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字數:5292   加入書籤

A+A-


    贅閹遺醜?

    不就是說曹操祖宗是太監,老爹是太監養子,曹操是太監養孫麽?

    這話若是放在平時,那幾乎就是對一個人的蓋棺定論,再無轉圜的餘地。

    可偏偏反駁這話的是易小天。

    穿越前,他研究三國這段曆史,那可不僅僅是研究三國中的人物,他們的祖上的事跡,易小天也會反複的品讀,甚至,通過他們的祖輩、父輩,更有助於幫助他理解三國人物性格的形成。

    比如曹操,他的父親曹嵩,祖父曹騰,對他的影響,對他性格的行程就極為重要。

    陳琳這一篇《討賊檄文》中拿他們開刀,從他們開始罵,這倒是有點聰明反被聰明誤,一拳砸到鐵板上的味道。

    想通這一節,易小天朗聲道。

    “諸位學子,陳琳的《討賊檄文》中說曹操是贅閹遺醜,將他的祖父、他的父親罵的狗血淋頭?可你們知道?他的祖父是誰?他的父親又是誰麽?”

    “曹操的祖父乃是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宦官曹騰,雖然是宦官,可偏偏這位曹騰與宦官陰險毒辣、睚眥必報的特點迥然不同,他入宮三十餘年,侍奉四位帝王,未嚐有過。”

    “他舉薦過的名士,他舉薦的能臣不下數百餘人…比如,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陳留的虞放、邊韶,南陽的延固、張溫,弘農的張奐,潁川的堂溪、趙典等。”

    “大家品品,這些個曹騰舉薦的官員,哪一個沒有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若是這位大宦官曹騰能稱得上一個‘醜’字,那怕是整個天下沒人敢稱呼為‘美’了。”

    一個個名字,從易小天口中傳出。

    且看看曹騰舉薦的這些個名字。

    張奐,涼州三明之一,在大漢對羌戰爭中立下赫赫功勞。

    張溫,曾經是董卓、孫堅、陶謙的老上司,討伐叛亂,位列三公,威震天下。

    虞放,清流中的清流,匡正朝堂,對抗佞臣。

    ……

    易小天憑著他對曹騰的了解。

    將曹騰如何舉薦官員?舉薦的是何官員?如何匡扶漢室?如何引導宦官從善一一列舉…

    說起來,曹操這位祖父曹騰,他的一生那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幫助太子劉誌爭奪皇位,推舉能人,匡正吏治,讓整個大漢逆流而上,愣是在最後的幾十年裏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因為曹騰宦官身份的緣故,這些故事沒有人去講,可不代表士子們不知道。

    可以說,當世但凡是延綿數十年的大氏族,或多或少都受到過曹騰的恩惠。

    故而,易小天這話一脫口,無數士子紛紛點頭,他們表示認同。

    且不說別的,在曹騰時期就很少出現黨錮之禍,黨人和官宦似乎相敬如賓,相安無事;再說了,那時候的大漢何等的繁榮?又哪裏會有如今這番軍閥混戰的局麵?

    單憑這兩點,曹騰就顯得彌足珍貴。

    說完了曹操的祖父曹騰,易小天緊接著又提到了曹操的父親曹嵩。

    曹嵩的風評也是極佳,他先後擔任大鴻臚、大司農這樣的九卿之位。

    雖然他不是一個清廉的人,甚至還花了一個億的“小目標”購買了三公之一的太尉。

    可他在黨錮之禍中對黨人的保護,在對羌戰爭的諫言諫策上,可謂均做到了極致…

    便是為此,哪怕曹嵩早已歸隱,朝廷中不少官員依舊對他感恩戴德。

    這就是曹操的父輩與祖輩…

    易小天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關鍵是論證充分,言之鑿鑿,讓一眾學子聽得是深信不疑。

    連帶著,所有人對這《討賊檄文》的真實性,一下子就打了折扣!

    曹騰、曹嵩?他們這樣高尚品德之輩,都被陳琳口誅筆伐,那…接下來對曹操的抨擊,不更是子虛烏有麽?

