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災難

字數:5107   加入書籤

A+A-


    “回陛下,此法是臣昨晚想出來的!”寧遠回應。

    卻是沒說實話!

    考成法,在後世,太過出名,幾乎人人皆知,是張居正老爺子搞出來的,其最終的目的便是……集權!

    當下,朝堂這邊幾乎是由內閣與六部說了算,許多時候,連君王都無可奈何,身不由己。

    自土木堡之後,折損太多武將,文官集團壟斷大權。

    那麽怎麽辦?

    分化與互相監督。

    內閣的權勢大,那便拿出六科鉗製。

    由內閣與六科同時監管六部,再由六部去管製下麵的地方官。

    如此,到最後,真正的大權也就回到了君王的手裏。

    先前的朱元璋老爺子為什麽取消了宰相,而設立內閣?

    主要原因便是不想宰相的權勢太大,以致威脅君王。

    說直白一些,內閣的作用,便大抵相當於君王的秘書,內閣與六科同時服務於君王。

    到後來呢?

    六科逐漸失去作用,朝堂大事基本都看內閣的動向。

    如此君王的權勢也就小了許多。

    推行考成法,可將王權集中,也能順利的監督、掌控各地方官。

    “具體說來看看。”弘治皇帝開口。

    “其實也簡單,六部和都察院分別將限定的事情記錄在四本賬目上麵。”

    “其中一本送至內閣,一本送至六科,一本送與您,最後一本自留。”

    “這四本賬目逐月核查,最終將處置結果交予您,您可以依據限定賬目查看!”

    寧遠緩緩說道。

    弘治皇帝一陣深思,許久後重重點頭:“茲事體大,在沒推行之前,萬不可再說。”

    他也是怎麽也都沒想到,這小子不聲不響的,竟是想出這麽個法子。

    太狠了,已是驚動了整個朝野。

    尤其是此法一旦推行,滿朝的文官將會失去大勢,一切決定,都在於他這個君王!

    “臣,省得!”寧遠點頭。

    事實上,這也是他早就計劃好的。

    要想改製科舉,隻是簡單的改肯定是不行的,得往深裏挖。

    那麽,再深一步便是集權。

    君王手裏的權勢大了,也就可以做決定了,同時也可以控製各地方。

    如果說他在華亭縣那邊的控製諸多鄉紳隻是敲山震虎的話,那麽,這一個法子之下,整個大明至少還可以清明百年以上。

    要知道,張居正老爺子也正是憑借這個法子,在數年之內,裁撤了數千名朝廷命官與地方官,手段,相當的狠戾。

    朝廷,有力的掌控各地方,各地方官便會努力做事。

    這也就將原本與各地鄉紳沆瀣一氣的地方官給割裂開來!

    在這等情況下,再推行科舉改製,還有誰敢輕易反對?

    真正反對科舉改製的,便是各地鄉紳、世家啊!

    由個地方官來限製這些人,便可使得諸多世家、鄉紳老實下來。

    “朕要再仔細想想,這幾日,你小心著些吧!”弘治皇帝開口。

    這事實在太大,大到他這個君王聽都大感震驚,更別提那文武百官了。

    是日,考成法消息傳出,偌大京城駭然。

    所有人都沒想到,那繁昌侯寧遠竟是突然提出這等法子,屬實要命啊!

    真要這麽做的話……這大明朝堂的天,豈不是要破了?

    “此子狼子野心,該死!”

    “諸位以為此法可否能推行下去?”

    “莫說其他,若推行下去,我等可還能好好活著啊?”

    一些人低聲言語著,很是不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那投獻土地事宜還未解決,又冒出一個所謂的考成法,可謂是直接戳到了許多人的心窩子。

    太過嚇人!

    一旦推行,滿朝大員將地位不保。

    “老夫原以為那小子隻是想改製科舉……卻不想……”

    內閣,劉健等人也是一臉的深沉。

    這事實在是太大了。

    眼前,諸多奏疏幾乎都要經過內閣才能傳旨皇帝陛下那邊,可按照寧遠這法子,一些個文書可能就要分送至六科,乃至於皇帝陛下那邊。

    這樣下去,日後所謂的內閣閣老,可能也就名存實亡了吧?

    “如此,便可清查大明上下投獻的土地了嗎?”李東陽喃喃著,也是相當的嚴峻!

    在此措施未能施行之前,無人能給出答案。

    土地投獻的問題太大了,直接關係到朝廷這邊的收入,這事若不解決,朝廷這邊也就別想好了。

    這也是早朝之時那寧遠提出好考成法時,無人敢駁斥的另外一個原因。

    土地投獻啊!

    皇帝陛下將此問題拋下來,卻無人能解決,現在寧遠提出這麽一個法子,是否有用且不說,但最起碼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說不好聽些,就算你反感寧遠這法子,那你也得能提出有效解決土地投獻的法子啊。

    然……這事幾乎就是個死循環,很難解決。

    所以……

    “怕也隻能如此了啊……”

    劉健長聲歎息:“君君臣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就這樣吧!”

    那寧遠的法子,幾乎是正中了陛下的心思。

    有這樣一個機會,陛下那邊幾乎是沒有任何理由駁斥。

    跟著,所導致的結果便是,此事……極容易推行下去,繼而致使內閣這邊分權。

    “再看看吧。”

    許久後,閣老謝遷緩緩道:“此事太大,我等……不可輕易斷論!”

    一側的劉健和李東陽默然。

    這事,何止是大啊,簡直快要上天了,一旦施行,滿朝文武皆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是日,消息早已傳開,京城大震。

    就在無數大員等待內閣那邊動靜的時候,朝堂上卻是一片寂靜,跟著,又過了許久,一些人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內閣那邊,沒有動靜!

    這所謂的考成法,被牽連最大的,便是內閣啊。

    內閣沒動靜,豈不是意味著這大明的百官之首……沒有態度?

    “可是有些麻煩了!”

    “諸公,可能是內閣那邊不好表態,但這事,是萬不能推行的!”

    “不錯,大明江山百餘年,一旦推行這所謂的考成法,定將涉及崩塌!”

    一些人低聲言語商量著。

    “那怎麽辦呢?”有人問。

    “看著吧!”

    跟著,偌大朝野便寂靜下來。

    可就在翌日,一則驚天消息傳遍滿堂。

    北邊的養馬場,出現了大批量受傷的馬匹!

    如此重要的養馬地,失去如此之多的馬屁,與整個大明而言,那……將是災難。