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一人進,萬人退

字數:6824   加入書籤

A+A-


    城門外,一片死寂。

    三萬餘人,在風雪中,同時跪在地上,整齊有序,渾然不動。

    景象,十分的駭人。

    那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之中,一道道人影宛如一個個小點一般,置身風雪,誠誠懇懇。

    守城將領見了,心下一片淒然,卻是忙命人將消息傳旨宮中。

    待得傳報的太監將那景象說道一番後,奉天大殿之中,更加寂靜了。

    弘治皇帝神色怔怔,觸動不已:“安安靜靜的跪在風雪中嗎?”

    那可是三萬人啊!

    懇切萬分來告禦狀!

    這等情景,但凡換做一個開明的君主,也不忍看到自己治下的子民這般含冤告狀啊!

    他,弘治皇帝,自詡是個好皇帝。

    可當下,卻是不敢去見那些佃農,隻得龜縮在這紫禁城中!

    “為什麽,朕,明明在盡力的為他們著想,他們,卻反過來逼迫朕呢?”他喃喃一般。

    百官寂然。

    於此同時,城外。

    寧遠踏步而行,一身白衣,漸漸的與那風雪融為一體。

    最終,他來到了那帶頭老者跟前。

    老者頭也不抬,如死寂一般道:“寧大人不必再勸,我等,不見皇帝陛下不起!”

    態度,很堅決。

    寧遠站的筆直,平靜道:“我不是來勸告你等的,隻是與你們聊幾句話,平心而論,單憑我寧遠給你們送去營帳,棉被、棉衣,護爾等溫暖,此情,可否值得爾等倒退一裏路?”

    帶頭老者沉默著。

    這位寧大人,沒有強迫他們返回,隻是,憑借一份情分,教他們倒退一裏路。

    那麽,這份情分……值嗎?

    沒人知道的是,在來的路上,他們一行人中,有三個人因為衣著單薄,凍死了!

    是那些營帳、棉被,溫暖了他們,若不然,這兩日,還會有人相繼凍死。

    “可!”

    帶頭老者點頭,站起身來,衝著眾人道:“大家夥,後退一裏路!”

    眾人起身,向後倒退而行。

    寧遠則不緊不慢的跟著行進。

    靴履踩踏在大雪之上,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還有勁風向南吹,除此之外,天地一片靜。

    城頭,守城將領見了,忙是吩咐:“快傳報,佃農們,後退了!”

    奉天殿。

    “什麽?”

    聞言,弘治皇帝豁然站了起來:“倒退了?在那小子的勸說之下,倒退了?”

    怔了怔,他大手一揮:“走,去城頭。”

    話音落下,一馬當先,快速向外走去。

    百官則是拖拖拉拉的跟了上去。

    不多時,一眾人來到城頭之上。

    抬眼看去,三萬佃農倒退著,隱約間,好像還有一道身影跟著。

    “望遠鏡!”弘治皇帝開口。

    將領忙是將地上望遠鏡。

    弘治皇帝定睛細看,隻見隨著佃農倒退間,一道白色挺拔的身影,不緊不慢的跟進,與佃農隔著大概十餘丈的距離,不見其鋒芒,那雄渾的氣勢卻是令人心驚膽戰。

    其景象,就好像是行軍打仗一般。

    一人出,萬人退!

    “這小子……這小子……”弘治皇帝雙手微微顫抖著,卻是不忍挪開望遠鏡。

    大概過了一刻鍾。

    倒退中的佃農停頓下來。

    而後,諸多佃農在那帶頭老者的帶領之下,再度跪在地上。

    旋即,所有人同時出聲:“草民,有冤,來,告禦狀!”

    聲音,在這風雪之中,傳的很遠。

    城頭之上的弘治皇帝聽的清清楚楚,麵色驟然一變。

    這些佃農……還要告狀嗎?

    前方。

    寧遠仍舊筆直站立著。

    “爾等,為還溫暖之情,倒退一裏路。”

    他平靜道:“現在,我再問你們,我念你等一路勞頓,特增每日兩頓粥,此等恩情,可又值得爾等再退一裏路?”

    那帶頭老者猶豫了一下。

    他知道,在來的路上,同樣有數人因為食物吃光,活活餓死了。

    最終,他點頭:“好,大家夥,再退!”

    跟著,眾人起身,如方才一般,繼續倒著退去。

    寧遠則徐徐向前。

    “退了,又退了!”

