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觸目驚心

字數:5083   加入書籤

A+A-


    三位閣老來到養心殿。

    弘治皇帝似乎心情不錯,給三位賜了座,隨口道:“三位愛卿,可有事?”

    三人麵麵相覷,由劉健開口道:“陛下,繁昌侯在汾州那邊……又抓了人。”

    弘治皇帝會意。

    大概,應如在蔚縣那邊的境況一致,抓了人,再利用這些人在推行攤丁入畝。

    嗯,是那小子的手段。

    “抓了就抓了,這些人,平日裏滿口的仁義道德,卻在背後偷稅漏稅,為了避稅,無所不用其極,該抓!”

    一句話,定下了調子。

    尤其是那滿口仁義道德,無形之間,罵了許多人。

    弘治皇帝繼續道:“經過蔚縣一事,朕是越來越明白了,這天下是朕的,是朝廷的,更是那萬千民眾的,他們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多麽深奧的大道理,到頭來,落到實處才是真!”

    三位閣老略微尷尬。

    他們本是來啟奏的,卻不想,被皇帝陛下說教了一番。

    按下寧遠胡亂抓人一事,劉健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擴建城池一事可試著推行,銀子由庫府這邊出。”

    不同意不行啊!

    隨著大明的興盛,陛下的野心似乎也大了。

    所以,在權衡利弊、商議之後,隻得同意下來。

    七百萬兩就七百萬兩吧,接下來朝廷各項支出稍微節省一些,省個幾年也就是了。

    弘治皇帝聞言,輕輕點頭,卻是立刻道:“庫府壓力重重,朕理當自內帑掏出部分銀子,就掏一半吧,另一半由庫府出。”

    開玩笑,這可是銀子啊!

    現在不出銀子,日後哪裏有臉收銀子?

    三位閣老見狀,自是口稱陛下英明,退下了。

    回到內閣,沉寂許久後,李東陽忍不住道:“所以,隻能任由那小子在汾州胡鬧下去?”

    劉健笑了:“李公,此言差矣,繁昌侯做的是正事,哪裏胡鬧了?”

    謝遷也跟著道:“知會下去吧,別再亂嚼舌頭,會惹陛下厭煩的。”

    跟著,又是一陣沉默。

    他們都很清楚,而今的大明變了。

    什麽狗屁的大道理、什麽仁義禮德,在事實跟前,變得越發廉價了。

    許久後,劉健忽然道:“聽說繁昌侯在蔚縣那邊,罰了五萬兩銀子?卻不知此番能‘罰’多少!”

    聞言,李東陽和謝遷皆是笑了出來,笑的很隱晦。

    大勢在前,時運不濟、倒黴的,隻能自己受著嘍。

    接下來,三人忙碌起來。

    不出意外,新上來的奏疏,大多都是說說寧遠暴戾恣睢胡亂抓人一事,三位閣老自動忽略了。

    一直忙到天黑,三人準備下值。

    就在此時,一份自汾州的奏疏傳來。

    三位閣老本不想理會的,不出意外,這奏疏所言,無非是寧遠抓人一事,早就看的厭煩的。

    不過劉健還是耐著性子,展開奏疏,入眼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寧遠。

    唰!

    劉健瞬間提起精神,快速掃視,原本平靜的心緒也跟著猛烈跳動起來。

    “劉公,怎麽了?”謝遷問。

    劉健卻是沒作聲,仔仔細細,一字一句的看著寧遠的奏疏。

    上麵的一個個數字,太驚心了,堪稱恐怖。

    饒是以他見過無數世麵,看到那一個個數字,仍舊不免頭皮發麻。

    見劉健神色嚴峻,李東陽和謝遷也湊前去看,所見之下,也都定住了,眼睛睜大到極致。

    “汾州下有四個縣,在冊田地一百三十五萬畝。”

    “經重新丈量,發下私藏地八十一萬畝,占原麵積六成。”

    “其中有投獻地,目前已知,達六十萬畝,占原麵積四成。”

    “綜上,慶成王擁地逾百萬畝,占原麵積八成以上!”

    數字都是普通的數字,可帶入實際,這數字,令人心驚肉跳。

    且說私藏地,是未在冊的地,八十多萬畝,核算下來,整個汾州真正的耕地麵積足足達到了二百一十六萬畝!

    這情況,比之蔚縣近半的私藏地可怕的多。

    還有投獻地。

    什麽是投獻地呢?

    便是一些鄉紳將自家的地掛在藩王或者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有功名讀書人可免部分稅,而藩王的地,則可完全免稅。

    如此,便可達到避稅的目的。

    也就是說,在汾州,有六十萬畝,原本應該交稅的地,免稅了!

    隻是汾州一地便如此,藩王坐擁百萬畝地,可想而知,這天下……又將如何!

    土地後麵,跟著是的重新統計的人口黃冊。

    汾州四縣,原有人口十八萬餘,重新統計之後,總人數超過了四十萬。

    核算下來,黑戶比原在冊人口還要多。

    太可怕!

    觸目驚心!

    三位閣老已是被這份奏疏驚的說不出話,平複許久,劉健抬起頭:“要……麵見陛下嗎?”

    李東陽和謝遷相識一眼,喉嚨湧動,半點說不出話。

    這奏疏,太驚人,皇帝陛下若是見了,怕不是要大發雷霆。

    文武百官口口聲聲誇讚陛下勤政愛民,天下海晏河清,結果呢?

    結果就是地方的治理,已然爛的不能再爛了!

    私藏土地、投獻土地、黑戶的數量,那一串串數字,宛如自天而來的大巴掌,打在這朝廷、乃至於陛下的臉上。

    “要不……還是明日再報吧。”李東陽嘴角一抖,有些不自在。

    這大晚上的去見陛下,那不是找罵嗎?

    劉健卻的歎了口氣:“還是去吧,遲早要奏報陛下的!躲不掉!”

    旋即,三人轉而來到養心殿外,二話不說,噗通通跪在地上。

    “啟稟陛下,臣等……有罪!”三人出聲。

    殿內,弘治皇帝正在忙碌,聞言,有些詫異,命蕭敬出去看看。

    大門打開。

    弘治皇帝抬頭看去,便見三位閣老剛好跪在門口,以頭扣地,忙起身走過去。

    他彎腰去攙扶:“三位師傅,這是作甚,快起來!”

    三人卻是跪地不起,由劉健雙手抬起,奉上寧遠的奏疏。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展開奏報一看,麵色逐漸陰沉下去。

    他很驚心,旋即一股怒火油然而生。

    那一串串數字,再度刷新了他對各地方的認知。

    蔚縣之事已足夠嚴重了,而汾州情況,比蔚縣還要嚴重,尤其是那投獻土地,深深的觸動了他那根對親情的神經。

    “都起來吧。”

    許久後,弘治皇帝歎息,進入大殿。

    三位閣老彎著腰,跟著走入。

    又是一陣寂靜。

    弘治皇帝閉著眼,三位閣老就那麽豎立前方。

    又是許久,弘治皇帝幽幽道:“如何處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