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滴鳳凰精血!

字數:8972   加入書籤

A+A-




    

    這才僅僅一滴精血,他不給三世皇帝子嬰服用,還能給誰服用?(正在修,淩晨改完)

    董仲舒暗中翻了一個白眼。

    他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有大修為者,這麽斤斤計較的。

    小氣極了!

    隻給一滴鳳凰精血,還怕他擅自用了。

    鳳祖哪裏知道董仲舒的腹誹,見到董仲舒答應,微微頷首,然後彩衣一震,就脫落出一根羽毛,五彩斑斕,散發著仙氣,這是她的一部分法力凝聚的神通。

    “去,拿著這根鳳羽,它會帶你回到鹹陽!”

    鳳祖冷淡說道。

    這是她要趕客了。對於三世皇帝子嬰她可不熟悉,不過念在二世皇帝扶蘇的情麵上,才決定救三世皇帝子嬰一命,但是她可對董仲舒沒有好脾氣。

    若是李斯的話,念在李斯的修為,她還會忍耐一下李斯。

    可是未成仙……

    嗬嗬!

    那就算了!

    ………………………………………………………………………………

    釋迦摩尼的金身頓時大放金光,在他的背後展現出了一片虛幻的佛國。

    在佛國之內,百姓安居樂業。

    不時有僧侶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見到僧侶的農民、商人、貴族都會打著禮節性的招呼。

    他們的嘴角掛著恬淡的笑容,虔誠的跪拜在地麵上。

    佛國內安靜祥和,其樂融融。

    可是如此美好的佛國,卻遇到了秦軍鐵騎的肆虐,奔騰的戰馬在田野間縱橫!

    戰爭!

    殺戮!

    無數的佛土百姓慘死在佛土之中。

    他們憤怒的在指責。

    指責天空中垂下的那無邊無際的帝璽。

    在帝璽之下,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四個由李斯刻寫的小篆。

    然而這帝璽在遇到釋迦摩尼的佛國佛土之後,就停滯在了原地。

    但帝璽不僅是嬴政的武道意誌,更是融入了運朝的百姓氣運。

    億萬百姓氣運加持之下。

    釋迦摩尼身後的佛土也有漸漸崩毀的征兆。

    “好可怕的西方佛陀……,朕的武道修為已達換血武聖之境,武道意誌更是和運朝之法結合,但沒想到他竟然擋住了……”

    站在黑色五爪神龍龍首之上的嬴政臉色微變,看著釋迦摩尼的神色愈發鄭重了起來。

    可即使釋迦摩尼擋住了這降臨而下的帝璽鎮壓!

    但這帝璽的餘波還是傳到了釋迦摩尼身後的西域之土,隻見在佛陀金身後麵的地域不斷有塵土蔓延,地底陷落,這餘波足足綿延數百裏之遠。

    地麵以釋迦摩尼為原地,向後呈現逐漸破裂,仿佛大地皸裂。

    幽深的大地溝壑足有數千道,密密麻麻。

    在大地之上有不少的西域之民,他們有的帶著防風沙的頭巾,高鼻深目,發色各異,是西域的粟特人和大月氏人,還有穿著羊皮襖的匈奴人等遊牧民族……

    這些人組成了軍隊,在釋迦摩尼的金身佛像後麵嚴陣以待。

    可在嬴政以帝璽這一擊下,近乎三分之一的聯軍人馬被震死、陷落在大地的深淵之中,哀嚎之聲慘烈絕倫,不斷回響在戰場之上。

    “皇帝陛下,這些都是我西方佛民,陛下以武力屠殺這些孱弱的百姓,難道心裏沒有半點仁慈嗎?”

    釋迦摩尼眸中充滿了悲苦之色,低眉雙手合十道。

    他的佛音似乎擁有著一股股道韻,可以洗滌人類的心靈。那些釋迦摩尼身後的西域聯軍頓時從哀嚎之中安靜了下來,並且有一種莫名神秘的力量在修複他們受傷的身體。

    不少西域之民跪在地上,禮讚諸佛。

    而這些佛音在傳到秦軍樹立的城牆時,不少秦軍將士為了抵擋這些佛音,強行封閉耳竅,但沒想到這讓他們的氣血震動,受了不少的輕傷。

    “以吾之法法正則人正!”

    站在雲端之上的大秦丞相李斯微微皺起眉宇,他從袖中掏出一把刻刀。

    這刻刀看起來平平無奇,閃著青銅色金屬的光澤,但在李斯的手上,這青銅刻刀似乎充滿著他的法與理。

    這青銅刻刀輕輕一劃,仿佛天地間都是由法與理構成。

    法為骨,理為肉!

