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壞猴子一天(上)

字數:4289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一十二章 壞猴子一天(上)

    眾所周知嘛,電影屬於內容行業。

    內容行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無論是導演,演員,劇本,還是場麵,都需要人來營造!

    當然,市場也很重要。

    盤口不夠的前提下,不要貿然做大製作!

    《賽德克巴萊》就是典型…

    一部展現原住民的電影,居然花了兩億製作!

    還好意思罵大陸票房低,是因為觀眾素質不夠?

    咋了,當我們沒看過好電影?

    野蠻人與現代的碰撞,這不就是西部題材電影嘛!

    包括《與狼共舞》、《荒野獵人》、甚至是《阿凡達》,都是差不多的路子,展現開拓者與土著的對立、明與野蠻的衝突、價值觀的碰撞。

    而且這片子,大幅度弱化了日苯侵略者的殘暴,而轉移視角,將抗擊侵略和迫害改編成明、野蠻的衝突…

    骨子裏就有問題,還罵我們不接受?

    瞅瞅推薦《賽德克巴萊》的都有誰:韓憨、糕小鬆、李凱服…

    從頭到尾拉踩《十三釵》…

    各種賣慘,不講道理,整天說自己有情懷,多麽感人,自己沒投資沒票房就是投資人和觀眾迫害,有完沒完,煩死了!

    回到話題,《備忘錄》簽署,一下子多了14部引進片,還有大量批片。

    本來都以為今年玩完了…

    結果壞猴子一批人跟吃了興奮期似的,《無名之輩》、《勇往直前》、《畫皮2》、《墊底辣妹》…

    全都口碑、票房俱佳!

    現在又來了一部《中國合夥人》,還是新人導演…

    就有一種無力感。

    打不過!

    這是一群什麽樣的人?

    隨著口碑越來越好,《合夥人》的市場表現也逐漸升溫,首周末7700萬,第一個工作日報收2100萬,跌幅28%…

    非常穩健的跌幅!

    時光電影給出了3.8億的票房預期。

    非常好的成績,尤其是對一個新人導演來說…

    伴隨著《中國合夥人》的票房升高,討論聲音也越來越多,都知道這是壞猴子七十二變計劃的第一部電影,很多關心電影的對七十二變電影計劃感興趣,時光視頻轉惡魔女采訪了壞猴子!

    ……

    先采訪的寧昊,因為沈林不在。

    “他去攝影棚去了,看看《太空旅客》的拍攝情況…”

    “您對電影還有市場現在有什麽認知?”

    寧昊笑了笑:“做了這麽些年電影,從實際情況看,電影的投資回報率受檔期、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植入廣告、發行渠道、院線推廣力度、媒體炒作程度、口碑等多重因素影響…”

    “很多公認的爛片由於曝光率高、話題效應強,票房並不差,因為爛隻是爛在劇本或製作環節,但其他環節並不差。反倒是很多劇本精良、拍攝用心的好電影並沒有賺到太多錢,但也給導演和演員帶來了好口碑…”

    “口碑重要嗎?”

    “很重要!”寧昊點頭:“我們一直覺得市場是有補償效應的,你上一部電影口碑好,但是沒賺到錢,下一部保持水準,一定會賺到大錢,反之也成立…所以,很多爛片演員我們不會用,因為他已經產生趕客效應了!”

    “《中國合夥人》這個項目是怎麽誕生的?”

    “是沈林提出來的,那陣子他看了《社交網絡》、《飛行家》…想做一部中國企業家的電影,剛好入手了一本《俞敏洪傳奇: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鬥曆程》,就決定從新東方入手!”

    “那…怎麽找到木野的?”

    “我推薦給他的…我看過小的短片還有長片,從電影語言上算不上有新意,也可以說他就想淡化電影語言,基本功很紮實…而且也願意表達一些公眾話題!”

    “那《合夥人》的編劇是他嗎?”

    哦…

    木野憑借《中國合夥人》順利成名,但是,這電影太成熟了,完全不像處女作,很多媒體采訪他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略帶婉轉的質疑他,暗示是沈林還有寧昊的保駕護航才讓他功成名就。

    寧昊笑了笑:“如果他不是編劇,你覺得沈林會讓他署名嗎?還是第一人!”

    寧昊大概就聊了這些,他忙著籌備新作《心花路放》…

    ……

    找到了鍾麗芳還有趙姍,兩人正在閑聊…

    “鍾總、趙總,我們很多網友覺得奇怪,為什麽爛片當道?”

    “因為好的電影不一定賺錢啊!”

    趙姍點頭:“電影可以分成賺錢的和不賺錢的,但這個跟好電影還是壞電影還真沒有必然因果、邏輯關係。”

    “您能具體說說嘛?”

    趙姍看了看鍾麗芳,後者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她想了想,然後道:“電影是娛樂工業中前期投入最高、最複雜的產,其利潤的實現需要從生產到銷售一係列環節的精巧配合。”

    “觀眾和影評人更多是從觀影的效果去評判好還是爛,投資人為了獲得高回報則要綜合考慮更多的因素包括捧他的女朋友,影片質量未必是最優先考慮的。”

    “質量不是第一要素?”

    “這麽說,一部電影賺錢於否,第一不是看影片質量,而是看影片投入和市場目標,明確了投入和市場目標,才有回收計劃。然後後麵根據影片定位和內容,要知道怎麽賣電影,就是宣傳營銷和發行環節,這塊至少占50%。”

    鍾麗芳補充:“不過隨著市場、觀眾的成熟化,宣傳和營銷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了!”

    “那為什麽有那麽多爛片?”

    趙姍:“電影是個比較貴的產,還是個不太容易形成質量評估標準的化產。

    隻要有人願意出錢,那就拍唄。

    至於最後電影是個影史經典還是爛片,這個就不好說了。”

    鍾麗芳道:“有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一種是不太在乎回收,玩一把,還有一部分不知道怎麽回收,被玩了一把…”

    “好電影是奢侈,沒有大量爛電影的襯托,好電影無從談起!”

    “但是壞猴子出的電影,質量都不差,至少也是及格的,你們是如何把控的?”

    “這麽跟你說,一部電影的成色,我們拿到劇本的時候,大概就能做出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