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布匹交易所

字數:5695   加入書籤

A+A-


    內閣之中,忽而為之一靜。

    寧遠的看法,卻是與王鏊的諫言背道而馳。

    這無形之中,便突然多了幾分針鋒相對的意味。

    王鏊也是暗暗皺眉,當即開口:“繁昌侯,你可知而今布匹市場現狀?若朝廷不控製,這價格每日攀升五錢,是不可能下跌的,屆時,將會有無數百姓因此受難。”

    寧遠輕點頭:“是,您說的有道理!”

    王鏊:“……”

    他定定的看著寧遠,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是好了。

    他見這小子的看法與他相反,本準備辯論幾句了。

    結果……這小子不跟他辯,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麵似的!

    弘治皇帝則是認真思索片刻,出聲道:“王師傅說的確實有道理,如若日後這價格漲到二十兩,乃至於五十兩,豈不坑害了無數百姓?”

    寧遠莞爾一笑。

    按照當下這情況來看,莫說五十兩了,百兩都正常。

    原因很簡單,當布匹價格超過二三兩,攀升至十餘兩後,已經完全脫離了本有的價值。

    剩下的,純純是投機。

    漲到百兩很難嗎?

    特別容易。

    因為有利可圖!

    當一些有錢人看到這玩意一直上漲,參與其中,那麽價格就會一路飆升,如先前的米糧價格一般。

    至於最後如何跌下來、誰最終買單,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盛宴之後,必定一地雞毛。

    如後世的鬱金香狂熱,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瘋狂過後,價格百不存一,活生生的吃人!

    “朕與三位閣老商議過了。”

    弘治皇帝再度開口:“朝廷通商司這邊設立布匹交易所,由唐寅來控製交易所,你覺得如何啊?”

    寧遠微微詫異。

    看這意思……是想學先前的米糧交易所啊,而且還歸於通商司下。

    這就有些意思了。

    一側,王鏊眼底閃過一抹深色。

    米糧交易所他當然是知道的,先前寧遠正是用了這法子控製了米糧價格,直至當下,那米糧交易所還猶如一道大山,穩定維持市場價格。

    而今再設立一個布匹交易所,或也可以控製價格。

    隻是……設在通商司下啊!

    那通商司的權柄、分量豈不是更高了?

    不多時,寧遠與王鏊同時離開。

    路上,王鏊捋著胡子,淡淡道:“繁昌侯,控製價格的法子,老夫大抵是知道的,隻是……此一番情況不同,你手裏,沒有籌碼。”

    要想操控布匹價格,首先手裏要有一批貨,造勢後,低買高賣,逐漸吸籌。

    最後,掌控足夠多的籌碼後,也就可以掌控整個市場了。

    先前的米糧交易所便是這般操作的。

    這一次卻是不同。

    無論是寧遠還是接下來可能成立的布匹交易所,手裏沒有籌碼啊!

    沒籌碼你怎麽控製?

    “王公費心了,小子對此也是十分苦悶,哎,大量的布匹被商人控製,無法流出市場,小子要買,估摸著也隻能高價買了,哎……”寧遠歎息不已。

    王鏊看了看,心底狐疑萬分。

    這小子看似一臉為難的樣子,卻不知為何總給人一種輕飄飄的感覺。

    仿佛在說反話一般。

    他微微一頓:“如此,老夫便祝你馬到功成了。”

    寧遠點頭:“也借您吉言。”

    很快,通商司即將成立布匹交易所的事宜,在京城大麵積流傳開來。

    原本沉浸在歡喜中的諸多布匹商人皆是錯愕不已,背脊發涼。

    出事了!

    那位寧大人,出手了!

    別的不好說,若說經商,但凡那寧大人摻和進來……準沒好事。

    如先前的米糧價格,諸多米糧鋪子不也是抱團在一起。

    結果呢?

    差點被那米糧交易所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現在,那寧大人要對布匹市場動手了!

    真要是一刀子下來……誰受得住啊!

