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死字怎麽寫

字數:5322   加入書籤

A+A-


    弘治皇帝有些不悅。

    開海禁,乃是相當大的要事,自是不能草草定奪。

    之所以在朝堂提及,也隻是簡單的與百官商議一番。

    結果,他這邊聲音剛落下,劉大夏就站了出來,直接予以否定,渾然不顧他這個君王的威儀。

    他頓了頓,沉聲道:“劉愛卿,何出此言啊?”

    劉大夏不緊不慢道:“海禁,乃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壞了祖宗規矩,乃是……大不孝啊!”

    孝!

    這一個字,可謂是相當的精髓!

    大明,以孝治天下。

    身為君王者,豈能不孝?

    寶座之上,弘治皇帝看似不動聲色,實則已厭煩之際,心裏恨不得媽賣批。

    劉大夏這一招,著實惡心,而他,卻又無可奈何。

    這也是有明以來不成文的規矩,諸多言官敢說敢言,絲毫不怕得罪君王。

    因為,這是直,是忠君愛國的體現。

    故而,君王即便不悅,也得忍著,有時還要惡心自己誇讚幾句。

    劉大夏見狀,繼續道:“其二,經商,乃是賤業,大行商道,亦是壞了祖宗規矩啊!”

    弘治皇帝眼神有些明滅。

    這也是先前大明的國策,重農抑商。

    隻不過,隨著經商帶來的諸多好處,文武百官已很少有人提及此事。

    劉大夏這個時候又拿此事說話,態度已十分明顯,堅決反對開海禁。

    “其三!”

    百官前方,劉大夏再度開口:“我大明物華天寶,若開海禁,諸多行商便會將無數的物產售賣出去,這物產減少,百姓們便會民不聊生!”

    弘治皇帝平靜了幾分。

    此一點,確有道理。

    行商將大明的貨物都賣了出去,大明的物產自會減少。

    譬如糧食,本來糧食就短缺,若再行外售,諸多百姓豈不是要餓死?

    如此一來,豈不是意味著這開海禁,並不可行?

    他有些質疑。

    “其四!”

    劉大夏再度開口:“商人圖利,隻要有利可圖,便相當的肆無忌憚,此一點在此番寧波一事上以昭然若示。”

    “陛下試想,一旦開海,這些行商出了海,到了其他四方諸國,為了利,是否也會招搖撞騙,四處惹事呢?”

    “而若如此,得利的,是商人,可有損的,那便是我大明的威儀了啊!”

    說著,已是眼眶通紅。

    他痛心疾首一般道:“陛下,這開海禁,百害而無一利,實在是……開不得啊!”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

    一開始,其餘百官對劉大夏的行徑,心底,本是鄙視的。

    此人賣直取名,曆來已久。

    就如方才,皇帝陛下剛開口,便直接駁斥,相當的不要臉。

    可聽了此番話之後,一些人不由得暗暗點頭。

    說的,確實很有道理,其中利害關係,陳述的十分得當。

    於是,一些人跟著開口。

    “陛下,臣以為,劉公言之有理!”

    “這海禁,確實開不得!”

    “臣,附議!”

    片刻之間,二三十大員紛紛出聲。

    寶座之上,弘治皇帝隻覺得一股壓力,迎麵而來。

    看這架勢,文武百官俱是反對的啊!

    若如此……即便他身為君王,怕也不能強行開海了。

    而後,他更是疑惑不已。

    寧遠那小子在寧波,搞出這般大的陣仗,其中的深意,自然是給朝廷這邊壓力,繼而促成開海。

    可既然開海有著如此多的弊端,那小子有為何會如此賣力的與朝廷施壓呢?

    暗暗歎了口氣,弘治皇帝平靜開口:“若不開海,朝廷,應如何應對諸多私商呢?”

    問題,回到了原點。

    那私商,太過瘋狂了!

    大行走私之道,於朝廷的律法置於不顧,朝廷這邊,總不能不管不顧吧?

    下側,劉大夏終於鬆了口氣。

    先前,他數次在寧遠的手下吃了敗仗,此一刻,終於是扳了回來。

    因為他猜到了寧遠的意圖,於是早就準備了諸多說辭,悄無聲息之間,大勝!

    而事實上,他也覺得自己說的十分有道理。

    阻止陛下開海,為的,可是這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一瞬間,他挺起腰杆,整個人仿佛都神氣了許多。

    “啟稟陛下,此事,十分簡單。”

    劉大夏捋著胡子,淡淡道:“隻需命先前鎮守海盜的將士們,嚴行查探涉及私商之人,嚴行看管,定能大大減少,以至於杜絕私商!”

    “臣以為然,命諸多將士以及各地官府,聯合管控,定能杜絕私商。”有人附和。

    “臣,附議!”

    “臣,附議!”

    這一下,幾乎所有的大員都跟著開口。

    先前,這些私商是由各地官府管控的,若是加上諸多將士,自然會有更好的效果。

    三位閣老倒是沉默著,沒有輕易表態。

    那劉大夏說的固然有道理,可寧遠如此大張旗鼓,也定然會有一定的道理。

    一切,還要等寧遠回來,詢問之後再做定奪。

    而弘治皇帝見狀,也是暗感無奈。

    或許,也隻能如此了吧?

    他想了想,又問道:“此番,寧波的諸多私商,理應如何處置啊?”

    劉大夏早就胸有成竹:“臣以為,可以諸多私商罪責定罪,當斬則斬,當判則判!”

    弘治皇帝點頭。

    私商的人數太多了,足有三千餘人,自是不能將所有人都斬殺。

    所以,要從中選取一些主謀誅殺,其餘人等,因罪判刑。

    “既如此,那便將那寧波的諸多私商,交由官府處置吧!”

    弘治皇帝有些疲倦的開口,而後,便準備退朝。

    可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忽而想起。

    “啟稟陛下,臣以為,寧波私商,理應無罪釋放!”

    唰!

    一言激起千層浪。

    私商?無罪釋放?

    簡直滿口胡言!

    要知道,寧波的私商既然已被查出來,公然曝露在朝野的視野之中,那就要嚴行審問定罪,豈能無罪釋放?

    於是,刹那之間,幾乎所有人都扭頭看去。

    所見之下,神色不由得一定!

    那人,竟是寧遠!

    寧遠大大方方的走上跟前,衝著弘治皇帝見禮。

    一側,劉大夏見了,冷笑道:“繁昌侯,那寧波的私商,是你查處的,你卻主張無罪釋放,在你眼中,朝廷律法,如同兒戲嗎?”

    一聲詰問!

    寧遠略微定了定。

    有點意思了!

    他斜瞥這劉大夏,笑道:“劉大人,您可知,死字怎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