軍事的權力。
“太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
詔書宣讀到這裏,才算是真的結束了。
隻聽林全說道“兩位,往後北地郡軍政之事,王爺可就交給你們了!”
隻聽羅倫答道“臣等定當竭盡全力,維護北地穩妥平安!”
他是北地巡撫,還掛了樞密副使的職銜,這個時候當然該他答話。
但權力越大責任也越大,以至於讓羅倫更多了幾分謹慎。
…………
隴右,元陽,雍王府。
謹身殿東北角,趙延洵的書房內,此刻他坐在椅子上,書案前擺著一張屏風。
屏風上貼著一張紙,上麵寫著一排排名字,許多名字上已經畫了圈,後麵還加了備注。
此刻,趙延洵盯著這麵屏風,看了已經足足有半個小時。
這種大規模的人事安排,讓他必須要慎重再慎重。
反複思索,確定沒有遺漏後,趙延洵說道“霍安,收起來吧!”
“是!”
房間內,也僅有霍安一人侍奉,隻因他這人嘴巴最緊。
霍安忙碌時,趙延洵又說道“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去講武堂,不要走漏了消息!”
“是!”
這些收編後的千戶及以上軍官,如今都在講武堂接受“改編”。
趙延洵明天過去一趟,算是對這些人最後的麵試。
“麵試”過程中如果不出意外,剛才確定好的人事安排就不會變。
如今十五衛大軍已改編完畢,趙延洵手中軍力空前擴張,他已迫不及待想將這股力量利用起來。
所以,將各衛所人手補齊,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
接下來東出鎮西關,攫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是他變得強大的必經之路。
收拾好東西,霍安退出了房間去,趙延洵吩咐的事他要盡快去安排。
此刻,趙延洵從椅子上起身,在書房內來回踱步。
他在思考接下來要麵臨的,讓他一直感到非常糾結的問題。
打出鎮西關,穿過河內郡,下一步就到了京畿郡。
如今皇帝老爹在,父子二人關係該如何處?或者說趙延洵和朝廷的關係該如何定?
讓他交出權力?那是萬萬不可能的,除非他死。
若不交權,依朝野上下對他的厭惡程度,朝廷必會派大軍清除他這“叛賊”。
這個問題,趙延洵一直都在逃避,但這一刻他的目光變得堅定。
“父皇,即便你對我還不錯,真要到了那一步,我父子二人怕是免不了兵戎相見!”趙延洵的喃喃自語,他已做好與朝廷開戰的準備。
隻有將整個國家納入統治,獲得大量升級名額後,他才有能力真正肅清亂世。
“父皇,到時候您可別怪兒子不孝,您去做太上皇也沒啥不好,至少不用再受朝臣們的氣了!”
事實上,趙延洵對太安帝有感激之情,畢竟這便宜爹對他著實不錯。
走到書桌前,趙延洵拿起鬥筆,運筆如刀寫下四個大字。
看著紙上狂放的字跡,趙延洵哈哈大笑起來,他已經決定好自己要走的路。
就在這時,書房外響響起了動靜,趙延洵感知能力一開就知道是誰來了。
“啟稟王爺,王妃娘娘來了!”
趙延洵邁步迎出去,此刻薛寶筠在兩名侍女陪同下,已經來到了書房外的過道。
站在書房門口,趙延洵還沒來得及說話,便聽薛寶筠問道“何事讓王爺如此高興?”
趙延洵答道“春耕圓滿完成孤又豈能不高興,愛妃此行何事?”
薛寶筠笑著答道“臣妾今日過來,是想跟王爺借樣東西!”
拉起薛寶筠的手,趙延洵親切問道“什麽東西?”
這種親昵動作,薛寶筠從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已勉強能接受了。
但終究外麵人多,於是薛寶筠邁步進了書房,隨即說道“臣妾是想給王爺借點兒時間,去看看宏兒這孩子!”
聽到這話,趙延洵不免尷尬起來。
他的事情太多,確實對兒子的關心不夠,以至於都要薛寶筠來催了。
在他將要答話時候,卻聽外麵霍安稟告道“啟稟王爺……兩位長史兩位樞密使求見!”
這讓趙延洵更加尷尬了,眼下十萬大軍進入隴右,人吃馬嚼各種事多得不得了,這四人聯袂而來肯定是為此事。
“愛妃稍後,孤去去就來!”
“王爺別誤了正事,臣妾方才所說不過玩笑話!”遇到正事,薛寶筠總是知情識趣的。
而在趙延洵離開後,薛寶筠並未著急離開,而是在書房內遊覽起來,這地方薛寶筠來的次數不多。
書房內有各種書籍字畫和擺件,以及一些小玩意兒,但吸引住薛寶筠目光的,卻是桌子上的那副字。
“唯我獨尊!”
來到書案前,薛寶筠不自覺念出聲。
薛寶筠書法上亦有造詣,從書桌上四個字裏,她感受到了丈夫的雄心。
那是淩絕頂時,目空一切的豪氣,亦有自身無比自信,看淡艱險的沉穩。
拿起書卷,薛寶筠喃喃道“有夫如此,吾之名諱,怕是將輝耀千古了!”
王府如今兵強馬壯她知道,趙延洵雄心勃勃她也知道,未來要發生什麽她已能猜到。
太宗皇帝趙洪章,文治武功光耀古今,他的皇後張氏也成了一代賢後。
此刻,薛寶筠想起自己嫁入王府時,第一次進皇宮時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