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這招子,狠呐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A+A-


    百官神色異樣。

    難道是說,繁昌侯規勸失敗了?

    要知道,那小子在對待佃農的問題上可是有著一定手段,連那小子都敗了,朝堂這邊豈不是製不住佃農了?

    弘治皇帝也是一陣側目,暗暗驚心。

    問題,可能麻煩了。

    一旦那小子失敗了,他這邊唯一能采用的辦法便是那小人之路了。

    悄然沉了口氣,他嚴聲道:“宣進來。”

    不多時,寧遠趕至奉天殿:“啟稟陛下,臣前去安撫諸多佃農,未能奏效。”

    ……失敗了!

    這結果,令人意外。

    但仔細想想,倒也可以理解。

    無論繁昌侯如何有本事,是那諸多佃農的恩人,巧舌如簧,但奈何諸多佃農鐵了心要告禦狀啊。

    人家,已經不在乎所謂的點滴恩情了。

    就是要鬧事,就是要給朝廷找麻煩!

    你能怎樣?

    “報!十萬餘佃農已至城南百丈處,皆跪,請告禦狀!”

    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令人心驚的聲音再度傳來。

    佃農來了。

    就在城外!

    正跪在地上,請告禦狀!

    大殿的氣氛漸漸緊張起來。

    坐在寶座之上的弘治皇帝踟躕著,眸光綻著冷氣。

    若是任那諸多佃農繼續跪下去,他這個君王隻會顏麵全無。

    再加上情況緊急,別無他法,那麽,他這個君王,也就隻能當一次小人了!

    大概等了一刻多鍾,見百官仍舊無動於衷,弘治皇帝便準備下旨。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忽而想起:“啟稟陛下,臣願前去安撫諸多佃農。”

    弘治皇帝抬頭看去,眼瞳一收。

    這人,竟是戶部尚書周經!

    很快,他會意過來。

    方才,周經也跟著覲見了,聽到了一些事情,知曉這所謂的規勸的關鍵。

    於是,主動出來背黑鍋。

    “周愛卿要去安撫佃農嗎?”

    弘治皇帝思考一般,旋即緩緩道:“既如此,就勞煩周愛卿走上一遭,規勸諸多佃農吧!”

    讓這周經背黑鍋,總比他這個君王直接下令脅迫佃農好一些啊。

    得了令,周經便準備離開。

    大殿之中,其餘百官基本都垂著頭。

    作為朝廷命官,尤其是文官,可以說,每個人都注重清白,愛惜羽毛。

    周經站出來給自己招黑,做的事雖髒,卻是能為朝廷解決一個大麻煩,倒也壯烈。

    沒辦法,佃農正在告狀,事情,總是要解決的啊!

    那就得有人站出來背黑鍋。

    除此之外,已沒什麽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沒看到一貫在百姓中聲譽不錯的寧遠都失敗了嘛?

    百官暗自戚戚然。

    周經離開了,並且換了一身便裝,準備以普通人的身份與諸多告狀佃農磋商。

    而此刻,在城外。

    諸多佃農已經跪了將近兩刻鍾,許多人的身體已十分冰涼。

    冰天雪地的,再加上北風吹襲,一動不動的跪著,是個人都遭受不住啊。

    噗通通!

    幾乎同一時間,有幾個佃農凍的暈倒過去。

    頓時,下跪的眾人一陣騷亂。

    有人趁此對著那帶頭中年人小聲道:“先撤吧,再跪下去,隻會有更多的人凍死的。”

    “是啊,老哥,那皇帝裝聾作啞,不理會大家,大家就算跪倒天黑也未必有用。”

    “先行撤退,明日再來告便是。”

    聞言,那帶頭之人自也明白其中道理。

    尤其是先前那寧遠說了一番話,又要記錄在冊,又要日後清算的,嚇到了許多人,使得大家夥告狀的意誌鬆動了。

    “好,大家夥,先退,咱們,明日再來。”帶頭男子朗聲開口。

    跟著,十餘萬人紛紛起身,轉身而去。

    城頭守將見了,正要命人去通報消息,卻是碰見了剛剛趕至的周經。

    “什麽?撤退了?”

    周經一愣。

    他這邊還沒來得及勸說呢,就撤退了?

    跟著那守將便將數個佃農凍暈之事說道了一番。

    “原來如此。”周經會意過來。

    感情是被凍著了,不得不離開,卻沒放棄告禦狀。

    很快,帶著這個消息,周經回到了奉天殿。

    百官聞言,皆悄然鬆了口氣。

    不管怎樣,佃農暫時撤走,也算是好事。

    要不然十餘萬人跪在哪裏,朝廷這邊隻得如那鴕鳥一般將頭埋入沙子之中,無法處置,這臉麵還要不要了?

    “陛下,臣以為,臣或可私下裏與佃農協商一番。”周經開口道。

    佃農撤了,但沒完全撤走。

    朝廷這邊還得繼續“安撫”。

    弘治皇帝當然也知道其中的問題所在,非是這十餘萬佃農,在四方的路上,可還有數百股、數十萬的佃農正在趕來呢。

    他暗暗歎了口氣,隨口道:“準了。”

    緊急危機處置完畢,弘治皇帝正準備命百官離開。

    而就在此時,忽然出現一道聲音。

    “啟稟陛下,臣以為,要解決佃農告禦狀的問題,應自根源處置!”

    百官紛紛看去。

    是寧遠。

    跟著,許多人不由得怪異起來。

    根源?

    佃農四起的根源是什麽?

    說到底,是有推手在背後推著,若不然,這諸多佃農怎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先後聯合起來?

    那麽,寧遠這意思是尋找推手嗎?

    問題是不好找啊。

    錦衣衛、東廠都行動起來,這麽久過去了,愣是一個推手都沒找到。

    寶座之上,弘治皇帝瞬間會意。

    但他還是順著寧遠的意思,問道:“根源,是什麽啊?又當如何入手?”

    寧遠朗聲道:“根源乃是諸多佃農以為不公,告禦狀,也是為了尋求一個公平,故,朝廷應盡量給他們一個公平。”

    聲音落下,百官都快傻眼了。

    什麽意思?

    盡量給那些佃農一個公平?

    難道是要將鄉紳手裏的地,搶回來,然後,再均分給所有佃農百姓?

    開什麽玩笑!

    但凡朝廷敢那麽幹,這江山說不得都會被諸多鄉紳給推翻。

    弘治皇帝也是沉著臉,嚴聲道:“如何在最大限度給他們一個公平啊?”

    寧遠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深深的吸了口氣,跟著,朗聲開口。

    “很簡單,臣聽傳聞,在民間,有著許多鄉紳私藏土地。”

    “土地私藏起來,也就無需向朝廷繳稅了。”

    “臣以為,這些鄉紳目無王法,違法亂紀,朝廷,自應將這些被私藏的土地收回,再行均分個百姓。”

    聲音落下,大殿之中,一陣寂然。

    一些人麵色怪異,暗自不解。

    原因很簡單,即便民間有私藏土地的情況,那地,又能有多少呢?

    大費周章,隻找出些許田地,實在沒必要啊。

    但也有一些人,眼中驟然閃過寒芒,心底更是有九天驚雷落下,心湖炸裂。

    這招子,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