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九章 避往淮南

字數:4893   加入書籤

A+A-




    蘇子信背後有郭太後,有郭家,有無數明裏暗裏依附著的親戚、門人、弟子、仆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個個摻著私心,慫著教著那麽個不怎麽聰明、說不懂事又好象懂點什麽事的’爺’,誰知道會生出什麽事來?

    “我跟你說話,你想什麽?這麽出神?”蘇子誠推了推李小幺。

    李小幺將折子塞到蘇子誠手裏,示意他放到幾上,“這個不用看,皇上必定恩準的,這是小事,太後一時半會也不會……她哪舍得,不過讓她添點堵罷了,倒有件要緊的事,得跟你商量商量。”

    “嗯,你說!”蘇子誠將折子隨手扔到幾上,伸手攬了李小幺笑道。

    李小幺揮手屏退屋裏侍立的丫頭婆子,往蘇子誠懷裏靠了靠,低聲說道:“就是秦王的事,先皇大行前把他托付給咱們,我想了這些天了,這事……煩得很。”

    “煩?有什麽煩的?他都十三了,又不是小孩子,往後看緊點就是。三郎膽子小,出不了什麽大事。”蘇子誠並不怎麽在意。

    李小幺手下用力,重重拍著蘇子誠的胸口道:“他是膽子小,可他後麵人太多,心思太多,宮裏那位,又那樣。再說,萬一有什麽事殃及到他、遷怒到他,咱們怎麽知道?等出了事再補救,可就來不及了。”

    蘇子誠抓住李小幺的手笑道:“你說怎麽辦?你既這麽說,必定是有打算了,你說,我聽你的就是。”

    “嗯,”李小幺眼睛彎成一彎,拉了拉蘇子誠,低低的說道:“在這開平府是沒法子避開那些人的,我是想著,要不咱們帶著他到淮南路住幾年去,他今年十三了,到淮南路住上三五年,也就長大了,知道分辯是非好歹,就能省心了,你說呢?”

    蘇子誠低頭看著李小幺,沉吟了片刻,笑道:“好倒是好,太後怎麽肯讓咱們帶三郎走?她怎麽能放心把三郎交到咱們手裏?”

    “事在人為麽。”李小幺嘿嘿笑著低聲道。

    蘇子誠挑起眉毛,正要說話,李小幺接著道:“再說,有皇上呢,隻要皇上覺得這樣好,宮裏的人啊事啊,有尉皇後呢。”

    蘇子誠下巴抵在李小幺的頭頂,笑起來:“說的也是,正好,明天一早要進宮,我去跟皇上說說,看看他什麽意思,咱們要是在淮南路,倒真是比在這開平府自在舒服,咱們到鹿港修處別院,再造隻大船,我陪你到海上逛逛去。”

    兩人低聲說笑著又商量了些細務,蘇子誠就滿心不情願的起身換了衣服,出去忙他的公務去了,先皇大行,新皇履新,裏裏內內,無數的重要不重要的事派在他頭上。

    又忙了幾天,李小幺總算得了點空兒,歪在南窗下的炕上,吩咐流雲將窗戶開了半扇,舒舒服服的捧著本書似看非看。

    張嬤嬤從遊廊過來,透過窗戶往裏麵張望了兩眼,稟報了進來,曲膝見了禮笑道:“王妃總算能歇一歇了。”

    李小幺放下手裏的書,看著她眨了眨眼:“嬤嬤有差使要派給我麽?”

    張嬤嬤笑出了聲:“瞧王妃說的,我敢給王妃派差使,那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王妃若空閑,就聽我念叨念叨這府裏的事,有幾件事,得請了王妃的示下。”

    李小幺一邊歎氣一邊點頭,示意張嬤嬤坐到炕上:“嬤嬤坐著慢慢說,今兒一天都空著的。”

    張嬤嬤也不虛客氣,側身坐到炕沿上笑道:“一是這府裏的帳房上的事,早先咱們這王府,王妃也知道,內院也沒個正主兒,這各處也不齊全,一是沒個帳房,有什麽用度統跟長近說了,從外帳房支取。

    如今王妃嫁進來,若再象從前那樣尋長近說話,長近隻要見了我就說這話,他哪能管著王妃的用度?這內帳房的事,是一件。

    二是這內院和外院的人事,內院早先就一個大丫頭,還有薑嬤嬤管著,那時王爺一年裏頭也進不了內院幾趟,這內院一來人手少,二來諸事不全,這會兒得添不少人手,各處管事婆子、領事丫頭,王妃最好能過過目,訓導幾句。

    三是土木上的事,雖說爺說了,咱們升了親王府也不添製,可園子裏要修繕的地方不少,還有這正院,後麵的園子太小,爺說了好幾回了,要打斷圍牆,把後麵五六畝園子圈進來,還有東西廂房改書房的事……”

    李小幺聽的頭暈,抬手揉了揉眉間,止住張嬤嬤笑道:“帳房的事先緩一緩,嗯,不用另設,你讓人做一套咱們的堪合,送一半到外帳房,往後咱們的用度直接用堪合到外帳房就行,不必再過長近的手。

