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077 話癆春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A+A-


    第77章話嘮春

    阿春滿臉寫著“給我康康,  我要康康”的進去,可惜那段早就拍過了,電影都進入尾聲階段了。阿春十分的失望。

    衛思榮還生氣呢“你不如等後年先來啦!”

    忙於工作的端水大師阿春“我特地的,  免得影響你入戲。”

    後者被她氣笑了“是哦,講得好有道理……我信你才有鬼,  還是撒旦那種。”

    劇組的人看到兩個人打打鬧鬧,都表示無任歡迎,  因為阿春請客下午茶。衛思榮這時候也有了些家底,  沒少在劇組請客,  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兩個是一對——倆敗家仔。

    拍攝接近尾聲,大家也都很放鬆了。

    這部電影是藝術片,還是內容比較晦澀但情感表達十分奔放的類型,  顯然如果放在西方國家會比較受歡迎,放在紅港這種說封建也封建說開放還很不開放的地方,結果也隻能是撲街。

    不過導演是老導演了,早就預計好會票房不太好,所以其實預算也很少,  這部是衛思榮還沒紅的時候訂好的,  六個演員全都是新人價,就這樣他還算新人裏價格最高的明星臉呢。

    阿春看過這電影,純粹的藝術片,但在內容深刻上明顯不如另一部去年的大熱。

    至於《一天》它在類型上屬於商業片,  隻不過內容多了一些藝術性,不算純商業片。

    本來阿春是有一點期待自己能不能趁著年代早混個紅港的電影獎項,但是唐君生在說幫她報名國外獎項的時候跟她說了,去年的電影公司要報的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甚至最佳男主之類的大獎主要會報《最好拍檔》——潛台詞,  別抱希望,畢竟在新戲劇,還是三位老板是大頭。

    不管是從公正一點的角度還是非公正一點的角度,《一天》都不占優勢,阿春也就放棄那個閑心折騰紅港的獎項什麽的了。

    三大的倒是一定要爭取一下,她還剪了《一天》歐洲版的特供片。

    最後的結果是衛思榮告訴了阿春他不斷循環的真相,阿春這一次主動跳了樓。

    “這是記者的職業不是嗎?”

    “如果我這次真的死了,我希望曝光整件事的人是你。”鏡頭給到阿春的家,裏麵都是各種獎狀,報道,都是她曾經的豐功偉績,一個有信念有野心的女記者形象躍然浮現在眼前。

    “阿春”這個角色在之前的版本裏更像是凸顯阿榮的工具人,但在這一版的特供版裏,阿春削弱了愛情的部分,不是沒有而是顯得更含蓄,更曖昧。

    “做記者的第一準則是要客觀看待事物。什麽是客觀?真的有客觀存在嗎?一篇報道,隻要寫出來,就一定不會是客觀的,我們不過是在假扮客觀,來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

    “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記者。”

    前三分之二的部分在製造美好,後三分之一的部分在撕裂美好。

    結局是阿春爭著眼睛躺在地上,鮮血淋漓,背景音說著那些話。

    “這位是我們的新主編。”鏡頭裏重新出現了衛思榮,這次他沒有西裝筆挺,更生活化的裝扮,很自然地站在那裏,對著大家微笑。

    他的襯衫上掛了隻鋼筆,跟之前阿春用的鋼筆一模一樣。

    這個版本是阿春剪的最久的,包括最後一個鏡頭都是她懵衛思榮,叫他演得囂張臭屁一點。

    凡是有能力的人都是不好控製的人。

    在此基礎上,《一天》其實本質上就是個傻白甜的戀愛故事,阿春這麽一剪,“阿榮”和“阿春”就在職業上起了一個傳承的作用,今天的阿榮,就是昨天的阿春。

    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個職場劇情。

    由此而來,那些曖昧的愛情就帶了幾分社會色彩,角色完全調轉,從大男主爽文變成大女主爽文。哪怕阿春死了,但阿榮也不過是延續她的精神的一個傀儡。

    但是換個角度,說阿春為了斬斷阿榮的循環帶著對這世界的失望去死也可以。

    再有就是對媒體行業的探討,衍生出記者們的眾生相。

    或者多種原因都有,電影藝術的魅力,人們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所以阿春始終沒有砍掉情感部分,f國人總喜歡浪漫,阿春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為愛人去死了,r國的那些少女心音樂就都變成了成人向的英文小黃歌。

    當然重點還是在於人性。眾所周知,三大還是最喜歡人性主題,隻要圍著人性轉,愛啥片子啥片子。

    這也是阿春要修改的原因,原本的“阿春”太紙片人了。

    不過因為沒有人看過,阿春自己也不知道普通觀眾的觀後感怎麽樣,雖然說是為了套獎,其實也有在歐洲那邊再賣一份的打算,畢竟她以後想拍藝術片,紅港肯定是要撲街的。

    總不能每回都自己賠錢,她想拍的題材太多了。

    “這麽了不起哦,”衛思榮聽說阿春是來做這個的,搭搭她的肩膀“一定去的,還怕你紅了飛了我呢。”

