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部曲

字數:4625   加入書籤

A+A-


    陳總?

    就是陳婧。

    大林子沒覺得陳姨能有什麽事找他,於是撥了通電話,後者說了韓總過來了,就是韓三坪。

    韓總?

    對了,去年,韓三坪退了之後,直接加入時光視頻內容部門,擔任內容審查主管還有內容總監,相當於副董…

    現階段網劇作為新生事物,還能得到一些政策的偏向,《靈魂擺渡》、《心理罪》包括《無心法師》都能正常拍攝,並且上架…

    但是,一旦過了這個當口,紅利消失,就需要高人把控尺度了!

    韓總就是過審小達人,《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都是在他手裏過的審。

    “韓總說啥?”

    “他想聊聊《建軍大業》…”

    “我馬上到…”

    ……

    韓董,客觀來說,無論是其對主旋律影片的打造,還是在任期間積極推動的商業化嚐試,確確實實影響了中國電影市場,即便到現在也是如此。

    主旋律商業化這塊,確實是他起的頭!

    《建國大業》嘛…

    如果不是他開始做,真沒幾個人敢嚐試用商業模式打造主旋律…

    沈林還是挺喜歡跟他聊天的,他喝完酒喜歡吹逼。

    有一次沈林聊到台灣八大片商,韓董說了一件事,就是《大灌籃》的出品公司台灣長宏影業公司老板吳敦,這家夥在台灣隻手遮天,據說他找任何台灣藝人演戲沒人敢拒絕是電影界的公開秘密。

    “他被我罵了一頓,然後再也不敢來大陸了!”

    具體是因為吳敦向兩家通吃,和上影合作拍攝了《大灌籃》取得了不錯的票房,然後又找到韓董,說準備和中影合拍《大灌籃2》或《刺陵》…

    韓董覺得有賺頭,同意了並給長宏影業匯了款,然後上影不幹了,因為當初吳敦說了如果合作成功,和上影拍攝2是肯定的。

    雙方互通了一下,韓山坪氣急勒令吳敦,把中影已經給匯的款限時加15%的利息匯回來,然後指著門對吳敦說,“你給我立即滾出去”!

    然後…

    你再也沒見過有關吳敦和長宏影業的報道了!

    對了,韓三坪很支持網絡電影…

    某種程度上跟沈林還是想法一致的,不過《建軍大業》,沈林確實不想拍,他解釋:

    “我理解的建軍是秋收起義,因為秋收起義為我軍隊提供了組織和政治原則,是我軍區別於軍閥、舊式部隊的標誌**件,但如果拍《建軍》,肯定是以南昌起義為中心…那就跟我的曆史觀起了衝突,所以,我不會接…”

    “秋收起義?”

    “因為是他為這支軍隊訂立了一係列新的組織原則、政治原則,正是通過這些原則的改造,才讓脫胎於舊軍隊的這支軍隊變成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新軍隊!”

    “那你可以從這個角度拍攝啊!”

    沈林搖頭:“算了,我暫時還沒有把握拍一部大家挑不出來刺的作品…還是讓中影牽頭吧…”

    “你不是很按成主旋律商業化嘛?”

    “…讚成歸讚成,但我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鮮明認知的。”

    沈林突然福至心靈:“韓董,其實主旋律電影一直有兩種拍法…”

    “兩種?”

    “一種就是《建國大業》這種仿紀錄片拍。用宏大嚴肅的筆觸描繪國家成就,展現偉人風采,觀感類似於電視新聞紀錄片…”

    “還有呢?”

    “還有一種按類型片拍。講一個緊張刺激的類型化事件,給人商業電影的衝擊感,然其內核表達必然統統是家國情懷,類型故事服從於國家敘事…”

    韓董瞬間領悟:“《橫空出世》就是這類?”

    “對,我們也可以拍攀登珠峰啊!”

    “攀登珠峰…”韓董眼睛一亮:“這個好,這個涉及到領土爭議,時間節點也有和蘇聯關係的由熱轉冷,和尼泊爾的邊境領土爭議,和印度登山隊的登山競賽,內容太豐富了!”

    “其實還有一種…”

    “怎麽講?”

    “找五到七個導演,每人拍一個小段落,命題則是曆史事件發生時候的小人物,《我和我的祖國》…曆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

    韓董來了精神:“曆史記憶,建國…香港回歸…還有呢?”

    “海了去了,原子彈爆炸,改革開放,中國女排,北京奧運…對了,神州五號飛船進入太空…”

    “可以可以…找誰做導演?”

    沈林很奇怪反問:“上麵有任務嗎?”

    “那倒沒有…”

    “那不急…你可以找阿謀、寧昊多聊聊,他倆對這個應該有興趣…”

    “阿謀在鼓搗他的聞戈題材,好像是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

    “唉…”

    “你覺得這樣的作品不好?”

    “不是好不好的問題,隻是不太可能賣座…”

    韓董點了點頭,但他倆都沒有阻止阿謀拍《歸來》…

    其實到了阿謀、吟詩小達人這個咖位,他們拍電影幾乎不用考慮成本和收益問題,隻要他們有想法,不管多貴,不管多難搞,都有人願意出錢!

    別的不說,《一秒鍾》這個片子,如果不是阿謀想拍,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是很難立項的。一是票房潛力低;二是審查風險巨高…

    但阿謀要拍,歡喜傳媒還有安樂影視就立項了!

    挺好的如果現在中國電影還要靠兩個老人出來擎旗,那恐怕不是他們的榮譽,而是整個行業的可悲。

    “我剛剛說的模式,第一部我來幹總導演,第二部讓阿謀掛帥,第三部就讓寧昊來吧…”

    “三部?”

    “對呀,模式既定,剩下的就是故事了,這個很好講的!”

    韓董點頭:“行,我去中影跟他們聊聊…”

    “…但是中影最多隻能占三分之一的投資,我們得是總出品方!”

    “放心吧!”韓董轉移話題:“誒,你在大灣區幹的咋樣?”

    “很難…”

    “怎麽說?”

    沈林歎了口氣:“…tvb本身已經是一個巨型王國,裏麵的人事複雜,幫派林立,而且我收購tvb,用了點手段,所以,從編劇、導演,到大監製們對我也是有點心病,不能坦誠相見…”

    “那你怎麽做的?”

    “我是大股東、董事長,但我也是做內容的,他們覺得我可能沒有辦法開展工作,我直接解雇了幾個高層,順便讓王總去擔任內容總監…”

    沈林有沒有改革tvb?

    在他看來,並沒有,他隻是解雇了一批高層,同時調高了演職人員待遇,但大部分中層並沒有動…

    又跟韓董吹了通牛逼,沈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