    弘治皇帝暗自激動著,身軀不住顫抖。

    他不知寧遠與那些佃農說了什麽,但佃農後退,便是好事。

    此等感覺,簡直比行軍打仗,逼退敵軍,更令人振奮。

    因為這些佃農,雖非敵軍,卻比敵軍更加可怕。

    敵軍來了,朝廷這邊還可以打,可以動用諸多將士、火器,狠狠的痛打一番。

    但,對於佃農,這些大明子民,朝廷,不能出兵啊,隻得龜縮著。

    憋氣,又無力。

    而現在,佃農,又退了!

    “卻不知那小子能否勸說佃農,不再告狀。”弘治皇帝有些擔心,又有些期待。

    呼啦啦!

    北風大作!

    尤其在城頭之上,冷風如刀,刮裹著皮膚。

    可弘治皇帝卻渾然不覺,定定的看著前方。

    終於,又過了大半刻鍾,那諸多佃農還是停頓下來,而後同時跪地,再度高聲呐喊,告禦狀!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寧遠,能再度勸說佃農倒退,以至於離開嗎?

    一側,劉建微微皺眉。

    他大概看出來了。

    可能是寧遠對那些佃農有恩情,借著恩情的緣由,迫使那些佃農倒退。

    此法,倒是暫時緩解了京城的壓力,但恩情,總有用完的時候啊!

    用完了,那些佃農跪在遠處,繼續告禦狀,朝廷這邊,便能置之不理嗎?

    “陛下,或可趁此機會,令行他法!”

    劉建低聲道:“臣以為,可分批次召見這些佃農,分化之後,再行勸說,曉以情理以及朝廷大策。”

    弘治皇帝卻是沒有作聲,持著望遠鏡,認真看著。

    前方。

    寧遠看著再度跪下的諸多佃農,沉了口氣。

    恩情,用完了啊!

    不過,目的,也達到了。

    他斜瞥,觀察四方,見沒有探子以及外人,緩了緩,平和的開口。

    “你等告禦狀,為了什麽?”他問。

    “為了一個公平!”

    帶頭老者道:“何以交趾百姓便可以均分田地,我等,卻不行?我等,便不是大明百姓嗎?寧大人,勞煩您離開吧,大家夥,隻有這一次機會,不可能退去的!”

    聞言,寧遠卻是笑了。

    “我等,立下一個約定吧,但記得,要保密,不得對任何外人提起!”

    “聽好了,你們,要一個公平,對吧?”

    “好,我寧遠此日此時此刻,便以個人聲譽作保,在明年耕種田地之前,給爾等一個公平!”

    “你們不就是要田地嘛,我給你們!”

    “現在,你們可以商議一下,記住,我以聲譽作保。”

    寧遠說道。

    話音落下,下方一陣悸動。

    誰也沒想到,這位寧大人先後兩次以恩情逼迫大家倒退,其目的竟是……要給大家一個公平?

    這……可能嗎?

    許多人不可思議的看著寧遠。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朝廷,除了交趾之外,其餘地方很難均分田地的。

    在這種前提下,除非皇帝陛下嚴正承諾大家,才能作數。

    而眼前,卻是這位繁昌侯大人,當朝駙馬!

    這位大人的聲譽如何?

    在這大明,在無數普通百姓心中,定是極好的。

    那麽,這位大人以聲譽作保之事,便是可信的!

    大家夥,當真有希望均分田地?

    一些人商議起來。

    城頭之上。

    眼見前方一陣寂靜,百官這邊倒是急切起來。

    看這架勢,那寧遠,怕是與諸多佃農談不攏了啊!

    這也就意味著,當下的佃農告狀危機,並未解除。

    “陛下,劉公方才的言語,十分有理,或可考慮將佃農分化,再行勸告。”謝遷和李東陽先後開口。

    眾多佃農,太可怕了。

    這些人,強行進城告狀、亦或是通過其他方式訴諸冤屈,朝廷這邊都有無數辦法處置。

    但,這些人偏偏十分老實。

    三萬餘人,跪在城外,跪在風雪天中,以一種最為質樸的方式,共同告狀,逼迫的偌大朝廷,毫無辦法。

    而現在,佃農倒退兩裏路,正是解決麻煩的好時機。

    最起碼朝廷的臉麵,稍微過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