    一下子,整個輿論似乎一下子就翻轉了回來。

    聽到這兒。

    曹操心頭是無比驚訝,他感覺自己的眼眶有些酸,他抬起頭望向易小天,臉上更添得幾分感動,自從好兄弟鮑信死後,很少有人給曹操帶來這樣的感動了。

    自己的祖父,自己的父親是什麽樣的人?曹操最是清楚不過。

    可被誤解了許多年,他從未解釋過,因為這種解釋從他自己的口中說出,顯得是那樣的綿軟無力。

    可偏偏…易兄洋洋灑灑的一番話,將曹操的家世,將曹操祖父的功績娓娓道出。

    看著一眾士子若有所思的點頭,看著大家夥兒對他曹操身世由詆毀到傾羨,曹操眼眶中竟然隱隱有淚珠打著滾兒。

    “易兄,你可是第一個幫祖父,幫父親說話的人哪。”曹操默然…

    賈詡注意到了曹操表情的變化,他的麵頰上不露聲色,可心頭卻是驚駭不已。

    易掌櫃的一番話竟然能把曹司空說的幾欲淚目,怪不得,曹司空將他視為摯友呢!

    想到這裏,賈詡心頭一陣唏噓,對易小天的佩服又添上了幾分。

    ……

    ……

    整個水榭書齋的附近頓時間安靜了下來。

    大家夥兒均在細細的回味…

    所謂“三人成虎”,若非今日聽易先生的開壇授課,險些就要被這《討賊檄文》引入歧途了。

    呼…謊言,河北袁紹黔驢技窮,隻能用謊言來對付曹操了麽?

    見大家夥兒一副思索的樣子,易小天繼續開口,他要趁熱打鐵,把這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討賊檄文給抨擊到體無完膚。

    “諸位,咱們接著往下看…”

    “這討賊檄文大家夥兒也都看過,我就不念了,這中間對曹操,提出了七點斥責…”

    易小天開始接著剖析。

    “第一,陳琳說曹操幾次陷於危機都是袁紹出手相助,老袁家實在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可是曹操卻恩將仇報,偏偏要進攻袁紹!”

    “來來來…大家夥兒品品?普天之下,誰人不知道,是袁紹覬覦中原,覬覦天子,他進攻曹操在先,曹操被動防禦在後?怎麽就成了倒打一耙呢?”

    “再說了,曹操幾次陷於危機,也沒見袁紹出手相助呀?比如,董卓倒行逆施,曹操假借獻七星寶刀刺殺董卓,袁紹幫助了麽?再比如,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逃亡長安的時候,曹操追逐董卓?哪怕是大敗而歸,袁紹幫助了麽?”

    詭辯…偏偏易小天詭辯的很有水平。

    畢竟說實在,他對這段曆史的了解比這些士子、儒生深入透徹多了。

    他輕而易舉的就能夠避重就輕的揚明曹操的得意之舉,又能夠悄無聲息的表明袁紹的卑劣之跡,一張一弛間,將整個輿論的倒向徹底翻轉。

    關鍵是言之鑿鑿,讓人信服呀!

    大家夥心頭均感覺有一股子氣從脊椎逆行而上,直達腦脊,讓他們心裏就一眾感覺,自己被耍了…陳琳寫的這尼瑪都是什麽玩意嘛?

    他們這邊還尤自憤恨…易小天的話還在繼續。

    “第二,陳琳說曹操愛亂殺人,征討徐州,生靈塗炭?”

    易小天念出《討賊檄文》上的觀點,旋即直接開口反駁。“徐州有生靈塗炭麽?曹操征討徐州,每下一城開倉放量,免除賦稅,百姓秋毫不犯?怎麽到袁紹這兒就成了生靈塗炭?這中間誰又說謊了呢?”

    講到這裏,易小天淺淺一笑。

    如果是按照曆史上的說法,曹操為報父仇,可不就要把徐州當成修羅場?將徐州百姓屠戮殆盡麽?

    可因為易小天的緣故,曹嵩活下來了,這下,攻取徐州的目的就是為了地盤,跟父仇沒有絲毫聯係,再加上曹操采用了易小天的建議,對百姓秋毫無犯…徐州百姓感念其恩惠,哪裏會有什麽生靈塗炭的跡象!

    果然…

    易小天的話一脫口,不少學子站起身來大喊著附和道。“我可以證明,曹司空攻下徐州對百姓非帶秋毫不犯,還免除賦稅…開墾荒田,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哪裏有什麽生靈塗炭?”

    呼…

    聽到這兒,易小天輕呼口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呀。

    曹操好不好,我說了不算,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