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經濟危機

字數:7523   加入書籤

A+A-


    如果將諸多行業的利潤率作個排名,銀行定將是榜上有名的!

    尤其是賺錢模式,更是相當的簡單。

    把別人存入的錢,增加利息放貸出去,在中間,妥妥的賺數倍的利潤。

    簡直就是撿錢一般!

    而在遏製通貨膨脹的過程中,銀行卻也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

    通過調節存款、貸款的利率,改善整體的營商難度。

    通脹的年頭,貸款利率便低一些,商人們便會更加積極的貸款,將事業做的更大更強。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動用更多的勞動力,從而使得百姓們也能減輕壓力。

    故,開設銀行,乃是極為穩妥、中正的遏製通脹的辦法。

    “恩師,您說的,子弟倒是明白。”

    唐寅一臉沉思道:“但這個辦法,跨度的時間太長了,難道,就沒有更好、更快的辦法嗎?”

    麵對弟子的疑問,寧遠隻是淡淡一笑。

    有,而且還不止一種,非但比開設銀行來的更快,效果也相當的顯著。

    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辦法,自然的有的,隻是我大明乃是仁義之國,不能胡攪蠻纏的。”

    “比如……打仗,掠奪資源。”

    “再比如,朝廷發行債務,叫四方藩國購買。”

    “通脹問題自是可以解決,但容易造成生靈塗炭,四方諸國民不聊生,為師,心有不忍啊!”

    寧遠一聲歎息。

    可唐寅聽聞,卻仿佛發現了新的大陸一般,不住的點頭。

    仔細想來,這裏兩個辦法,太絕了!

    打仗,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帶回大明,便可以抵消部分的通脹問題。

    而朝廷發行債務,更絕,乃是強行的將大明的通脹危機轉嫁到四方諸國的頭上。

    “恩師……高明啊!”唐寅讚歎不已,略帶幾分興奮。

    寧遠猛然一頓:“伯虎,你這是什麽眼神,怎麽好像躍躍欲試一般?”

    “啊?”

    “為師警告你啊,無論是當朝為官,還是日後有了徒子徒孫,務必要教導他們,不到危急時刻,千萬不要做那兩件事!”

    “若不然……為師,便不認你這個弟子!”

    聽到寧遠這般嚴肅,唐寅自是不住的點頭。

    隻是,他注意到,恩師的用詞,似乎……有些講究啊!

    危急時刻?

    寧遠卻是沒繼續關注,一顆心沉浸在開設銀行的事宜之中。

    眼下而言,開設銀行自是為了緩解通貨膨脹的危機。

    可長遠來看,他這銀行的作用更為恐怖,要做的,乃是顛覆整個大明貨幣製度的超級大事!

    銀子,固然要掙,可為了整個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了無數百姓,此一番,他必須將銀行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也正因如此,一個新的、且相當重要的問題出現了。

    缺銀子啊!

    開設銀行,首先你得有大量的銀子!

    如此才能保證銀行的信譽,教人們願意相信你的銀行,放心的將銀子存入。

    而……誰的銀子多呢?

    寧遠沉思起來。

    翌日!

    朝堂之上,爆出了一件大事!

    大明寶鈔,開始貶值了!

    隨著市場上流動的銀子越來越多,人們,更願意用真金白銀去購買物品,對寶鈔的接受程度,甚至於出現了一些排斥的現象。

    就比如,有些商家在售賣物品的時候,直接拒收寶鈔。

    商戶們不收寶鈔,就意味著百姓們手裏的寶鈔,價值越來越低。

    “陛下,再度施行海禁吧!”

    “是啊,陛下,此番危機,大抵,因開海禁而來,外麵流入的銀子多了,百姓們手裏的銀子才不值錢!”

    “更恐怖的是,寶鈔已然開始下跌,而今,要十一兩、十二兩的寶鈔麵額才能兌換一兩銀子,日後……不可想象!”

    “一旦寶鈔失效,影響的,將是整個大明的數千萬百姓啊!”

    “懇請陛下再度海禁!”

    許多個言官紛紛開口,朝堂之上,已是吵鬧一片。

    弘治皇帝頭疼不已。

    那所謂的通貨膨脹問題還沒解決,眼下,竟是波及到了寶鈔。

    而寶鈔不值錢了,這天下,真正遭殃的,定將是無數百姓。

    問題,接踵而至。

    令人不厭其煩!

    隻是……再度海禁嗎?

    弘治皇帝暗暗搖頭!

    萬萬不可!

    雖說此番的危機大抵因為開海禁導致的,可是,開海帶來的利,太大了。

    就如寧遠,先前一萬多兩的貨物,出海之後,竟是生生帶回來八十餘萬兩!

    這是何等的利潤?

    而因為開海,朝廷這邊的關稅也將不斷的增長,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豈能隨意更改?

    無奈之下,他隻好下令退朝。

    踟躕之後,與三位閣老共同微服出巡,查驗寶鈔。

    幾人來到一家酒樓,簡單的吃喝一番後,共費二十餘兩銀子。

    隨後,弘治皇帝掏出寶鈔,遞送上去!