    第二件,這府裏你和盧嬤嬤統管著,這院子就交給紫藤她們四個大丫頭,由紫藤統總,院外的人手你和盧嬤嬤商量著安置,院內的,讓紫藤她們四個商量,挑好了人,一起帶過來給我過目。

    第三件,不光園子裏,隻怕別處也有要修繕的地方,讓人一起看看,該修的都報上來,隻修,不增也不擴,正院不必擴,都是自己家,哪有自己圈自己的道理,廂房改書房不必大動,隻讓人重新裝裱了就成,這兩天就動工,東廂房給王爺用,西廂房我用,好了,你接著說吧。”

    張嬤嬤用心記下,接著說道:“還有庫房的事,原先隻有四處外庫,如今王妃的嫁妝進來,收進外庫可不合適,王妃看?”

    “嗯,這個你看著辦吧,最好能尋到空地兒,不要大興土木。”李小幺點頭道。

    張嬤嬤笑應了,從懷裏摸出張紙片看了看,塞回紙片笑道:“好了,就這幾件大事,餘下的都是小事,我也不跟王妃說了。

    這院子裏人手不夠,因這國喪,咱們這個時候挑人不大好,就先拖下來了,等大事好了再挑,這一陣子就辛苦紫藤她們幾個了,王妃看呢?”

    “嗯,這樣最好,你想的周到,挑人時多挑些年紀小的,往後咱們用人的地方多。”李小幺笑道。

    張嬤嬤答應著站起來,理了理衣襟笑著告退出去了。

    李小幺歪在炕上出了一會兒神,拿著書本,繼續心不在焉的看著。

    揚州城裏那間別院一來太小,二來,她和蘇子誠不好常居城內,有她們這對親王夫妻在,俞遠山他們就難做了,還是得住到城外。

    若住到城外,又得大興土木……

    唉!李小幺煩惱的歎了口氣,算了,先不想這個,等這事定下來,再遣人過去打點。

    “王妃,西安在外頭請見。”門口傳來小丫頭恭恭敬敬的稟報聲。

    李小幺忙扔下書吩咐道:“帶他到外院花廳!”

    小丫頭答應一聲,淡月帶著當值的小丫頭們應聲進來,取了大衣服侍候李小幺換上,李小幺出了屋,沿著抄手遊廊一路進了外院花廳。

    西安長揖見了禮笑道:“回王妃,太平府剛傳了信兒過來,孫掌櫃已經離了太平府,諸事順利。”

    李小幺輕輕籲了口氣。

    西安看了李小幺一眼,閑話般接著稟報道:“算著行程,三月初就能進開平府了,太平府傳來的信上還說,嚴青山哭暈過去好幾回,這嚴青山人雖說笨了點,倒是個實情實義的。”

    李小幺挑起眉毛笑道:“他真是個老實的實誠人,若不是怕連累到他,孫掌櫃也不必費這樣的力氣裝死遁回,唉,回頭見了麵,倒還得好好跟他解釋一番,他一片實心待咱們,咱們可騙他不淺。

    給太平府傳個話,想想法子,讓他在這府尹位子上多做一任,無論如何別讓他再升上去,若保不住,就讓他閑散幾年好了。”

    西安忙答應了,見李小幺沒了別的吩咐,長揖告退出去了。

    二十七日是大祥禮,李小幺和蘇子誠一早進宮完了禮,午後吉時,內外命婦坐車,自新皇起諸皇子大臣步行,將先帝靈柩暫奉於開寶寺。

    安好靈,尉後和郭貴妃就侍候著哀傷過度的郭太後回了宮裏。

    李小幺送走蘇玉如和蘇玉瑩,正躊躇著是先回去,還是等一等蘇子誠,南寧過來傳了蘇子誠的話,請她到後殿說話。

    李小幺怔了怔,知道這說話,必不是和蘇子誠說,忙穿了素白鬥篷,跟著南寧往開寶寺後麵過去。

    後麵廂房,蘇子義隨意的坐在炕上,正和坐在旁邊扶手椅上的蘇子誠喝茶說著閑話,見李小幺進來,也不起身,隻笑著揮手示意道:“這會兒不是朝廷裏,別拘禮,坐吧。”

    李小幺笑著深曲膝先給蘇子義見了禮,又給蘇子誠見了禮,才去了鬥篷,規規矩矩的坐到蘇子誠下首椅子上。

    蘇子誠一隻手托著杯子,另一隻手探過來,握了握李小幺的手,關切道:“有點涼,手爐怎麽沒拿著?”

    李小幺無語的看著蘇子誠,不知道說什麽好。

    蘇子義坐在炕上,滿臉是笑的放下杯子,看著李小幺道:“剛才我和二郎就在說你,那些虛禮都不要緊,如今最要緊的,你得養好身子,多生幾個孩子,越多越好,這才是要緊的正事。”(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