    刻刀所構造出來的法理,仿佛形成了一層碉堡,將所有的秦軍將士守護在這碉堡之中。

    佛音顫粟,但法與理這無形的碉堡紋絲不動。

    佛音似鍾捶,不斷敲響無形的金鍾。

    “兵家重兵戈,善殺伐,兵戈之氣就是殺戮之道,汝這神佛亂我軍心就是魔頭,當斬!”

    尉繚子亦說道。

    他是兵家之人,在紫霄宮傳道之後,從兵家之人得到練氣之法。

    吐納的是戰場上的兵戈之氣。

    而秦國滅六國,無數戰役中,他的兵戈之氣不斷蘊養,化作了一把實質的青銅長戈,此刻這青銅長戈朝著釋迦摩尼刺去。

    然而釋迦摩尼無喜無悲,兩根指頭隨意就夾住了這一青銅長戈。

    “大秦的皇帝陛下難道還不願意放下屠刀嗎?”

    釋迦摩尼歎息道。

    他隨手一彈,這青銅長戈就又回到了尉繚子的手上。

    “好可怕的力量,如山如嶽……”

    尉繚子心中駭然,他雖然是大秦丞相,但練氣術已經不亞於欽天監的練氣士了,可沒想到釋迦摩尼神佛這麽就輕易化解了他的攻擊。

    “可想而知,陛下又是何等的厲害……”

    以前尉繚子對嬴政的實力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可經曆這次失敗之後,麵對如山如嶽的神佛時,才能體悟到嬴政的厲害。

    “屠刀?”

    “什麽是屠刀?”

    嬴政一襲黑色袞服迎風飄揚,他神色霸道,天子望氣術全力運轉,天底下的各氣運轉如心,他重新收回帝璽,冷聲喝道“今日你阻止朕一統山河,就是手持屠刀,屠戮因戰爭而起的天下黎民百姓!”

    “朕一統六國,殺伐不過數十萬之人!然春秋戰國數百年來,死傷何止百萬?!”

    “但在朕一統之後,百姓得享太平,不斷孕育子嗣,現在的大秦百姓遠超之前七國相加,這多出來的數千萬人,敢問閣下,朕是手持屠刀,還是放下了屠刀?!”

    他喝問釋迦摩尼,僅僅是最簡單的言辭。

    卻讓釋迦摩尼佛光頓消。

    他佛光金身後麵的萬丈佛土佛國漸漸暗寂。

    如果說嬴政是拿上了屠刀,可他殺戮的百姓才有多少?!

    僅僅數十萬之人!

    但春秋戰國交戰數百年,死傷的人數何止百萬?!

    更何況在嬴政一統諸夏之地後,黎民百姓得享太“此事不急!”

    “九州域才是人口菁華之地,我大秦需要將這九州之地盡皆拿下,凡目所及,皆為秦土!”

    嬴政搖了搖頭,他修煉仙秦氣運,知道最重要的並不隻是土地,而是人口的多少。

    這些行星域雖然可以開辟道場,但荒無人煙,並不適合凡人居住。

    而現在的大秦雖統一了諸夏之地,可還有西域,還有西域更西之地,甚至還有齊國外出逃走的東海更東之地,在草原之北也有遼闊的土地。

    “陛下英明,當前當務之急是西域之地,統一九州域才是我大秦重任!”

    群臣聞言,紛紛拜道。

    “不過……九州域需拿下,但我大秦還有一件大事需要去做!”

    嬴政眼眸閃過一絲鄭重之色。

    通過今日的見聞,他終於堅定了內心的決定。

    ……

    ……

    五日之後,鹹陽秦宮。

    眾臣上朝議政。

    “諸位可知,在我大秦境內,一個簡簡單單的劍字,就有十八種寫法,我們秦國自己的,趙國的文字、楚國的文字、韓國的文字……,列國的文字雜七雜八……”

    “區區一個劍字,竟然能有十八種寫法,那麽其他字呢?”

