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針鋒相對

字數:5886   加入書籤

A+A-


    在未來,東林黨將赫赫有名,乃至於禍亂朝政。

    非是如此,在未來,朝堂之上還會出現諸多黨派之爭。

    其根由在於一些當朝文官,為了穩固地位,互相抱團,打擊異己,繼而保證利益。

    結果,現在為了克製他寧遠,竟生生出現了。

    借著理學奠基人程顥的大名,開設東林書院,聯合天下讀書人,報團取暖。

    還有王鏊那一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可是千古名聯啊,本應是幾十年後顧憲成提出的,結果……也出現了。

    此聯看似簡單,實則精妙不凡。

    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

    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誌。

    天下讀書人最大的誌向是什麽?還不就是忠君愛國?

    區區一則對聯,直戳無數讀書人的心思,將會吸引無數人。

    “果然,讀書人玩起花花腸子,很不簡單啊!”寧遠感慨著。

    他要改製科舉,便等同於與天下讀書人作對。

    而如果說先前諸多讀書人反對他還是一番散沙的話,那麽,王鏊等人,借用程老夫子開設東林書院,等若是將天下讀書人籠絡起來。

    與此同時,又有意針對他開設的百善小學。

    朝廷科舉,除了殿試,其他會試、鄉試、院試、童試都由誰出題、誰審卷?

    還不就是當朝的諸多文官。

    在這等情況下,如若你是家長,可又敢將孩子送到百善小學?

    “有意思啊!”

    寧遠喃喃著,帶著一隊護衛,向外城趕去。

    在東南方向的一個小山上,有著一個小涼亭。

    王鏊坐在主位上,一臉的笑意。

    事實上,在聽聞費宏的建議後,他就一口答應下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而且於名聲而言,也相當重要,好處多多。

    “這事啊,你們兩個做的很不錯。”王鏊不住的點頭。

    “您謬讚了,一切還要您老來主持大局。”

    楊廷和費宏謙虛開口,看了看山下不斷聚集而來的諸多讀書人,暗自激動著。

    人數,太多了,足有千人,尤其是在後麵,還有一些平民百姓逐漸趕來。

    影響甚大。

    到了約中午時分,王鏊站了起來,望向下麵,清了清嗓子,徐徐出聲。

    “感謝諸位蒞臨……今儒學昌盛,然諸多大家敝帚自珍……故老夫建這東林書院,為往聖繼絕學。”

    “自今日起,東林書院將在每越十日、二十日、三十日邀請諸多文人雅士,探討教授學問,天下讀書人皆可來聽。”

    王鏊聲聲言語。

    當即,下側諸多讀書人一陣興奮:“王公千古……”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這可都是當朝大儒啊,日後所邀請的文人雅士,怕也都是當朝大員。

    莫說學問不學問的,能與這樣的當朝大員結交那也是天大的幸事啊。

    不遠處,寧遠看了看,輕輕一笑。

    這陣勢……倒是像模像樣的。

    歸其原因,主要是王鏊等幾人的身份很不一般。

    王鏊,吏部右侍郎,堂堂帝師,也就是當今陛下的老師。

    楊廷和、費宏,都是詹事府的詹事,在未來,也將成為帝師。

    還有便是,楊廷和與費宏的學識本就非同尋常,深諳科舉一道。

    如楊廷和,十二歲中舉。

    這個年紀放在後世不知有多少人還在玩泥巴呢,人家卻是舉人老爺了,比較下來,後世的蒲鬆齡、以及傳說中的範進,都要頂禮膜拜。

    還有費宏,這人也相當的生猛,在二十歲的年紀便得了狀元,堪稱是大明最年輕的狀元。

    要知道,即便強如王守仁、才華橫溢如唐寅,會試之時也多是二十八九歲,將近三十了。

    簡單來說,這二人都是科舉的超級大學霸!

    如若能得到這種大學霸的指點,於科舉一道,將受益良多。

    王鏊、楊廷和、費宏,三人組合,陣容,非常強大!

    尤其是明年便是弘治十五年了,會試(春闈)在即,可想而知,會有多少讀書人願意瘋狂攀附這個東林書院。

    “除此之外……”

    涼亭中,王鏊高聲開口:“老夫等三人,也共同出錢,開設東林學,是為東林小學!”

    轟!

    下方,諸多讀書人又是一震。

    這招……可謂是大殺招啊!

    那寧遠剛剛開設了百善小學,東林書院這邊就開設東林小學,這是不加掩飾的針對。

    至於結果……可想而知。

    在這等大勢之下,毫不客氣的說,那寧遠幾乎是半點反抗之力都沒有。

    論教師的隊伍,那寧遠有什麽?

    論儒家學問,就更不用說了,那寧遠有什麽學問。

    可以說,百善小學在東林小學麵前,就是一個笑話。

    “王公,咱這東林小學都教什麽啊?”下側,有人問。

    “當然是主教儒學,如數算、經、史等為輔。”王鏊笑嗬嗬道。

    嘶!

    眾人又是一驚。

    好家夥,這是走那寧遠的路,教那寧遠無路可走啊!

    當然,這教授的內容也是有差別的,如東林小學這邊,將主要以儒學為主,百善小學那邊則是將儒學,也就是那語文與其他學問並列了。

    “兩日後,東林小學將廣招生源,準備開課。”王鏊朗聲說道。

    諸多讀書人皆是玩味的笑了出來。

    兩日後,豈不是與那百善小學同時招生開課?

    一邊是當朝大儒開設的學校,各種力量十分強盛,一邊是當朝駙馬,嗯……這有可比性?

    有意思嘍!

    也是此間,人群後方,躲在遠處的寧遠看了看,也是笑了出來。

    他巡視人群,很快發現一道熟悉的身影,範三思,不禁走了過去:“感覺如何?”

    範三思看了看,忽的一震,正要見禮。

    “日後無需多禮!”

    寧遠說道:“你且說說,這東林書院以及東林小學如何?”

    範三思頓時漲紅了臉,低著頭道:“很強盛,非是我等可與之攀比的。”

    對比下來,東林小學人才眾多,博學多聞,而百善小學這一邊……好像隻有兩個教師,而且還都是半吊水,不上不下,完全沒法比啊!

    “看來這位仁兄很有自知之明啊……”

    這時,旁邊一個年輕男子淡淡開口:“百善小學,將儒學與其他學問並列,簡直玩笑,本末倒置耳,不成大器!”

    範三思的頭垂的更深了,分外羞愧。

    寧遠斜瞥那年輕男子一眼,有些詫異:“你是學子?”

    那年輕男子抱拳:“不才,此番鄉試應天府解元,餘姚孫清,見過寧大人。”

    寧遠點頭,倒也算是個人物,不過十八九歲,竟是應天府的鄉試第一,很不簡單。

    而且浙江餘姚……與王守仁還是老鄉。

    “不錯,會試好好考著。”

    他淡淡說了一嘴,旋即看向範三思:“三思啊,你完全無需妄自菲薄,教書育人,不在師者水平高低,在於用心,心即理。”

    心即理?

    範三思愣了愣。

    身為王門走狗,這三個字他太熟悉了。

    跟著不禁一陣恍然,鄭重抱拳:“徒孫了然,萬謝師祖指點。”

    “嗯!”

    寧遠應了一聲,笑了笑道:“走吧,兩日之後,百善小學也要開學了,該準備一番。”

    說著,二人便準備離開。

    就在這時,後側響起一道聲音:“站住!”

    寧遠側目:“怎地?”

    孫清麵帶不悅道:“寧大人,您是王先生之師?王先生學究天人,您不配!”

    “哦?”

    寧遠哼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