    那結賬的小二卻是笑著搖頭:“這位客官,實在不好意思,本店自今日起,不再收受寶鈔,煩請您出示現銀!”

    弘治皇帝心底一涼!

    果然如傳聞一般,竟是有許多商戶不再收寶鈔!

    他當即一拍桌子:“寶鈔,乃是朝廷發行的,爾等卻不收,不認同,要造反嗎?”

    小二一臉苦澀,卻也不敢多說。

    很快,酒樓掌櫃趕來,見弘治皇帝幾人似是不好惹,隻得勉強收下寶鈔,結果,卻是被弘治皇帝按下。

    弘治皇帝掏出現銀,有些失望的離開酒樓。

    接下來,幾人又走訪了十餘家商戶,這其中,竟是有三分之一的商戶不收寶鈔。

    一行下來,弘治皇帝幾近透心涼。

    事態的嚴重程度,已是超乎想象。

    而這,隻是一個開端而已!

    日後,寶鈔的貶值程度,隻會更可怕,遲早有一天,寶鈔將分文不值。

    到了那個時候,將會有無數的百姓因此受災!

    一股陰雲,已是籠罩在大明的頭頂之上!

    “去叫繁昌侯!”弘治皇帝無奈開口。

    不多時,寧遠趕至內閣。

    弘治皇帝直接道:“駙馬,眼下,寶鈔的貶值態勢,已是不可控,通脹的問題可以先放一放,著重處理寶鈔問題,你,可有對策啊?”

    言外之意,這是兩個問題,先解決麻煩的!

    也就是控製寶鈔貶值。

    可寧遠卻是搖頭道:“陛下,說來說去,這,其實一個問題。”

    一個問題?

    三位閣老側目。

    劉健忍不住道:“繁昌侯,此二事雖有些聯係,可通脹是通脹,寶鈔貶值是寶鈔貶值,豈可混為一談?”

    寧遠笑道:“劉公,這寶鈔貶值,便是通脹的一種表現而已!”

    “所以,要解決寶鈔的問題,也必須要將通脹的問題考慮其中。”

    “二者並行,方可根治!”

    嗯?

    這一下,連弘治皇帝都被饒糊塗了。

    按照這小子的意思,兩個問題,竟可以同時解決?

    他有些疑惑,卻還是道:“既如此,駙馬可有解決寶鈔的問題的辦法啊?”

    別管怎樣,先把寶鈔的問題解決了。

    寧遠卻是反問:“陛下,寶鈔因何貶值?”

    弘治皇帝張口結舌。

    這一下,倒是把他問住了。

    因為,這都是他那些列祖列宗幹的好事。

    一開始,太高祖皇帝、文皇帝發行寶鈔,朝廷這邊還是會回收一些的。

    故而,寶鈔的麵額與銀子的價值大抵相當,一兩銀子麵額的寶鈔,便可兌換一兩銀子。

    可文皇帝之後,一些個老祖宗因為朝廷缺錢,便瘋狂的印刷寶鈔,且不回收。

    如此便造成寶鈔的大量流通,且越來越不值錢。

    到了他這裏,能維持十兩換一兩的比例,已是尤為不易。

    所以,關於寶鈔的問題,也就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

    一旦寶鈔出了問題,整個大明的秩序,少說也要崩塌三分之一。

    屆時,受災的,可就是天下無數的百姓了。

    卻聽寧遠繼續道:“陛下,寶鈔之所以貶值,是因為存量太多,且無朝廷背書,所以才會釀成而今的局麵。”

    “而要遏製此現象,朝廷這邊,唯一的辦法便是……掏銀子回收一定數量的寶鈔。”

    “如此,市麵上寶鈔的數量減少,才能穩固相應的價值。”

    這話,倒是說進了弘治皇帝的心坎。

    這兩年,朝廷這邊的銀子……多了一些,確實可以趁此機會,逐漸回收寶鈔。

    一年不行,便十年,每年都掏出一定的銀子回收,天長日久,自會有效果。

    隻是……

    “駙馬,眼下這寶鈔不斷貶值的問題,可否遏製住啊?”弘治皇帝問。

    若不遏製,等到朝廷將寶鈔回收完畢,整體秩序,早就崩塌了!

    寧遠聞言,暗暗鬆了口氣。

    嗯……終於是將陛下忽悠上鉤了。

    不容易哇!

    竟有一天,他這個女婿,也能從老丈人手裏拿到銀子。

    簡直就是個奇跡!

    於是,他毫不掩飾道:“陛下,遏製寶鈔貶值,說來,也簡單……銀子!”

    “隻要朝廷與陛下拿出二百萬兩的銀子,臣便有足夠的信心,將此番危機,逐漸化解!”

    嘶!

    聞言,便是三位閣老都倒抽涼氣。

    二百萬兩?

    開什麽玩笑,朝廷的稅收,一年才幾百萬兩啊?

    你小子一開口便是二百萬兩?

    你教朝廷的諸多費用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