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夜未眠

字數:4747   加入書籤

A+A-




                      夜色降臨,元陽城逐漸睡去。

    伴隨著趙延洵的返回,今晚注定有許多人睡不著。

    曹雲輝到元陽這幾天,沒少跟王府官吏交流。

    在他的宣傳下,官員們知道了趙維隆有多惡毒,也知趙維隆執掌下的朝廷有多羸弱。

    這導致的結果是,讓王府官員都隱隱覺得,王府應該起兵剿賊,而且剿賊成功的可能性還很大。

    而一但剿賊成功,雍王就會成為皇帝,當官的便有堪比開國的功勳,名垂青史也不是沒可能。

    在這種想法支持下,關和泰找到了周承平。

    走進周家小院,卻見周承平正在推磨,這讓關和泰很是驚訝。

    雖說如今已到末世,但管理西北兩郡的長史官,居然還要自己磨白麵,說出去未免有些可笑。

    但若站在周承平麵前,正常人都會笑不出來,誰能笑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呢?

    站在昏暗燭光下,關和泰歎息道“老周,你何苦如此?”

    周承平並未停下,一邊幹活兒一邊說道“苦嗎?我覺得不苦,幹點兒活兒,鍛煉筋骨,沒什麽不好!”

    這就等於把話聊死了,以至於關和泰愣在原地,都不知該說什麽。

    即便不貪汙受賄,周承平也能過上寬裕些的日子,眼前一切真就是他自找的,隻因不願多拿公家一絲一毫。

    這時卻聽周承平說道“反正你來了,閑著也是閑著,不如來幫我幹活兒,等會兒請你喝茶!”

    關和泰無奈道“你自己舍不得請人幹活兒,倒使喚起我來了!”

    趁著這句話,關和泰也跟著幹起了活兒,心裏盤算著接下來如何說話。

    咯吱咯吱幹了許久,關和泰忍不住開口道“你可真是沉得住氣!”

    “你是想說京城的事?”

    “難道不該說這事兒?”

    見周承平不說話,關和泰便道“京城有竊國弑君之賊,殿下聞之雷霆震怒,我們做臣子難道不該做些什麽?”

    事實上,關和泰來找周承平,就是想與其聯手行事。

    行何事?自然是行勸諫之事,推動趙延洵起兵剿賊。

    沉默幾息後,關和泰撂下手裏的家夥什,說道“老周,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不明白?”

    如今文官之中,雖以周承平這位左長史地位最高,但卻是右長史成文光勢力最大。

    之所以會如此錯位,一方麵是因為周承平不善爭權,二是因為隴右出身的官員,天然就與成文光親厚。

    若關和泰還在長史司,便不會讓成文光做大,如今一個人也能把事給辦了。

    麵對關和泰的疑問,周承平思索一番後,說道“我覺得……這事兒還得慎重!”

    “什麽叫還得慎重?”關和泰麵帶不解之色。

    “京城情形如何,僅是曹雲輝一人之言,就怕此人蒙騙殿下,將王府引上不歸路……”

    感歎號是萬萬沒想到,周承平會說出這樣的話。

    如今王府兵強馬壯,真假這什麽的還重要嗎?還不是誰拳頭大誰道理大。

    眼下,他們隻需推著雍王前進一步,王府大軍就能掃平一切,讓雍王府下所有人立靖國之功,加官進爵名垂青史。

    這才是正常的腦回路,而不是如周承平這般死腦筋。

    此刻關和泰算是明白,為何周承平對此興趣不高,原來他倆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老周,我勸你莫要妄言,為臣者當解君父之難,而非胡思亂想!”

    這是作為多年老友,關和泰對周承平善意的提醒,而且這話已經說得比較露骨。

    周承平沒有答話,但他心裏明鏡一般,關和泰話裏的意思他能聽懂。

    隻是多年來受到的“教育”,讓他做不到某些事情。

    十五衛大軍直奔東南,周承平即便再蠢也明白趙延洵的心思,何況如今還有曹雲輝帶來的消息。

    對此,周承平不再說話,而關和泰隻能歎氣。

    既然勸不動,關和泰便決定單幹,他自己一個人也能做事。

    他倆這邊談得不痛快,府城另一邊的成文光府上,此刻也迎來了兩位朋友。

    夜晚登門的,是庫管正丁彥和典儀正許安,此二人都是隴右係官員,算得上是成文光的心腹。

    待房門關上,隻聽成文光說道“奉祀殿已供奉皇上和端妃娘娘靈位,剛才殿下已去奉祀殿守靈!”

    這一消息,丁弘和許安也已知曉。

    丁弘比較直接,很是幹脆問道“大人……接下來如何行事,您可有打算?”

    成文光答道“如何行事,得依殿下的心思來!”

    “請大人明示!”許安接話道。

    成文光端起茶杯,捋著胡須說道“十五衛大軍開赴鎮西關,殿下的心思你們當真不明白?”

    “如今朝中有國賊,殿下起兵剿賊名正言順!”

    說到此處,成文光表情嚴肅道“咱們要做的,就是盡為臣者之忠,勸諫殿下承天命,行王道,誅國賊……取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事實上,丁彥二人也是這樣想的,但誰都不願做出頭鳥,所以才找上了成文光。

    “從明天開始,你們都要動起來,去拉動咱們的人,一同上奏勸諫殿下!”

    成文光歎息道“君父蒙難,為臣者豈有坐視之理!”

    這個時候搞事,有點兒類似“勸進”的效果,自然是動靜鬧得大的人,往後得得好處最多。

    對於這件事,成文光已有了很係統的想法,眼下隻需有人去執行。

    “卑職明白!”

    成文光笑了笑,隨後說道“明白就好!”

    “兩位……這件事辦下來,我等必能留名青史!”

    事實上,除了周承平這種道德完人,王府高官們想的都是身前生後名。

    為了權力地位和青史留名,他們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那怕京城那位是順位登基,那怕曹雲輝沒有傳來消息,成文光這樣的人也會在恰當時候,推著趙延洵踏上至尊之路。

    在隴右這片出過太宗趙洪章的土地上,對“天子者兵強馬壯”位置的道理,官員軍民都要理解得深刻一些。

    “明天……我們就去聯係同僚!”丁彥說道。

    隻聽許安問道“除了元陽的人,各府縣的官員……是否也要通知!”

    成文光點頭說道“當然要通知,我剛才說了,要盡可能把聲勢搞大,如此才能體現出眾望所歸!”

    這時丁彥說道“如此說來,不止府縣官員,便是元陽府的百姓,也可以讓他們請願!”

    百姓人數眾多,鼓動百姓們請願,這法子卻是成文光沒想到的,這就是一起商議的好處。

    隻聽成文光說道“聲勢要盡可能弄大,你們各自去想法子!”

    “明天,咱們的人至少要上十道奏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