    一些個商人、行商漸漸恐慌起來。

    而放出風聲後,寧遠什麽都沒做,回到府上,親自炒了兩個小菜,就著微涼的啤酒,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不多時,朱秀榮抱著孩子趕了過來,見狀,詫異道:“心情似乎不錯?”

    寧遠笑了笑,接過孩子哄了哄,隨口道:“這兩日會有客人來拜訪,不管是誰,一律不見。”

    話音剛剛落下,便有小廝跑來:“公子,壽寧侯來訪。”

    寧遠抬起頭,不禁哼笑一聲:“咱這舅舅來的還真快啊,請進來吧。”

    很快,壽寧侯張鶴齡趕至涼亭,見了朱秀榮輕輕點頭示意,旋即看向了小濟修。

    “呀哈哈,說來這孩子都兩歲了,咱這個當舅姥爺的還隻見過兩三麵,哈哈,來,舅姥爺抱抱。”

    說著,很自然的展開雙臂,湊前幾分。

    寧遠便將小濟修遞了過去。

    張鶴齡哄著孩子,眉開眼笑:“看這小濟修,眉眼清朗,日後定貌若潘安,來,舅姥爺也沒什麽好東西,這長命鎖就送給咱家小濟修了。”

    言語間掏出一個彎曲的白色鏤空物件。

    小濟修擺弄著那白色長命鎖,稚嫩的小手一抖,啪嗒掉落在地,摔了個粉碎。

    張鶴齡當即哈哈大笑:“好,好孩子,這麽小就知道碎碎平安了,哈哈哈!”

    小孩子不懂事,朱秀榮倒也不好怪罪,接過小濟修便離開了。

    張鶴齡則是順勢坐下,感慨歎息:“寧家,家大業大啊,不似咱張家,吃一口飯不容易的。”

    寧遠倒了杯酒,意味深長道:“這布匹可不是什麽好生意啊,舅舅您小心著些。”

    張鶴齡愣了一下,旋即苦笑:“無意間買了一批貨,一時半會賣不出去啊,哎。”

    寧遠側目:“多少貨?”

    張鶴齡隨口道:“不多,也才三十萬匹。”

    好家夥!

    這老家夥真敢下手啊,按照而今十二三兩銀子的價格,怕不是將近四百萬兩了。

    夠狠!

    寧遠很清楚,布匹市場背後有人操盤,控製了大量的貨源,以此惡意抬價。

    而今布匹交易所即將籌建,不日就會對布匹市場下刀子,所以這帶頭囤貨的張鶴齡才會趕來。

    “大外甥啊!”

    張鶴齡緩緩道:“舅舅知道這價格不會持續太久,啥時候該賣了,你知會舅舅一聲便好。”

    寧遠猶豫了一下,算是點頭答應下來。

    言外之意是這布匹價格什麽時候即將下跌,提前告知這老貨,好教他及時出貨。

    談完了正事,又聊了一些閑話,張鶴齡便離開了。

    寧遠坐在庭院中,暗自琢磨起來。

    是否成立布匹交易所,其實幹係不大。

    西山作坊那邊已徹底完善,機器也超過了百餘台,已然開幹。

    可以說,隻要他願意,完全可以憑借這波布匹暴漲的節奏大賺一筆,到最後,仍舊可以輕易將價格壓下。

    但,考慮到而今大明商貿逐漸發達,朝廷又沒有真正有效的控製措施,設立交易所也就成了必然。

    那麽,這交易所如何操縱呢?

    如先前米糧交易所當場交割貨物倒也可以,隻是對於整個市場而言,作用有限。

    表麵上,引發這場布匹價格暴漲的原因是出口大增,供不應求。

    再延伸來看,則是生產力不夠,產能不足!

    眼下的生產的速度比不過售賣的速度,價格當然也就貴了。

    那麽,可否有一種方法,讓諸多商人以及百姓看到未來的產能數量,以此穩定市場價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