    嬴政坐在跪坐在王位上,一雙眸子透過垂下來的冠冕垂下來的垂旒看著在朝堂上跪坐兩旁的秦朝文武百官,他揮了揮手。

    在旁的內侍展開巨大的畫幅,在畫幅裏麵則是列國關於“劍”這一字的各種寫法,足足有十八種之多。

    “想不到這一個劍字有這麽多寫法……”

    在群臣中的一些文臣頓時有些驚訝,他們博古通今,但這畫幅中的幾種寫法他們卻聞所未聞,“有滅亡的越篆,還有吳篆……,吳國其國本就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遷徙到南方吳地所建立的國家,其字與楚國的鳥篆區別極大,反倒類似於周人的篆字……”

    甚至有大臣驚道“還有宋地的篆字,宋地是殷商舊地,文化與周封諸侯不同,所以其篆字也與我列國傳下來的文字大相徑庭……”

    秦人祖先雖然也曾是殷商舊臣,但在殷商滅亡之後就遷徙到了秦地,早就漸漸被周人所同化,其字是與周人分封的列國極為相似的,反倒與宋國差異極大。

    “不知陛下以此劍的十八種寫法展示給眾位大臣,是為何事?”

    有官員拱手問道。

    始皇帝當然不會這麽有閑情雅致,和他們討論劍字寫法到底有多少種的學術問題。

    其既然提出此點,必定又有緣由。

    等眾臣安靜了下來之後,嬴政才緩緩說道“諸位學一種文字不知需要多久?學十八種文字又需要多長的時間?”

    在朝堂的群臣大多都是天資聰穎之輩。

    自然知道嬴政言下之意。

    列國的文字實在太多了,現在大秦統一六國,雖然規定是以秦國的小篆為官方文字,但在六國舊地,這些六國舊字仍舊被使用。

    文字的差異,導致六國之地難以對秦國生出認同感。

    這也是六國之名思舊的原因!

    因為六國暗中所用的文字是六國以前所演化的文字,那麽這麽一群學習六國之字的官僚勢必天然親近於滅亡的六國!

    這也是為何後世東亞韓國、東南亞的國家要廢除漢字,重新確立本民族語言的原因。

    文字本就是一種殖民!

    更別說毗鄰大國了!

    “臣等一定盡心竭力推行我大秦的小篆,讓六國舊地廢除舊字。”

    李斯頓時有些誠惶誠恐,連忙拜道。

    丞相府乃是執行這些命令的衙署,現在他看嬴政對六國之字不滿,因此認為是自己推行小篆的速度還不夠快的原因。

    這是他的失責,所以他率先請罪。

    “李愛卿免禮,你無罪也!朕聞齊國吞宋之前,宋地尚用殷商舊禮,還有不少地方仍舊有著人殉,周人八百年都沒有完成更風易俗,更何況我大秦一統也不過區區幾十載。”

    嬴政搖了搖頭,寬和的說道。

    用人祭祀的禮儀,是殷商舊地的傳統。而反觀周人分封的六國,包括周人在內的周王室,幾乎早就廢除了此項製度。

    因此在秦穆公重啟人殉製度後,才會遭到六國的抨擊。

    因為在六國看來,秦國雖然偏僻,但好歹也是當年周人的王畿之地,現在重啟人殉,和宋國(寓言故事大多黑宋國)這種家夥有什麽區別?!

    而秦國是在秦獻公的時候,才廢除了人殉製度!

    當然這是秦國的黑曆史,以前王位更迭,製度律法混亂,群臣也不會不長眼的提及到這一點。

    “多謝陛下!”

    李斯連忙拜謝,退回了桌案之後,重新跪坐下來。

    “六國舊字之所以屢禁不絕,就是因為他們所用的書籍,仍是以六國舊字所書寫的書籍,現在朕讓他們廢除六國舊字,重新以秦小篆教導,又談何容易?”

    嬴政冷冷說道。

    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想要教授知識必須用到課本,但受限於生產力和印刷技術、還有造紙術等等,書籍是極為珍貴的財富。

    一本書就相當於傳家寶的存在。

    而這些書籍也都是以六國舊字所刻寫。

    現在秦國的政令是推行秦國小篆,廢除六國舊字。但看著六國舊字所寫的書籍,然後教導秦國小篆,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

    拿著語文課本去教導英語?!在李斯開創出印刷術之後,天地又降下一份天道功德,隻不過這次的天道功德比先前的發明紙張的天道功德小了足足一半。

    但因為印刷術是李斯一人開創,他足足占據了八成之多,剩餘的兩成功德落入了之前李斯切割分好刻下秦篆的細長石塊。

    這些細長石塊在融入兩成天道功德後,立刻變得精美絕倫。

    宛如溫玉一樣。

    ……

    ……

    雖然印刷術的工藝還不能印刷出精美的印刷書籍,但在大秦吏員的加急抄寫之下,將大部分的經典書籍抄寫入了紙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