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深深一躬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A+A-


    八錢!

    當價格擺出來那一刹,無數圍觀的百姓皆是不由自主的瞪大眼。

    要知道,而今的米糧價格才剛剛穩定在五錢左右,接下來走向如何,尚未可知。

    結果,那本在京城的餘家米鋪來了。

    一出手,便是八錢,比之市場價格足足高出三錢!

    一陣寂靜。

    日光下,許多人甚至被那反光的牌子照的睜不開眼。

    有些不真實。

    如夢似幻!

    人群後側,楊一清看著那價格,不禁深深皺眉,十分的詫異。

    他本以為寧遠跑來收糧,如其他商人一樣壓低價格,可眼前……

    這收購價,竟是比市場價高出一大截!

    八錢啊!

    要知道,即便是尋常年頭,一石米糧的價格也就在一兩左右。

    而今,陝西這邊大豐收,按照市場的規律,價格肯定是要跌的。

    結果……八錢!

    這價格已是不比往年低多少了!

    “那小子……瘋了嗎?”楊一清喃喃自語,暗自驚詫。

    諸多商人收糧,自是為了運送至其他地方售賣的,而此一年,大明四方收成都還不錯,價格相對穩定。

    如以這個價收購糧食,再加上運費以及中間的損耗等等……注定是虧損的啊!

    “呦嗬,還挺熱鬧。”

    一道身影自鋪子中走出,眼見四周百姓皆錯愕,輕輕一笑。

    “是的,大家夥沒看錯,餘家米鋪收購糧食價格在八錢上下,根據糧食品質的不同,高低不一。”寧遠淡淡道。

    四周百姓一陣激動。

    “寧大人,這個價……可否有其他限製啊?比如每家每戶收多少?”

    “是啊,寧大人,咱們的鋪子是有多少收多少嗎?”

    一些人先後開口。

    “簡而言之,隻要大家夥賣,餘家米鋪就收!”寧遠說道。

    眾人頓時一陣欣喜。

    八錢啊!

    這價格可不低了,相較於往年也差得不多。

    “寧大人,咱賣,現在就賣。”

    “等等,俺先賣,俺家糧多。”

    “別搶,狗東西,明明老子排在前麵的……”

    諸多百姓圍攏上去,你爭我搶。

    而此間,寧遠已是繞到眾人身後,看著有些錯愕的楊一清笑了笑:“楊公,府上可有酒水?忙了好幾天,還未吃過一頓好飯。”

    楊一清神情複雜,看了看,點頭道:“酒菜已然備好,請!”

    說著,攤了攤手。

    很快,二人回到楊一清的府邸。

    酒菜當然沒有備好,都是現做的,約等待了兩刻鍾,寧遠才上了酒桌。

    楊一清倒了兩杯酒,想要說些什麽,最終卻好像無話可說。

    他晃了晃酒杯,道:“喝吧!多喝點,隨便喝!”

    寧遠抬手便幹了。

    酒過三巡,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楊一清的神色有些複雜。

    本身而言,他並不喜歡這個年輕人,甚至有些討厭。

    可這個人做的事,又教人無法討厭起來。

    八錢收糧啊,足足比市場價高出三錢。

    要知道,前幾日米糧價格也才三錢左右而已。

    “這樣的價格……你將會收到許多糧食,打算怎麽處理?”楊一清微微皺眉。

    他很清楚,這個價,就算是運送到其他地方售賣,也是沒有利潤的。

    那麽,以如此之高的價格收了糧食,後續怎麽處理?

    隻是簡單的屯糧?

    而今天下承平,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啊!

    “要說實話嗎?”寧遠問。

    “說。”

    “說白了便是……少掙點銀子。”

    寧遠隨口道:“楊公,小子等這一日,等的太久了。”

    說著,有些感慨似的滿飲杯中酒。

    楊一清愣了愣。

    八錢的成本收糧,還指望掙銀子?

    開什麽玩笑!

    這個價收的糧,運送至其他地方,怕不是要一兩的成本,如何掙銀子?

    深深的沉了口氣,楊一清繼續倒酒:“成吧,不管如何,老夫都希望……你多多少少掙點。”

    不出意外的話,陝西這邊的糧價危機大概也就解除了。

    這樣一個為百姓帶來足夠實惠與銀子的人,掙點怎麽了?

    “會的。”寧遠笑了笑,繼續飲酒。

    大概吃了兩刻鍾,一場酒宴結束。

    寧遠起身,衝著楊一清抱了抱拳,向外走去。

    大概走到門口處,後側突然響起聲音:“寧遠。”

    寧遠站定,扭頭:“嗯?楊公有事?”

    楊一清沒有言語,衝著門口的方向深深鞠躬。

    寧遠笑了:“楊公,您這太客氣了,沒必要,前幾日您還教咱滾來著。”

    “你……”

    楊一清想到前幾日的事情,不禁挑眉:“滾吧,滾滾滾,祝願你這狗東西活個千八百年。”

    寧遠嬉笑著:“成,千年王八萬年龜,小子努力活著就是。”

    楊一清不住揮手:“滾滾滾,快滾,看著就教人厭煩。”

    而後寧遠就滾了。

    楊一清則站在原地,呆愣許久。

    他當然不喜歡這樣一個要改製科舉的人,隻是這個人做的事,又值得他那深深一禮。

    不多時,府上的管事走來:“老爺,晚飯已準備好。”

    “不吃了,出去看看。”

    楊一清說著,批了一件外套,帶著幾名侍衛,出了府。

    米糧交易場,此一刻火熱一片。

    隨著餘家米鋪掛出八錢的收購價,其餘鋪子也都紛紛漲價至六七錢,諸多等待太久的百姓們都行動起來,售賣糧食,換取銀兩。

    又過了一日,楊一清收到消息,以榆林為始點,糧價暴漲的趨勢逐漸向四方擴散而去,價格不一,卻也大抵穩定下來。

    糧價危機,大概解除了。

    也是此間,京城,內閣。

    三位閣老一臉的憂心。

    正是應了那句話“興、百姓苦”,陝西那邊明明大豐收,糧食價格卻是低到了不可想象的極點。

    朝廷這邊倒是動用了諸多手段,可總體來看,效用似乎不大。

    那麽,事到最後,最終受牽連的,還是那諸多百姓。

    不多時,弘治皇帝趕至,直接問道:“陝西那邊……還沒有消息嗎?”

    三位閣老皆是搖頭。

    弘治皇帝不由得一陣歎息。

    朝廷這邊當然可以以更高的價格收購糧食,隻是收回來之後呢?

    又是個問題。

    所以,總的而言,朝廷也沒太多的辦法。

    隻能眼睜睜看著糧食價格暴跌,看著那諸多百姓的糧食賣不上價,看著諸多商人在其中吃利。

    而就在內閣這邊一片憂愁的時候,一封奏疏傳來。

    劉健展開來看,微微側目,有點……懵。

    “怎麽了?”弘治皇帝問。

    “這……”

    劉健喉嚨湧動,怔怔半刻,道:“繁昌侯在榆林那邊以八錢的價格收糧,一日之內收了兩三千石,已向京城運送而來……”

    嗯?

    弘治皇帝不禁挑眉。

    那小子……跑去收糧了?

    而且還以相對於市場價極高的價格收的?

    他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