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合辭勸諫

字數:4579   加入書籤

A+A-




    

    “大夥兒快看……殿下出來了!”

    奉先門外的一聲驚呼,讓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掃向了奉祀殿大門處。

    “當真是殿下!”

    “成大人一份奏疏,總算把殿下請出來了!”

    “殿下……殿下終於出來了!”有人喜極而泣。

    有人歡呼“殿下,殿下……”

    奉先門外亂糟糟的,這個時候又到了掙表現的時候。

    關和泰先發製人,當即大聲道“諸位……此乃宗廟重地,不可喧嘩!”

    沒有周承平的幫忙,勸諫第一大功落在了成文光頭上,但這第二功臣的位置,關和泰絕不會放過。

    “驚擾了先帝神靈,諸位萬死難贖……”

    有了關和泰的提醒,現場逐漸安靜下來,而趙延洵也已走下奉祀殿的台階,此刻正向宮門處靠近。

    當他來到宮門處,守衛在外的侍衛們當即讓開。

    跪在外麵的大批官員,見趙延洵停在台階上,紛紛叩首參拜道“臣等叩見殿下!”

    目光掃向眾人,趙延洵沉聲道“諸位愛卿免禮……”

    待眾人起身後,趙延洵接著說道“諸位愛卿,父皇母妃遇害,孤痛失雙親,悲憤難已……王府諸事,就拜托給諸位了!”

    聽到這話,眾人心頭便是一緊,怎麽就不提起兵報仇的事呢?

    隻見成文光上前一步,說道“殿下悲痛,臣等感同身受……”

    “可如今廟堂之上,逆賊秉政,殿陛之間,奸佞為伍……殿下為先帝所立嗣君,豈能坐視不理?”

    好家夥,這成文光是啥話都敢說,連趙延洵是嗣君都整了出來。

    所謂嗣君,就是老皇帝死後的繼任君主,如今太安帝已經死了,就等於說趙延洵是合法的皇帝。

    好在趙延洵沒這麽無恥,至少現在他還沒想著直接稱帝,這樣做隻會讓世人懷疑他別有用心,不利於後期通知全國。

    西北兩郡無論他做什麽,所有軍民都會全力支持,可放大到全國可不是這樣,所以趙延洵必須慎重。

    成文光話音才落,又聽關和泰勸諫道道“殿下,先帝為奸賊所害,殿下既為臣亦為子,與朝中逆賊不共戴天……豈能枯坐宗廟,無動於衷?”

    兩個人的話,都是勸趙延洵起兵報仇,說得全都言辭懇切。

    有了這二位帶頭,現場一眾大臣全都憋不住了,勸諫之語是一輪接一輪。

    “父母之仇,君父之仇,深如血海,殿下豈能不報?”

    “殿下素來愛民,如今朝中奸邪秉政,害死百姓無數,為國為民……殿下皆應起兵討賊!”

    “殿下承天之命,天心既人心,萬民百官所請,還請殿下順天意而行……”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現場熱寶得不像話。

    照他們這樣說法,如果趙延洵不起兵的話,就不是忠臣,更不是孝子,而且拋棄了國家,致黎民百姓安危於不顧。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不起兵,那就逆天而行。

    “孤……悲痛萬分……實在是……”此刻,趙延洵擠出了幾滴眼淚。

    “殿下……速速決斷吧!”成文光又往前走了一步。

    “還請殿下速速決斷!”

    一眾官員盡皆上前,帶來了一定的壓迫感。

    穀<spa>  這個時候,關和泰膽子更大了些,隻見他又往前跨了一步,直接踏上了奉先門外的台階。

    望著上方站著的趙延洵,關和泰直言道“殿下……起兵討賊,方能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有他帶了節奏,現場眾人又都諫言道“殿下,起兵討賊吧!”

    此刻,站在後方的胡大彪等人,也都期待著趙延洵給出回答。

    抹去眼淚,趙延洵站直了身體,目光掃向在場眾人。

    所見之處,盡是一片希冀目光。

    到了這個時間,氣氛烘托得也差不多了。

    趙延洵深吸了一口氣,而後對眾人說道“各郡府縣照常施政,各都司衛所依此前詔命布置……”

    十五衛大軍主力,如今在向鎮西關行進,到達後會依方案入關剿滅喪屍,趙延洵這裏拖幾天完全不礙事。

    不管是起兵討賊也好,還是東出擴大地盤也好,王府大軍一直都在做。

    隻聽趙延洵接著說道“既為臣子,本王當為先帝守靈七日,卿等不必再勸!”

    見眾人麵帶失望,趙延洵又說道“如今守靈已滿兩日,五日之後,本王於永安殿召開大朝會……與諸卿議定討賊事亦!”

    與諸卿議定討賊事宜,這話等於說趙延洵決定要討賊了。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總算是把這件事給定下了。

    隻聽眾臣皆道“殿下聖明!”

    趙延洵又補充道“王府治下,知府及以上者,各都司都使,兵馬司指揮使,侍衛司千戶……皆可列朝!”

    一般的大朝會,可不會把人聚這麽齊,如此可見五日之後的大朝會,將是起兵討賊的總動員。

    “長史司,樞密院……要將此事通知下去!”

    “臣領命!”成文光二人答道。

    說來也是奇怪,統領長史司和樞密院的,該是左長史周承平和樞密左使陳安明。

    前者未出現在此,後者年老沒了爭先之心,都讓搭檔在此間出盡了風頭。

    吩咐完這件事,趙延洵整理了衣冠,而後說道“宗廟乃神聖之地,諸卿不可聚眾驚擾,在此地向先帝叩頭後,你們就各歸其位吧!”

    “遵命!”

    磕頭自然不能亂糟糟的,於是成文光與關和泰開始招呼眾人,站好班列一同叩拜。

    在他們忙碌之際,趙延洵已折身返回,徑直往奉祀殿方向走了去。

    當他踏上奉祀殿台階時,後方已響起了官員們的叩拜聲,

    大殿門扉內,薛寶筠看清了方才一切,這確實是一場別開生麵的大戲。

    跨入大殿,看向一旁站著的薛寶筠,趙延洵沉聲道“除了玉妃歇著,讓其他人都過來,隨本王在宗廟盡孝!”

    薛寶筠當即答道“臣妾這就派人通知姐妹們!”

    應承了這件事,薛寶筠便立刻去安排,而趙延洵則往宗廟內走了去。

    沒走兩步,他就停在太祖隔壁的神龕外,裏麵供奉的是太宗趙洪章的神位,上麵還有他的衣冠塑像。

    盯著前方神位,趙延洵挺直而立,說道“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吧!”

    當年的秦王府,如今的雍王府,人已經全換了,但事還是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