    他看出阿春的緊張了,去國外哦,那麽大個電影節,緊張都不出奇。

    阿春拉著他的胳膊,力道不輕的搖來晃去。

    “你紅了不要忘了我就好啦。”

    衛思榮被她搖的像摸了電門,渾身上下哆哆嗦嗦地逗她“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的……”

    阿春失笑,爛gag之王。

    沒多久,副導演叫人繼續拍戲,衛思榮把林珊珊介紹給阿春,阿春看到本人,有點恍然,這位演技確實很好,就是運氣不太行,後期去演電視劇了。

    就是林珊珊看到阿春,有一丁點尷尬的樣子。

    林珊珊屬於那種拍戲沉浸式的體驗派,把自己代入角色,入戲太多就難免有點難脫戲。

    “阿榮跟我推薦你哦,他說你演得好好,天生的演員來的,阿珊,我叫你阿珊你不介意吧?你之後有沒有空檔,來我這邊試個戲?”阿春以為她羞澀,幹脆自己打開話題。

    “呃……”林珊珊有點茫然,她不怎麽看八卦,不知道阿春是導演。

    阿春意識到了“《阿榮的一天》,是我導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

    “看過,好好看!”林珊珊眼睛亮了。

    真好,現在想找個不到處收八卦的演員也很難得了。

    阿春看林珊珊更滿意了,感慨著問對方有沒有固定的經紀公司,拍戲的習慣是怎麽樣的。

    “我有自己的經紀人,沒想過要簽公司。”

    林珊珊的情況還挺特殊的,她的經紀人跟梁實的導演們比較熟悉,所以不簽約也能有合作,隻是始終不如本公司的機會多。

    不過呢,林珊珊不喜歡軋戲,要是她簽了梁實肯定也要連軸轉,於是跟經紀人說不想簽。

    而且她現在還是個隻拍了一部戲的新人,也沒什麽人上趕著簽她。

    除了阿春這個奇葩。

    林珊珊覺得阿春不愧是阿榮的女朋友,兩個都很有眼光。

    有眼光的阿春鼓勵她,有一個劇本,肯定還是會賠錢的這種,但是呢,很挑戰演技“演一個記者,不是花瓶的那種,很困難的哦。”

    阿春這次的主角依舊是沒新意的記者。

    本來是社工的,偽紀錄片,講殘疾人士的社會環境和人生境遇。

    看到林珊珊的一瞬間,阿春就來了靈感。

    城寨劇本有了。

    既然不能進去拍,那就在外麵拍一拍,拍從城寨裏出來的人,反正她已經知道了城寨裏麵是什麽樣子。

    “兩個時間段,你演年輕時的女主角,一個從城寨裏出來,不想回去卻始終擺脫不了陰影的女仔。”

    大家其實第一次見麵說話不超過十分鍾的林珊珊“……”

    喂喂,好像哪裏不對吧?我剛剛答應了?

    說是這麽說,但實際上阿春的描繪徹底吸引了林珊珊,哪怕阿春十分不靠譜的說劇本還沒完成(完成了,但臨時要換),她要是有工作可以先接,反正阿春自己也有工作。

    林珊珊也能夠接受,沒經驗好糊弄是一回事,實際上林珊珊也不是傻瓜,阿春這樣起碼比那種今天不知道明天拍什麽的導演要強得多,林珊珊之前做模特的,廣告導演經常拍腦門就上。

    而且起碼阿春之前的作品一看就用了很多心思。

    反正內容要比其他導演的豐富得多,林珊珊也去看了,看完之後她還去又刷了兩遍,這年頭想找不是武打片還適合女仔看的電影太不容易了“無所謂的,我可以等。”

    阿春抬眼,再次感到驚訝,這對一個正當年紀的女演員是多難得的話。

    “劇本完成看過也要簽保密協議的。”

    這下林珊珊也驚訝了,這年頭的簽約真的是相當一言難盡,通常都是講好錢數,有些還隻給一半的。簽約都是之後的事情了,像阿春這樣看個劇本都要簽合同的真沒見過。

    阿春給她解釋“完成劇本是真的完成,不是一半加場景和大綱。”

    林珊珊理解了,對阿春的印象也更好了。

    “有一件事,”林珊珊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阿春在工作上這麽配合,以後肯定還要接觸,總不好留下隔閡“我同阿榮真的就拍戲而已,那……那場果戲,拍完之後他即刻拿衣服擋住我了,所以我們隻是同事,沒有其他,我講真的,我有男朋友,是我經紀人,你可以放心。”

    阿春沉默。

    阿春笑死。你是天才,,網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